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虞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虞舜
虞舜,帝舜
前任:禪讓自堯
繼任:禪讓於大禹
Timg水電費法國.jpg
重華
都君 有虞氏
族裔 漢族
出生 約前2128年(帝堯40年)
諸馮(今山東諸城)
逝世 約前2025年(帝舜67年)
墳墓 湖南寧遠舜帝陵
南風

虞舜一般指舜(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 (shùn,約公元前2128年— 約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字都君,諡曰「舜」,是中國上古時代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出生於諸馮(今山東諸城),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濟市),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史稱帝舜、虞舜、舜帝,故後世以舜稱之。

虞舜的王位是唐堯禪讓的,人們世代尊稱堯和舜為上古先王,堯禪讓王位給虞舜傳了四個字,即允執厥中;舜禪讓王位給大禹傳了十六字心傳,即中華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華心法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論。《竹書記年》並不記載為禪讓。 三皇五帝之一。舜,為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故號為「有虞氏帝舜」,後世以舜簡稱之,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他不僅是中華道德的創始人之一,而且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基本信息

本   名 姚重華 別   稱 虞舜,帝舜 字   號 都君 有虞氏
所處時代 中國上古時代 民族族群 華夏族 出生地 諸馮(今山東諸城)
出生時間 約前2128年(帝堯40年) 去世時間 約前2025年(帝舜67年) 主要作品 【南風】
主要成就 舉八元八愷;放四凶;命官職; 所處文化層 山西龍山文化時期 都   城 蒲阪(今山西永濟) 禪讓自堯 禪讓於大禹
妻   子 娥皇 女英 父   親 瞽叟 生   母 握登氏
兒   子 商均 異母弟 象 首度 執政 前2095----前2067年
再度執政 前2064----前2025年 陵   墓 湖南寧遠舜帝陵 在位年限參考 三皇五帝年表

虞舜傳說

一、重華降世

  曹娥江中游的上浦虹漾村邊,有一座小山,它微昂的頭頸,高聳的脊背,短短的尾巴,四周草木叢生,像一條巨大的活龍靜臥着。人們一向叫它握登山。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遠古時代的賢帝舜就誕生在這裡。那時虹蟲養村叫姚丘,山腳下住着一對夫妻,主人姓姚,因患眼疾,人稱瞽叟;他的老婆叫握登,十分賢淑善良。一天晚上,握登夢見一道七色彩虹纏身,醒來發覺自己懷了身孕,心裡感到很奇怪。十月過去了,不見分娩,她開始着急起來,心越急胎兒就是不肯出世,一直懷到14個月。一天,姚丘上空突然烏雲密布,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傾盆大雨劈頭蓋臉而來。可霎那間雨停風歇,燦爛的陽光透出雲層,天際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這時,鳳凰飛來了,麒麟也走來了,祥雲落在握登家的屋頂。

  正在此時,姚家屋裡傳出一聲嘹亮的啼哭聲,原來是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從握登腹中降生了。人們一齊擁向握登家,只見這個剛出世的嬰兒面色黝黑,眉骨高聳,雙耳肥厚,鼻高嘴大,天庭飽滿,地額方圓。特別令大家驚奇的是他的眼珠子烏黑滾圓,而且目有雙瞳。兩夫妻一商量,因有重瞳,故取名重華。   此事一時成了百姓的美談。從此以後,姚丘這一自然村就改名為虹蟲養村,而旁邊那座小山也改名叫「握登山」。據當地老人講,握登山雖不高但風景迷人,原來上頭還有一座舜母廟,分前後兩進,主殿供祀舜母娘娘,左右偏殿供奉着其它菩薩。可惜1956年一場特大颱風,把這座神廟吹倒了。現在,老百姓在虹蟲養村又修建了一座小廟,裡面供着「舜母娘娘」,以示對虞舜母親的尊重。

二、四歲學琴

虞舜

  重華自小絕頂聰明,他生下來半歲能走路,八個月會說話,二歲就能按大人的吩咐傳東遞西,三歲時,學着父親的樣子,用樹葉或者草片學雞鳴鳥叫,而且活靈活現。

  瞽叟祖先世世代代是音樂世家,瞽叟的爸爸就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樂官,他仿效山川溪谷「天籟之聲」作出的一個樂曲,使人聽了心平氣和;即使有人正在相互殺伐格鬥,只要一聽到他的音樂,人們便會自動停止爭鬥。瞽叟的爸爸還有一個絕技,他用石片敲打出「拍拍」的節奏聲,能使各種飛禽走獸自動應和着他的節奏跳起舞來。

  瞽叟本人雙目雖然失明,但由於遺傳基因,對音樂也很有天賦,特別擅長彈撥五弦琴。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來了一隻鳳凰,嘴裡銜米粒來餵他,並告知他:你兒子就是它來投胎的。瞽叟醒來,從剛才夢境中聯想到另一個故事:據說秪支國曾經向堯獻來過一隻重明鳥,又叫雙晴鳥,鳥的一隻眼睛裡面生有兩個瞳子,鳴叫像鳳凰,形狀像山雞,還時常把羽毛解落下來,光身在天空中飛翔,驅妖除怪,趕逐豺狼虎豹。後來瞽叟果然生下了虞舜,想起那個奇怪的夢,看看自己兒子舜目有雙瞳,感到非常奇怪,莫非兒子真的是那隻鳳凰轉世?

  小重華四歲那年,瞽叟把兒子叫到面前,就耐心地開始教他彈撥五弦琴。他發現舜對音樂很敏感,自己只要把樂曲講解一遍,彈上一遍,兒子不但都能記住,而且試彈三四遍之後,便能在五弦琴上彈得有板有眼,得心應手了。一次,小重華在開荒地上玩耍,見二十幾個人正在砍伐一株高大的梧桐樹,隨後,他們又分別用五根麻繩拉梧桐。但由於力量分散,梧桐樹紋絲不動,怎麼辦?小重華半開玩笑地說:「嗨,這麼容易的事都不會嗎?聽我的。」

  大家以為他是故意在吹牛,就當場開銷:「去,去!你小孩子懂什麼?」

  可小重華這個人也怪,你越要他走,他越不走;你越不讓他講,他偏要講。但見他立即收起笑容,胸一挺,像下命令一般,說道:「不拔倒樹不散,你們只要熟記『宮、商、角、徵、羽』五個口音,大家如按這個節奏邊哼音邊用力拉,樹自然就會拉倒。」

  大家半信半疑,但還是照小重華的辦法去試試,誰知第一個音剛過,五根繩子就繃得緊緊的;第二個音哼過,梧桐樹開始顫抖起來;哼過第三聲,梧桐發出一陣轟鳴,隨即轟然倒地。這一來,大家服服帖帖,連連誇獎小重華。

  後來,這株樹篰里又長出一支小梧桐樹來,重華便把它製作了一把五弦琴。  

三、五歲喪母

虞舜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舜的母親握登自從生下舜之後,身體顯得十分虛弱,後來又患了風寒症,一直未愈。等舜四歲時,母親的病日趨嚴重。懂事的舜終日守在母親的床邊,幫助父親悉心照料母親,端水餵食,熬湯煮藥。但好景不長,待舜五歲那年,握登病逝,父子倆抱頭痛哭不已。

  他們把握登葬在村旁的小山上,後來人們就把這座山叫「握登山」,也稱「舜母山」,又在山頂建了「握登舜母廟」,以紀念舜母握登。

  握登的病故給瞽叟和舜打擊很大,家庭也因而遭到不幸。開始瞽叟帶着舜每天在田裡辛勤勞動,回到家裡再做飯洗衣,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後來鄰居們同情這對父子,就張羅着為瞽叟續弦。瞽叟娶了一個叫仇的女人,做了舜的後娘。她是一個脾氣暴躁、性格怪異、心狠手毒、刁鑽古怪的潑婦。一年後,她生了一個兒子叫象,溺愛有加,而象又是一位奢侈傲慢的壞小子。後娘發現舜相貌非凡、資質聰明,比自己的兒子象要好得多,十分嫉恨,於是把舜視為眼中釘、肉中剌,還經常在瞽叟面前挑撥是非陷害舜。

  瞽叟因眼疾沒有醫治好,雙目完全失明了,疾病的折磨,使他脾氣變得十分暴躁;他又一味聽從後妻的話,變成了一個麻木不仁、不講是非的糊塗蟲,經常對舜進行打罵。這樣,舜開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於父母的種種虐待,舜採取了「大杖避,小杖受」、逆來順受的辦法;他往往站立不動,任父母打罵,不喊痛,不流淚,直到父母打累了,他才含淚離去。有時父母走絕端要把他致於死地時,他則採取迴避的辦法,不使父母擔當「殺子」的罪名。有一天,父親為了一點小事又揮鞭打舜,這回舜放聲哭了起來,還越哭越淒涼。父親覺得奇怪,問他為啥哭?舜抹了一把淚水,說:「爹時常打我,一打就痛,今朝爹打我,一點都不痛。我哭爹年紀大了,打不動了,都是兒子不孝之故啊!」

四、割棉生杈

  舜有個親娘舅住在大江北面沙地。舜小時候,親娘死後,就常到娘舅家裡去。一次,娘舅交給舜一把小茅刀,叫他到棉花地里去割草。舜來到地頭,碰到三四個小朋友,大家就一起玩,一直玩到太陽落山。這時,舜記起棉花地里的草還沒割呢,就拿起茅刀跑到娘舅的棉地里,「沙沙」把草和棉花秧一起都割掉了。

  第二天一早,娘舅到地里一看,嚇了一跳,地里只剩稀稀拉拉幾株棉花了。娘舅氣得鬍鬚翹起,眼睛烏珠突出,趕回家問外甥:「重華,叫你割草,為何將棉花都割了,還有啥收成?」舜見娘舅生氣了,忙陪笑臉說:「娘舅,這幾株秧夠了,株株棉花十八檔,檔檔棉花十八杈,杈杈十八丫,丫丫十八顆,顆顆十八瓣,瓣瓣重四兩,棉花收成就夠了。」舜還對娘舅解釋:「在家裡,我上山去摘野棉花,被我過去割掉的棉枝,它產的花比正常生長還多呢!」娘舅聽了外甥胡說八道的話,只得自認晦氣。

  想不到,這一年秋,棉花果真有十八檔、十八杈、十八丫、十八顆、十八瓣,瓣瓣都蠻大,棉花收成高於往年,娘舅心裡歡喜得不得了。

五、臥冰得魚

  自從母親握登去世後,父親和後娘及異母弟弟都看他不順眼,千方百計給他出難題,甚至想謀害他。   一年冬天,弟弟象哭鬧着要吃魚。寒冬臘月,河面上都結了厚冰,哪裡還能捉到魚呢?象是年幼無知不懂,後娘明明知道卻心中高興,當即與舜的父親瞽叟說,要他叫舜去捉魚。瞽叟遇事不明,又對後妻言聽計從,就吩咐舜下河去。

  舜那時還是十來歲孩子,但父命難違,不得不去,便冒着凜冽的寒風,抖抖索索地出了門。他知道,河水冰凍,要捉到魚是十分困難的,怎麼辦呢?舜只好禱告上蒼,請上蒼幫忙。他一邊求天,一邊走路,路上看見倒伏在地上的枯草,就把枯草收集起來,編織成一個粗劣的草墊子。舜把草墊子鋪在冰凍的河面上,脫下衣服,臥在草墊子上,想靠自己的體溫,慢慢地融化冰層,再設法捕魚。

  舜的孝心感動了上天,一股焦灼的陽光集中照射到草墊子上,不一會兒,草墊子點燃了。草墊子一燒,冰層就加速融化,馬上出現一個冰窟窿,許多像筷子一樣長的鯉魚接二連三地從冰窟窿跳了出來。舜就用枯草穿上這些上天賜給他的鯉魚,背在肩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六、被竹獲筍

  有一年秋天,後娘要舜上山去掘竹筍。誰都知道筍,是在春天出土的。但現在是秋天,哪來的竹筍呢?

  秋天和春天的氣溫差不多,但具體變化上卻是不同的。舜想着:春天是一天一天熱起來,秋天是一天一天涼下去,這涼熱的變化,正好顛倒了,怎麼辦呢?舜突然看見自家母雞正在孵蛋,茅塞頓開,何不像母雞那樣,給屋後山灣里的那片竹林鋪一層「棉被」加溫呢!

  但拿什麼做棉被呢?舜躺在路邊的青草上想着。秋天的青草長得很茂盛,一會兒,舜的背板熱乎乎起來。有了,舜當即割草,一擔一擔青草往竹林里送,鋪在山灣竹林的泥土上。正當舜割草起勁時,一個拄着拐杖的白鬍子老人走到他身旁,問:「小青年,你割青草作啥用?」舜回答:「老公公,父母要吃筍,我給竹林鋪『棉被』,讓竹林暖和暖和,長出筍來。」老人一聽,就誇獎說:「真是個孝順的孩子,辦法也不錯。不過,你還得拾些動物的糞便去,什麼牛糞呀、馬糞呀、大象糞呀,還有山洞裡的鳥糞,鋪在青草上,灑上水,發熱更快,熱量更多。」聽了這麼個好辦法,舜高興地向老公公道謝。

  舜照着老公公的話,給山灣的竹林蓋了厚厚一層「棉被」,不幾天,整個山灣里熱氣騰騰的,有了一派春意。

  常言道「十月小陽春」,這一年的秋天,分外的暖和。不知怎的,在滋潤的秋雨時節,天上的烏雲堆里,還迸發出電閃雷鳴呢!

  幾聲悶雷過後,竹筍被喚醒了。說也奇怪,山灣里果真抽出了許多竹筍來,舜就扒開「棉被」,掘出竹筍,擔着回家交差。

七、兄弟種豆

  一天,後娘把舜和象叫到跟前,每人給了一袋豆子,並對他們說:「春天到了,你們倆去種豆子。到秋天時,看誰收的豆子多,多的有獎勵。醜話講在前頭,如果誰收穫不到豆子,別怪我不客氣,誰就不用回家了。」

  兩兄弟按照母親的要求,離家到地里種豆。在路上,一股誘人的香味從舜的豆袋裡撲鼻而來,象好奇地上前奪過舜的那袋豆子,打開一嘗,原來是一袋炒熟的豆子,他吃了幾粒發覺又香又脆,便把自己的一袋豆子扔給舜後,拎起熟豆袋,頭也不回地跑開享受去了。

  其實舜在家裡,拎起他的那袋豆子時什麼都明白了,只是他不說,現在見弟弟象嘴饞,壞了後娘的「好」事,竟和自己換了袋子,心裡暗暗幸運,他連忙跑到自家的地里,鬆土整地,把一顆顆飽滿的豆子埋在土中。

  一場春雨過後,舜種下的豆子一顆顆破土,墨綠的豆苗,莖兒粗,葉兒肥,一天一天地往上成長,舜看在眼裡喜在心頭。秋天到了,舜收割豆乾,一擔又一擔挑回家,曬乾敲豆竟收了三石三斗豆子。而象卻是荒地一片,顆粒無收。這一下,後娘沒話可說了。

八、象耕鳥耘

虞舜

  舜在打罵中逐漸長大,雖然過得很艱難,但他仍然孝順父母,友愛弟弟。儘管這樣,後娘還是視他為眼中釘,百般虐待舜,還添油加醋挑撥離間,致使瞽叟大怒,終於將舜趕出了家門。

  舜只好來到了小天台山麓搭了個茅棚住下,開始燒荒墾地。他以野果子充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天,舜在地頭「石床」上休息。石床由四根石柱撐起的一塊簡單粗糙的大石板,四周略高,中間略低,中央還有一個圓孔。突然,他聽見了「撲哧撲哧」的鼻息聲,抬頭一看,只見一頭大象從對面山上一步步走到他開墾的地方,用大鼻子一下一下盡力墾土,還捲起一塊尖利的巨石,扔下山去。由於它的氣力大,不到一個時辰,就已開墾好大的一塊地。

  從此之後,大象天天幫舜耕地,日久天長,舜與大象建立了感情,舜就正式訓練大象耕地。

  舜有了大象的幫助,耕地多了,種上莊稼之後,地里的雜草叢生,一個人忙不過來。正當舜又為此發愁的時刻,一群小鳥飛來,蹦蹦跳跳幫助舜啄去了地里的雜草與害蟲,仿佛代為耘田。

  從此,「象耕鳥耘」成了上虞的一個千古美談。人們把「小天台」改稱象田山。

  明朝開國宰相劉基善於觀察風水寶地,曾在象山察看,稱此山形為獅子座,山有紫氣祥光,斷定為風水寶地。後人便在山下專門建了一座象田寺,以祭舜王。

九、舜射天狼

  舜的弟弟象生來暴戾無道,再加上父母的百般溺愛,所以對舜更是刁蠻無理。

  有一次,象叫舜到東山旁的江水之濱去放一群鴨子,同時又派遣兇殘的天狼去叼咬鴨子,以便在父母面前誣陷舜。傍晚時分,風雨突然降臨,舜趕忙把山坳覓食的鴨子往回趕。這時,天狼飛衝下來,鴨子猛地受驚,狂亂四奔,紛紛鑽入指石山石壁,說時遲那時快,有幾隻鴨子還是被天狼叼走了。舜定睛一看,天狼已無蹤跡,他急忙取了弓箭追趕,三腳兩步地跳到一塊石頭上,向西北眺望,發現天狼已逃過了對江。他便彎腰搭箭,而腳下的指石山也助他一臂之力,竟慢慢向江心延伸出去,越伸越長,伸到江心。舜用力拉開弓,「颼」的一箭,天狼應聲而倒。據說,《楚辭》中「舉長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就出於此。舜站過的那塊指石,至今奇突江心,蔚為奇觀。

  後來,那群鑽進石壁的鴨子,沒有舜親自「鴨—來」、「鴨—來」的喚叫,是決不會出來的,只有偶爾的除夕晚上,才會有幾隻鴨子出洞溜達覓食。如今指石山一帶的崖岩上,有無數個扁扁的小洞洞,這些密密麻麻的洞洞,就是當年舜的鴨子出來時呷過的。據當地老人說,如果你是個孝順的子孫,說不定還可在這裡拾到金鴨蛋哩!  

十、捕魚制陶

  上浦境內有一條小江,這裡流水舒緩,沿岸蘆葦成帶,是個天然漁場。到這裡來捕魚的人很多,因為捕魚人來自四面八方,捕魚的方法各異,捕魚工具五花八門,所以一天下來,捕獲的魚有多有少。日長月久,相互之間嫉妒、爭執、糾紛也就產生了。有時為了爭奪一個好的地盤,竟大打出手,不時有捕魚人傷亡事件發生。舜也來此捕魚,發現這個情況之後,下決心想改變這個局面。舜善於動腦筋,捕魚手法高明,魚捕得多。以後,除每次留下少量魚自食外,舜把捕獲的魚悉數分給那些捕魚少的人。同時,他常常把自己發現魚多的漁場讓給人家,還手把手傳授捕魚的方法。

  由於舜真誠待人,謙恭禮讓,好施樂助,感染了在小江的捕魚人,他們以舜為榜樣,湧現出互讓漁場,你幫我扶,分享成果的事,比比皆是。

  每逢農閒時節,舜開始制陶,上虞是制陶最早的地方,但舜發現工匠們製作出的陶器坯子十分粗糙,燒窯的過程也很不科學,燒出來的陶器既不中看,又不中用。舜便挨個走訪工匠,虛心請教,熟悉工藝流程,研究改進方法,反覆摸索,反覆試驗,終於獲得成功。經舜燒制的陶器一改舊觀,變得工藝精巧,品種繁多。

  舜歷山耕種、小江捕魚、河濱制陶的所作所為,使人們紛紛遷居到舜住的地方,一年之後形成了村落,兩年之後變成了集鎮,三年之後建成了一個都市了。

  後人為紀念舜的功績,人們把小江稱為「小舜江」,而且這一帶古窯林立,成了中國陶器製造中心。到東漢,陶過渡成了瓷,上虞又成了越窯青瓷的發源地。直到現在,上浦境內還保留着大量的古窯址,有的是國家級文保單位,有的是省級文保單位。

十一、四岳薦舜

  堯帝86歲那年,中原大地洪水滔天,大水所過之處幾乎成為白地,天下失去了往日歌舞昇平的景象。堯委派了共工去治水,可是,共工非但沒有減少水患,反而愈治癒凶。這時,堯感到自己已經老了,精力不濟了,便開始尋找接班人。

  一次,在朝會上,堯帝詢問各位大臣:「大家說說看,誰能接替我的帝位啊?」近臣放齊奉承說:「您兒子丹朱開明賢達,他可以呀!」眾臣附和贊同。堯帝搖搖手,不以為然地說:「丹朱愚昧,頑固不化,又喜歡爭強好勝,不能因為是我的兒子而讓天下人受苦呵!」便讓管理四方的諸侯四岳推薦賢才。

  不多久,四岳都向堯推薦同一個人——虞舜,說舜的父母刁頑,弟弟狂傲,但舜能夠孝事父母、友善兄弟、和睦鄰里、誠實守信。於是,堯派了自己的兩個心腹大臣羲仲和放齊,專門到上虞來暗訪。一天,羲仲和放齊走到上浦境內,發現這裡開墾大片土地,但見菜花綻放,麥子初黃,一派豐收的景象。兩人看得讚嘆不已,便下地向耕作的幾位老人打聽,老人們指着不遠處正在駕牛耕田的後生說:「那位後生就叫舜,他是個大孝子,這裡的地都是他開墾出來送給我們耕種的。」

  兩個大臣走了過去,見舜還有幾行地未耕,便坐在田埂上,邊休息邊看他耕田,只見牛拖着犁快速向前行走,舜一手扶着犁柄,一手揮鞭子,開口「犁」、「嘩」地喊着。讓兩人疑惑不解的是,舜的牛鞭只敲自己的斗笠而從不抽牛的背。待舜耕好地上埂,兩人問他是怎麼回事?舜說:「牛已經夠辛苦了,我不忍心再抽打它們,敲敲斗笠嚇唬嚇唬就夠了。」

  聽了舜的回答,羲仲和放齊心裡非常滿意,回京都復命去了。  

十二、堯許兩女

  聽了羲仲和放齊的匯報,平時做事細心的堯帝,耳朵里真的不敢相信天下有如此賢德的人。選擇接班人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堯帝決定親自驗證兩人的話後,再作定論。

  這天,堯帝喬裝長老,在離上浦10許里的地方下馬,獨自往前走,來到一條溪邊,沒有竹橋,正待脫鞋過溪,不意後背傳來「老伯,我背你過去」的喊聲。堯帝回頭一看,原來是個放牛的廿七八歲後生,應聲道好。過了溪,那後生雙目移視着不遠處,發現一個老婦和一個小孩東張西望,正在地上割蔬菜,便大聲喊着:「這是寡婦家的,她賴此活命,不能摘;左右兩塊地是重華的,你割也無妨!」話音剛落,堯帝不禁一怔,問道:「別人的東西,你怎能作主?」

  「重華是誰?就是我,我不作主,誰作主呢?」舜邊回答邊走過溪去。

  這時,有一位老人家正坐在地邊抽煙,堯帝便問他那個放牛後生是誰,老人笑着說:「那小伙子就是舜啊!」

  多巧,舜在這裡碰上了。堯帝既感動又驚喜,忽地見舜趕着兩頭牛往草叢走,想起了羲仲和放齊介紹舜善待耕牛的事,今天何不再以牛為題,觀察他的德行。便站在溪邊大聲問:「舜,我問你,耕田是雄牛快,還是雌牛快!」舜一聽問話,馬上又脫鞋過溪:「長老,耕田是雄牛快。」堯又問:「你剛才那邊就可以回答,何必趟水過來?」舜輕聲地回答:「長老,我的兩頭牛一雄一雌,當着雌牛的面講雄牛耕田快,它要傷心的。」堯帝一聽,覺得這個舜確實不錯,是個帝王之才,當即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配給他。 

十三、食蟹取名

  堯帝後期,洪水泛濫成災,沿淮河廣大平原地區,常有大量硬殼爬蟲,橫行草澤。長相奇醜,形態怕人。老百姓不識為何物,望而生畏,認為是天生怪物,不敢吃它,紛紛去問本部落酋長。

  誰知東夷酋長,是個酒鬼,終日渾然。一天,他正喝得醉意朦朧的時候,老百姓將捉來的爬蟲,送給他看,他伸手去抓,卻被鉗住了中指,一甩手爬蟲掉進他喝剩的酒罐子裡。於是,他就帶着酒罐里的爬蟲,去請教堯帝。時值舜來到京都平陽娶妻,堯帝正在為他舉辦婚禮。在這個喜慶的日子,東夷酋長來到,叫隨從把酒罐子打開,堯帝看到一個殼甲爬蟲,也答不出所以然來,便問在旁的舜。舜上前伸手拿出躺在罐底的殼甲爬蟲,一聞,酒香撲鼻,就剝開硬殼,撕下一條大腿,率先品嘗起來。那知爬蟲經酒泡過,殼紅肉白,陣陣異香,味道鮮美無比。舜就將殼甲爬蟲遞給堯帝,說:「好吃,好吃!」堯帝一嘗,果然口味絕佳,分而食之,並對大家說:「天生萬物,都能為我所用,順理成章,大膽嘗試。」

  東夷酋長問舜說:「你既然敢吃它,一定知道它叫什麼?」

  舜笑着說:「你的爬蟲問題,不是解決了嗎?在『蟲』字上面加個『解』字,就叫『蟹』吧!」

  從此,蟹不但有了名字,還成為人們佐餐的佳肴,特別是美味酒香的醉蟹,更成了江南一帶的名菜。  

十四、修廩遭焚

  娥皇、女英與舜在平陽成了親,臨走時,堯把細葛布衣裳和琴賞給舜,又送給他一群牛羊,然後夫妻三人回到了老家。舜原來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因為做了天子的女婿,驟然間顯得富貴了起來。素來討厭舜的象和父母看見他忽然平地升天,更加嫉妒。尤其是弟弟象,看到了娥皇、女英這兩位美貌嬌容的嫂子,恨不得奪過來占為己有。

  回到家,舜連忙將葛布、牛羊孝敬給父母,希望親人們能和和睦睦生活,但一場陰謀正在等待着他。

  「哥哥,爹叫你明天幫他修一修穀倉,早點過來啊!」一天下午,象到舜的家,告訴說。

  「噢,知道了,明天一定早來。」正在門前堆麥垛的舜,爽爽快快地回答說。

  象去了,娥皇和女英從屋子裡走出來,問舜是什麼事。

  「爹要我明天一早幫他去修穀倉。」舜答道。

  「你可不能去呀,他們要燒死你呢。」

  「什麼?」舜惶惑地站着,「那怎麼辦呢?爹叫做的事,不去也說不過去呀!」

  娥皇和女英沉思片刻,說:「去吧,不要緊,明天你除頭上戴頂斗笠外,背上再背頂斗笠,碰到什麼困難,就一手一隻斗笠向下跳。」

  第二天,象和後娘看見舜這副打扮,肚子裡暗暗好笑,背着斗笠來送死,少見,可是表面上還裝着假意殷勤,替他扛梯子,引他到一座朽壞的穀倉。沿着梯子,舜爬到高高穀倉頂,埋頭干起活來。殊不知,象和後媽悄悄地拿走了梯子,穀倉下面,堆好早已預備的柴禾,點着了火。

  穀倉四周,熊熊烈烈的大火燃燒起來,舜在穀倉頂嚇得滿頭大汗,當他向親人呼喊求助無用的時候,突然想起妻子的忠告,便兩手立刻擎着斗笠,張開手臂,仰頭向青天高呼:「天呀!……」說也奇怪,就在他張開手臂的頃間,正好一陣大風颳來,鼓起了他展開的斗笠,把舜平平安安送到田野里着落。

  倉廩燒成了灰燼,舜已經燒死了,象和後媽歡喜若狂,急不及待奔回家。突然優雅的琴聲從舜的屋裡傳來,象的心頭一涼,前去探個虛實,果然是早已到家的舜,象只好硬着頭皮進門說:「哥,你受驚了吧?」舜淡淡地說:「天災人禍,始料不及,往後小心就是了。」說罷,繼續彈他的五弦琴。

十五、淘井遇險

  一個陰謀失敗,第二個陰謀又給舜布置下了。

  這一回是瞎子爹親自出馬。瞎爹坐在舜的家門前,手裡的一根竹棍敲了幾下階沿石,老着臉皮說:「現在爹又要勞你去淘一淘井。」

  「爹放心,我明天一定來。」舜柔和地說。

  爹去了,舜把爹的來意告訴了他的兩個妻子,妻子們悄悄教他一個錦囊妙計:「這一回還是凶多吉少,但是不要緊,你去的時候,只要如此這般便可逃離險境。」

  舜照着妻子們的囑咐,第二天就去給瞎眼爹淘井去了。象和後媽以為這一回舜是必死無疑了。

  舜帶着工具,讓人用繩子吊着,下到深井裡面去。他用盡力氣,迅速在井壁挖了一條通往外面的洞,待他剛剛挖好,哪知道繩子就被割斷了,緊接着,石頭、泥塊「乒乒乓乓」從上面傾倒下來。曾經吃虧上當的舜變得機警,還不等石頭、泥塊倒下來,就連忙鑽進剛才挖好的通道,鑽出了地面洞口。

  象和後媽填滿了井,以為大功終於告成;一家人鬧鬧嚷嚷,到了舜家,準備接收他的老婆和財產。

  凶信報到,不知是真是假,兩個嫂嫂掩了面轉身回房悲哀地大哭起來。此時,得意忘形的弟弟象卻在堂屋和爹娘商量着如何分配舜的財產。

  「主意是我出的。」象指手畫腳地說:「照理財產我該多分,可我什麼都不要,牛羊給你們,田地房屋也給你們,我只要死人的這張琴和兩個嫂嫂……嘻嘻嘻……陪我睡覺……」

  說完,象就從牆上取下舜的琴,心滿意足地坐在舜的床上彈奏着,老太婆和瞎老頭歡喜得在屋子裡東看西看,而房裡的「寡婦」們卻哭泣得更哀慟了。正在這時,舜忽然神色自若地走進了屋子。
  見到突如其來的舜,屋裡的人都嚇得驚怔了半響,當大家回過神確定是人不是鬼後,象才站起身,臉色訕訕地說:「哥,我正在想念你,很憂悶呢。」
  舜說:「好弟弟啊,我知道你正在想念我啊!」  

十六、酒中陰謀

  兩次陰謀均未得逞,舜的父親、後娘和象越想越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次合計幹掉舜。
  舜的妹妹叫婐,她是個心地善良的姑娘。每當自己的家人害舜時,她內心十分同情,所以她十分注意家人的一舉一動,生怕他們又出什麼花樣來暗害哥嫂。這天,婐偷聽到父兄新的陰謀:準備假意請舜去喝酒,灌醉後把他殺死。婐便趕緊跑去,將這個情況告訴兩個嫂嫂。
  嫂嫂們聽了笑着說:「謝謝你!——好,你回去吧,我們自有辦法對付。」
  過了一會,象果然搖搖擺擺地走來了,當着嫂嫂們的面,向着舜說:「我這次來,不為別的,只因爹娘備了點酒菜,向哥哥表示歉意,請哥哥賞臉,明天早點過來。」
  待象走後,舜又犯愁了,「怎麼辦呢?」他向妻子們說:「去還是不去呢?不知道他們又玩什麼花招呢!」
  「為何不去?」妻子們都說:「不去爹娘反而要責怪你了。」
  說着,她們走進房間,從嫁箱裡取出一包東西,遞給舜說:「這包藥拿去,放到開水裡洗個澡,包你明天喝酒不出事故——水已經替你燒好了。」
  舜聽信了妻子們的話,洗了個藥水澡。到第二天,換上乾淨衣服,便到爹娘屋裡赴宴去。
  筵席上,一家人歡聲笑語,在「乾杯啊,干——干……」的勸酒聲中,舜拿起酒杯,來者不拒,一飲而盡。一杯又一杯,也不知喝了多少杯酒,只見幾位勸酒者自己喝得顛三倒四,舜還直挺挺地坐在那裡,管自個喝酒。直到幾個酒罈子喝空了,菜餚也吃光了,舜抹了抹他的嘴唇,起身很有禮貌地向爹媽告辭。象和後媽眼睜睜地看着舜步出家門。
  

十七、堯天舜日

  經過三年的考察,堯認為舜是個理想的接班人,決定把帝位禪讓給他,便召他進都。到都後,說明原委,舜推辭。一個謙讓,一個堅請,最後翁婿之間達成了一個協議:堯是名義上的天子,舜是實際操作的攝政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堯天舜日」。
  為了把舜隆重推出,堯帝選擇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的正月初一,舉行新老國君交替儀式。這天上午,文祖廟內張燈結彩,樂班撥弄絲弦,吹起笙簫管笛,堯帝和舜帝沐浴齋戒來到廟裡,面對百官和眾多百姓,祭祀文祖,禱告天下,舜帝繼任,並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宴會。
  從此,33歲的舜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獨自擔負治理國家的全部責任。開創了「堯天舜日」的嶄新時代。 

十八、舜會百官

虞舜

  堯帝退位後,過了17年優閒的生活。106歲那年入冬,因醫治無效,堯帝去世了。消息傳開,舉國悲哀。舜帝對岳父的逝世更是悲痛欲絕,連續幾日,寢食俱廢,多次悲傷過度而暈厥於地。遵照堯帝遺囑,喪事從簡,三年守喪期間,百姓自動罷娛罷樂。
  3年守喪期滿,舜按理應該登上帝位,但他想:自已接班後,妻兄丹朱不服自己,處處和自己作對,有岳父在,他不敢有大動作,現在岳父走了,必定會放開手腳,大幹一場,這樣老百姓就要遭殃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於是舜一個人悄悄回到故鄉上虞,隱居龍山腳下的隱嶺。丹朱見舜自動放棄,正中下懷,認為從此可以大權在握,發號施令。不料百官卻不買他的賬,不約而同都來上虞找舜來了。
  那一日,龍山山麓鶯飛草長,對面江水碧波蕩漾。百餘位氣宇軒昂的部族首領簇擁着大舜聚會着。
  面對端坐如儀的百官,大舜百感交集,他取出五弦琴,輕輕地彈了起來。悠揚的琴聲如訴如泣,此時鳳凰來儀,百鳥和鳴,百官聽得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擊石敲地,盡情地跳起了舞蹈。
  地以人傳,「上虞」這個名字從此便在華夏大地出現了。「百官」、「隱嶺」「百官橋」、「舜江」等名字也應運而生。

十九、擋山一鞭

  百官鬧市中心有一座小山,叫半山。傳說早先這座山又高又大,與龍山、鳳山媲美,號稱三座大山之一。後來因為虞舜的一鞭,才變成現在的半山。
  這年,大舜隱居在百官,聽說虞北平原海水泛濫,禍害百姓。他就拿着一條趕山鞭前去察看,走出家門,過了河,被半山擋住去路。大舜不想多繞路,揚起手中的山鞭,就勢一鞭,不料半山一動也不動。大舜火冒千丈,用力又是一鞭,趁勢一腿,半山的另一半升向天空。這時,大舜手舉山鞭,直往虞北走去,而空中的那隻半山似被山鞭舉着,在空中呼呼旋轉,跟着大舜走。
  大舜來到海邊,面對海浪滔天、潮聲如雷和被沖毀的農房和莊稼,竟然忘掉他舉來的半山,邊仰天長嘆:「海神啊!你害我鄉親啊!」邊揮鞭打了幾下海浪。只聽「轟隆」一聲,天空上的半山跌到海里,擋住了海潮的侵蝕。現在虞北的夏蓋山,就是百官半山的另一半呢。

二十、德法並治

  舜帝30歲時做了司徒,針對當時部落之間戰亂頻繁,互相掠奪,無仁無德。他就堅持以德治天下,盡心盡責地遵循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間的五常教導。三年後,他當上了攝政王,便任用契代他司徒一職,囑其建立一套以孝道為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並由此推行五典之教,大刀闊斧進行國家制度改革。
  舜選拔了八愷、八賢協助他治理國家,加強對官員的管理、督察、激勵和制約,創建了官員考核制度。
  舜一方面以德治國,另一方面輔以法治。當時有一股邪惡勢力在興風作浪,連堯帝也奈何不得。這股兇惡勢力主要是四個人,人稱「四凶」:一個是黃帝不肖子,人稱「渾沌」,他不仁不義,處處行兇作惡;一個是少皞的不肖子,名叫「窮奇」,專門顛倒是非,打擊忠良;一個是顓頊帝的不肖子,喚他「檮杌」,不通人性,頑劣到絕點;還有一個是炎帝的不肖子,叫作「饕餮」,貪財越貨,無惡不作。這四個人個個都是貴族子弟,堯帝感到很頭痛。
  要治理好虞王國,必須治理好這四個人。舜帝考慮再三,果斷地將「四凶」及其家庭全部流放到離帝都四千里以外的荒蠻之地,讓他們去那裡抵禦魑魅。
  由於舜大刀闊斧地清除了內部隱患,德法並治,從此四門肅穆,天下太平,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興高采烈地傳唱着:「真好啊,沒有凶人了啊!」

二十一、殺鯀羽郊

  大舜以德治國,注重教化,不主張任意誅殺,所以對「四凶」也刀下留情。但也有例外,誅殺鯀就是他主張的。
  此事發生在堯帝執政的年代。那時因為洪水滔天,而負責治理水災的共工因玩忽職守被革職處理,四岳便推薦鯀負責治理洪水。鯀本是一位天才的建築專家,他治水九年,採用的是築堤擋水的辦法。由於洪水太猛,堤塘每每被洪水衝垮,這樣一來,勞民傷財,殍屍遍野。
  堯帝發現鯀治水不力,便命舜與大司農去查明真相。兩人就逢山過山,逢水過水,曉行夜宿,一路實地察看,了解到鯀的治水方法問題的確嚴重,回都之後如實上奏堯帝。
  堯帝聽了之後,非常憤怒,問眾臣如何處置?因為讓鯀治水是四岳的主張,四岳理所當然極力為鯀辯解,希望堯帝從輕處理。而舜據理力爭,認為鯀不但是造成洪災浩劫的罪魁禍首,而且與共工、貛兜有謀反之心,應明正典刑;便提議派德高望重的老臣祝融前往執行。他說:「不是臣要殺鯀,目的是告誡人們:在洪水泛濫的非常時期,必須排除干擾,舉全國之力,儘快解民於倒懸。」
  最終,堯帝接受了舜的建議,派祝融尋訪鯀來到了羽山,用堯帝親賜的寶刀殺了鯀,還將鯀屍體懸掛在大樹上示眾。

二十二、舉禹治水

舉禹治水

  鯀雖然被祝融處死於羽山,但水患依然不斷。誰來接替鯀去治水呢?堯帝憂心如焚。
  一天,堯帝召見群臣,商量治水方略。舜站出來:「臣以為鯀的兒子禹可擔當此重任。」君臣不解。堯帝問他:「為何要推薦他?」舜陳述了理由:在鯀治水時期,禹曾經向鯀提過很多治水建議,特別是主張治水應用疏導排泄的方法。可惜鯀沒有採納禹的意見,才造成後來的惡果。為了慎重起見,自己願意保舉禹治水,倘若失敗,願與禹一同受罰。堯帝聽後又問:「你不惜以自家性命來擔保,難道不怕被仇家之子報復嗎?」舜高聲回答:「臣建議殺鯀出於公理,臣保舉禹出於公心,何來懼怕。」堯帝為舜公私分明的行為所感動,聽從他的建議,啟用禹負責治水工程。
  為確保禹治水萬無一失,舜便建議禹先到上虞治理舜江,一則是練練兵,二則也為家鄉做點貢獻。禹遵照舜的意見,來到上虞實地勘察,挖掘溝洫,疏導水流。
  過去的江河是不明顯的,一下大雨,洪水漫山遍野。禹拿着伏羲贈送給他的玉簡度量土地,根據山川地理的走勢和洪水泛濫的狀況,繪製了一張地圖,呈到舜的面前。站在舜旁邊的婐好奇,一把搶過這張圖,她看了之後,就嘲笑禹不該把新建的舜江繪得那麼彎彎曲曲。禹解釋說:「江太直了,洪水一多一下子瀉不光,便會泛濫成災。如果彎彎曲曲,江河承受的面積就會大大增加,這樣洪水才不會泛濫成災。」舜聽了覺得很有道理。
  自此之後,大禹便正式開始了治水工程。

二十三、狴犴立功

  由於舜的極力保薦和支持,大禹不負舜帝重望,率領伯益、后稷等助手,踏遍九州,治水相當成功。
  一天,天剛蒙蒙亮,大舜剛剛起床,猛然見禹派助手伯益趕來報告,說大禹治水碰到了難題。原來,在巴蜀地域,當地生靈習慣於沼澤窪濕的生活,竭力反對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治理環境,故而群起阻撓。他們串通了沼澤地的蟲豸毒物,如蜈蚣、蠍子、毒水蟶、毒蜘蛛、噩魚、蟾蜍等動物組成了反抗大軍,還公推蜈蚣為大元帥,誓師拼戰。大禹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悍將,但碰上蜈蚣也無計可施了,因為蜈蚣的毒汁如烈焰難擋,致使治水大軍損失慘重,治水工程受阻。
  聽伯益說完,大舜走下台階,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愛卿不必驚慌,朕自有辦法。」
  早幾年,大舜命會稽人陶皋訓練了一支狴犴大軍。狴犴是什麼?它是龍的十子,又懶又饞,滿身分泌一種腥臭的涎汁,不僅會呼風喚雨,而且還會翻江倒海,專門吞食最毒的動物。
  第二天,得到大舜的旨意,陶皋率領狴犴大軍直奔巴蜀前線。有句話叫「蜈蚣獨怕蜒蛐蝸」,戰爭十分慘烈,狴犴把對方殺得屁滾尿流。從此,毒蟲惡豸消聲匿跡,狴犴龍立了大功。
  至今上虞上浦還保留着一種奇特的「狴犴龍」舞,曾經在1945年歡迎浙東縱隊解放章鎮時舞過,最近又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而重新展演在人們的眼前。

二十四、琴撫三苗

舜帝演奏《韶樂》

  堯知道舜非常喜歡音樂,所以嫁兩女時,特地賜給舜一張琴。舜做了天子,他便叫樂師延把他自己製造的那張琴,改成二十三弦的瑟;又叫樂師質整理製作了不少新樂曲。其中《簫韶》一曲,要用幾種樂器同奏,聲音清揚婉約,像天上的百鳥歌鳴,連鳳凰都會雙雙飛來。
  堯帝年老時,由於洪水肆虐,民不聊生,南方少數民族三苗趁機在江淮、荊州作亂,與北方堯政權對峙,堯也無力平息。舜帝執政之後,三苗依舊不服。此時,大禹治水告捷,便主動請戰,征服三苗。舜不同意大禹用武力征服的辦法,說:「我德不厚而動武,是不道德的,還是以教化為好。」
  經過深思熟慮,舜帝決定對三苗這種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並親自前往三苗居住地。這天,舜帝帶着隨從進三苗境地,剛登上一座山峰,忽聽鼓角齊鳴,苗民持刀拿棍將他們團團圍住,一場殺戮即將發生。在這萬分危急之際,只見舜帝示意隨從不可妄動,隨即不慌不忙取出琴,坐在地上聚精會神彈起了《韶樂》。音樂聲吸引了鳥兒和鳴,鳳凰來儀,凶蠻的苗人被眼前的一切感化了,叩拜舜帝,自願歸順。從此,舜帝曾演奏《韶樂》的山峰就取名「韶山」了。
  幾十年後,虞王國的疆土大大開拓,東臨遼闊大海,西至遙遠沙漠,共建十二州。比堯帝時代的疆土多了許多,舜帝的仁德和聲威已遠播四海。

二十五、象廟象棋

  自從虞舜登上帝位之後,他雖然公務繁忙,但心裡還是惦記着故鄉。有一次,他回上虞虹蟲養村來看望自己的親人。
  象知道自己和父母過去對兄長一向不好,所以看見舜帝不敢提什麼要求。而父親瞽叟聽說兒子威風凜凜,心想如果能給小兒子討個諸侯什麼的,豈不是更威風了?所以就對舜帝說:「你現在是帝王了,給弟弟賞封個諸侯吧。」舜帝聽了父親的話後,很為難地答道:「家人有什麼困難,我儘量幫助解決,至於分封諸侯,事關國家大事,我實在無法幫忙。」
  後娘一聽急了,強裝笑臉對舜帝說:「你弟弟過去對不住你,做兄長的一定要原諒。今天的事,我們做父母的算是求你了。」
  舜帝恭敬地答道:「兄弟猶如手足,我不會記仇的。但老百姓也是我的父母,做任何事情都應該為百姓考慮。」
  回到帝都後,舜帝派人送來了櫟樹苗,叫弟弟象在家鄉種植培育,葉子餵蠶,也算是對家人的一種回報。弟弟聽從哥哥的話,種植了大片櫟林,妹妹婐和妹夫專門養蠶。後來家人們又種植了桑樹,妹夫還是一位嫁接桑樹的發明家,人們稱其為「桑王」,也稱妹妹為「蠶花娘娘」。過去百官大舜廟的後殿中還專門供奉了他們夫妻的塑像。而象因為種植櫟林造福百姓,崧廈呂家埠專門建造一座「櫟林廟」,也叫「象廟」,把象奉為神明呢!
  象種了櫟林之後,生活過得很充實。一天,他閒着沒事,到櫟林叢中散步,看見兩個老人正在下棋。他好奇地坐下觀看,只見棋盤上畫滿了方格,兩邊擺滿了棋子,中間劃着界河,兩個老人各坐一邊,像將軍一樣認真地指揮着自己的棋子,或進或退,或攻或收,難分難解,挺有意思。之後,象每天這個時候,準時來看他們下棋。日子長了,老人們知道了象的身份,便對他說:「你如有興趣,我們教你下棋。」象欣然答應,拜兩位老人為師學棋。三年後,象不但棋藝精通,而且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後來,象開始教百姓娛樂下棋,弈棋流傳越來越廣。因為象的緣故,後人把它稱為「象棋」。

二十六、舜除妖害

舜除妖害

  在家鄉的幾天的日子裡,舜關心鄉親們的疾苦,到水患地方巡視,考察民情,撫慰百姓。
  一天,舜來到曾隱居過的地方,見路上冷冷清清,百姓臉黃肌瘦,衣裳破爛不堪。心想:我派禹已治理好這條大江,為什麼現在百姓還不能安居樂業呢?他一打聽,原來,大江改造完工後不久,一條黑蛇精來到大江中作祟,泛濫成災,危害生靈。舜手拿石斧,經人指點,到了蛇精出沒的江畔,果見那江水滔滔,霎時天氣驟變,狂風呼嘯,江水猛漲,蛇精昂起頭,雙眼猶如兩盞燈籠,長約二丈,全身披黑鱗,洶湧而來。舜責問黑蛇為何殘害百姓?奉勸它去惡從善。誰知,蛇精罵舜多管閒事,張開血盆大口,想把舜吞進肚裡。舜氣極了,看準時機,用全身之力將石斧扔進它的嘴裡。說也奇怪,潮水剎時退落,蛇精變成像壁虎一樣的怪物。舜抓住它扔在地上,用腳一蹬,一聲巨響,裂開了一個深深的洞,底下一股泉水噴出來了,他把蛇精放入洞內,對它說:「放你一條生路,在此修煉吧!」說完,搬來一塊大石頭蓋在洞頂。從此,家鄉人築堤種田,慢慢地過上好日子,他們沒有忘記舜除妖害的事,就把這條江叫「舜江」,那個洞叫做「舜井」。
  錢鏐做了吳越王后,命人掀開井上的大石,結果得了一件寶物——重華石,據說是昔年舜擊妖用的石斧。於是錢鏐在百官橋南半里,立碑記事。就這樣,井上沒有了大石覆蓋,人們能喝上清潔的井水了。

二十七、診傷風病

  大舜不但是一位賢德的帝王,而且還是一個名醫呢?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禹高燒不出汗,頭痛得厲害,請名醫診斷。名醫多次用藥,不見效果。大舜知道後,就趕到他家探望,他茶不喝,水不飲,坐在禹床沿,詢問病情,切脈看舌。「嗨,這是傷風病,首先應該發汗。」於是,舜吩咐其家人煎些生薑水讓禹喝,然後他會派人送來藥,喝下藥之後,掖緊被子讓他睡一覺,出出汗,病就會減輕。
  大舜離開禹家,回到朝廷,剛忙過政事。禹的兒子啟就喘着粗氣跑來了,稟告舜說他父親吃了生薑煮的烏鯉魚後,眼眶子變大,臉色變白,舌頭打結,喘氣不勻。大舜一聽急了,都怪我當時沒有交待清楚,喝下生薑煮烏鯉會使人中毒。人命關天,舜就抓起幾樣草藥和啟一起火急火燎又趕去。   到禹家,舜馬上讓禹煎服了解毒的草藥,等病情好轉些再煎服治傷風病的草藥,只三天工夫,禹的病痊癒,能起床處理公事了。
  現代一些人當中,還保留着不用生薑煮烏鯉魚吃的習慣哩。
  為啥舜懂得醫學?是因為舜母死於風寒,他立志要治好這種病,從此四處求教,採藥研究藥性。工夫不負苦心人,他後來終於成了一代「名醫」。

二十八、選禹接班

  光陰荏苒,眨眼舜踐帝位已經12年,73歲了,已經不再年輕,他打算退位。但誰來接班呢?原本他想讓這副擔子交給兒子商均。商均是女英所生,又是長子,但他整日沉溺於醉酒與歌舞。他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考察,決定將大位傳給45歲的禹。
  又過了10年,舜正式將帝位禪讓給禹。也同樣是正月初一,晴空萬里,文祖廟披紅掛彩,氣氛莊嚴而熱烈。舜帝、禹、四岳、皋陶、伯夷、后稷以及群臣百官濟濟一堂。
  樂工演奏,音樂開始,全場群臣翩然起舞,熱鬧異常。當《簫韶》旋律反覆演奏九遍之後,神鳥飛來了,雄者為鳳,雌者為凰,成雙結對,朝儀於庭。
  鳳凰來儀,百官應和。在一片祥和與熱烈的氛圍中,舜帝當眾將帝位禪讓給禹。此時彩雲集結,光輝迂緩迴旋,舜帝和百官有感而唱起了《卿雲歌》:
  卿雲爛兮,乣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八百咸進,稽首而和。
  明明天上,爛然星辰。
  日月光華,弘於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順經,萬姓允誠。
  與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於賢善,莫不咸聽。
  鼚手鼓之,軒手舞之。
  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卿雲歌》前半部是百官對帝舜的讚譽,後半部是帝舜的感慨和期待。前四句的意思是:「絢麗繽紛的雲霞喲,彩綢般布滿天空。光芒萬丈的日月啊,普照大地,一天一天沒有窮盡。」後半部是帝舜的感慨和期待。
  一曲《卿雲歌》,洋溢着君臣團結,政治清明,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欣慰。

二十九、南巡蒼梧

  大禹接位不久,南方三苗不服禹,又起兵作亂。大禹當即決定率軍親征三苗。出征30天,三苗不但沒歸順,反而越鬧越凶。大禹的得力助手伯益進言,還是按照舜帝的老辦法採用以德教化為宜。大禹接納了伯益的建議,班師回朝。
  舜帝一則為了替禹分憂,二則為了教化三苗,不顧年邁多次南巡,足跡遍布南疆各地。南巡期間,他不帶一兵一卒,一邊以德教化,一邊替民排憂解難。沿途了解南方少數民族的種種疾苦,幫助他們興修水利,消除災害,造福百姓。所到之處,深受百姓歡迎。
  一次,他來到蒼梧。蒼梧位於今湖南、廣東、廣西三省交界之處,是三苗作亂的中心。此時正逢南風徐徐吹來,面對和煦的南風,舜帝思潮澎湃,禁不住手扶五弦琴,高高唱起了《南風歌》:
  溫煦的南風啊,
  可以緩解我民眾的憂愁和煩惱啊;
  應時的南風啊,
  可以豐富我民眾的財富和生活啊。
  通過彈唱《南風歌》,舜帝為自己的臣民祈禱上蒼,切切思慮着拯救萬民於水火,思慮着富國富民的方略。

三十、崩葬九嶷

  公元前2085年的8月12日,相傳是舜帝第12次南巡之時。89歲的他由於年高患病,積勞成疾,體力已明顯不濟。這天他來到了九嶷山上。
  九嶷山方園數百里,莽莽群山,連綿起伏,山勢雄渾,層巒疊翠,有如千帆競發,無一不朝自己奔騰而來。他不由得感慨萬千。
  望着藍天白雲,舜帝安詳地倒在了崇山峻岭之中,慈祥的臉上還留着勤民而終,死得其所的微笑。
  蒼天含悲,大地揮淚,萬峰垂首,溪泉低泣。一代偉人離百姓而去,人們沉浸在無比悲痛之中。
  當舜帝駕崩的消息傳到帝都,娥皇、女英兩人一邊哀哭不止,一邊尋找舜帝陵墓。她倆踏遍了九嶷山的山山水水,卻始終找不到舜帝墓穴。只見高高的三分石出現在二妃視野之中,巍然挺立,那高大石峰仿佛變成了大舜。二妃哭聲更加悽慘,一滴滴血淚灑在竹上,成了斑斑點點的斑痕。從此九嶷山就有了天下獨一無二的斑竹。

三十一、玉皇賜官

  舜帝去世後,玉皇大帝念他生前孝順長輩,也為民眾做了許多有益的事,先賜舜兩粒仙丹,讓他吞下,恢復元氣,然後又給他換上仙骨,派他為凡間的巡視官,去安境保民,還遣兩條神龍為他拉車,並贈舜一把寶劍,用來斬妖除孽。原來這兩條神龍生性暴烈,專在世間闖禍作孽,百姓受害深重。玉帝特地把神龍交給舜,要他嚴加管束。同時給舜兩隻金光閃閃的項圈,要舜把它套在神龍項頸里,使神龍聽話。舜到了人間,一切都照玉帝的吩咐處事。神龍也不敢禍害百姓。過了許多年,年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後來,凡間百姓為感激舜王的功德,在百官舜江畔造了一座大舜廟,塑了舜帝的像。同時還把他的兩條神龍,也雕刻在大殿左右的石柱上。舜和兩條神龍受人香火,照舊每天出巡,捉拿妖魔鬼怪,為民除害。
  又過了很多年,兩條神龍惡性回潮,偷偷商量如何解脫項頸上的金圈套,可以脫身遠逃,它們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
  一個炎熱的夏天的傍晚,舜和兩條神龍回到廟裡,勞累了一天,大家都感到疲憊,就坐着休息。這時,一條神龍發出低弱的呻吟聲,另一條裝出垂頭喪氣的樣子,稟告舜道:「平時我倆伺候你老人家,都不覺得辛苦,今天大約是天氣熱的緣故,再加上項頸上的金箍十分沉重緊實,實在難受,連透口氣也覺得困難,懇求大王開恩,暫時開脫項圈,讓我們稍稍休息一會。」仁厚的舜聽了訴苦,想到今天的確勞累,忘記當年玉帝關照他千萬不能開脫龍項圈的告誡。於是舜閉目念訣,不一會待舜睜開眼睛一看,金項箍在地上,而兩條神龍不見了。這時,神龍潛入舜江深處,剎時江面風鼓浪涌,江上許多漁船掀翻,漁民全部葬身魚腹。堤岸決口,水淹村莊,村民死傷無數。哭喊聲震動了上天,玉帝得知立即派天兵天將捉拿神龍。正當舜在痛悔自己不該心軟,受神龍哄騙,致使百姓遭殃時,天兵天將降服了神龍,押送到舜的面前,舜立即念動咒語口訣,兩隻金項箍又套住兩條神龍的項頸。天兵天將這才回天庭去了。
  制住了神龍,舜雖然內心疼愛神龍,但是它們既然已給舜江造孽,一定要給一些懲罰。因此,他心一橫,拿出玉帝賜的寶劍,將神龍背上左右兩隻翼膀全部砍掉,不讓神龍再在人間造孽。據說這一天是九月廿七日。
  為紀念舜帝的恩德,後人在這一天都要備帶香燭、五牲祭品,前來百官大舜廟祭祀。這一天人們還都要看看大石柱上無翼的神龍呢。

精彩視頻

虞舜傳說(上)

虞舜傳說(下)

虞舜傳說(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