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蚊母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蚊母草

中文學名:蚊母草

拉丁學名:Veronica peregrina L.

別稱:接骨草、接骨仙桃草、
水蓑衣水簑、衣蚊母婆婆、納無風自動草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玄參目

科:玄參科

屬:婆婆納屬

蚊母草(Veronica peregrina L.),又名水蓑衣、仙桃草,玄參科婆婆納屬, 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株高10-25厘米,通常自基部多分枝,主莖直立,側枝披散,全體無毛或疏生柔毛。葉無柄,下部的倒披針形,上部的長矩圓形,長1-2厘米,寬2-6毫米,全緣或中上端有三角狀鋸齒。總狀花序長,果期達20厘米;苞片與葉同形而略小;花梗極短;花萼裂片長矩圓形至寬條形,長3-4毫米;花冠白色或淺藍色,長2毫米,裂片長矩圓形至卵形;雄蕊短於花冠。聞果倒心形,明顯側扁,長3-4毫米,寬略過之,邊緣生短腺毛,宿存的花柱不超出凹口。種子矩圓形。花期5-6月。[1]

形態特徵

株高10-25厘米,通常自基部多分枝,主莖直立,側枝披散,全體無毛或疏生柔毛。葉無柄,下部的倒披針形,上部的長矩圓形,長1-2厘米,寬2-6毫米,全緣或中上端有三角狀鋸齒。 總狀花序長,果期達20厘米;苞片與葉同形而略小;花梗極短;花萼裂片長矩圓形至寬條形,長3-4毫米;花冠白色或淺藍色,長2毫米,裂片長矩圓形至卵形;雄蕊短於花冠。聞果倒心形,明顯側扁,長3-4毫米,寬略過之,邊緣生短腺毛,宿存的花柱不超出凹口。種子矩圓形。花期5-6月。 2n=52

分布範圍

分布於東北華東華中、西南各省區。朝鮮日本蘇聯西伯利亞地區,南北美洲也廣泛分布,並在歐洲歸化。

生長環境

生於潮濕的荒地、路邊,在西南可達海拔3000米處。

主要價值

果實常因蟲癭而肥大。帶蟲癭的全草藥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及骨折。
嫩苗味苦,水煮去苦味,可食。
功能:活血、止血、消腫、止痛。
主治:治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損傷、淤血腫痛。 嫩苗味苦,水煮去苦味,可食。
藥材基源:全草。
採收儲藏:小滿及芒種前後,果內小蟲未出時采。
炮製方法:采全草烘乾入藥

參考來源

  1. 蚊母草 , 新浪博客,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