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蚌埠東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蚌埠東站是一個京滬線上的鐵路車站,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東郊,建於1909年,目前為一等站,郵政編碼為233030。目前客運:不辦理旅客乘降和行李、包裹託運;貨運:僅辦理專用線、專用鐵道及路用整車貨物發到[1]

歷史

1909年津浦鐵路蚌埠段和淮河大橋相繼開工,津浦路局遂正式設立長淮衛站。1958年鐵路部門對津浦線符浦段進行複線化工程時撤銷長淮衛站。

1975年鐵路部門在原長淮衛站站址興建了現代化的大型區段站蚌埠東站,並接入新建成的長淮衛淮河鐵橋。蚌埠東站部分取代蚌埠老站(除客貨運)的作用,主要承擔客貨列車直通和貨物列車編組,在路網中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此項工程,從1970年7月17日開工,至1975年6月1日全面開通啟用。主要承擔客貨列車直通和貨物列車編組工作,場站設股道32條,日均辦理直通客車39對、貨物列車1.5萬節。

發展過程

原名長淮衛站,建於1909年。離北京站987公里,離上海站476公里,隸屬上海鐵路局管轄,現為一等站。1909年津浦鐵路蚌埠段和淮河大橋相繼開工,津浦路局遂正式設立長淮衛站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滿足鐵路運輸日益增長的需要,在市郊長淮衛興建了現代化的大型區段站——蚌埠東站和長淮衛淮河鐵橋。蚌埠東站部分取代蚌埠老站(除客貨運)的作用,主要承擔客貨列車直通和貨物列車編組,在路網中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此項工程,從1970年7月17日開工,至1975年6月1日全面開通啟用。主要承擔客貨列車直通和貨物列車編組工作,場站設股道32條,日均辦理直通客車39對、貨物列車1.5萬節[2]

車站故事

1992年2月20日17時55分許,一列火車緩緩駛入蚌埠東站,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一位老人走下車廂,身穿雪花呢大衣,繫着淺咖啡色圍巾,他就是南巡歸來的鄧小平。這次南方之行,蚌埠是他經停武昌長沙深圳珠海上海等九站中的最後一站。

88歲高齡的鄧小平在親屬的陪伴下,一邊在站台上散步,一邊聽取我市改革開放及有關工作情況的匯報。在散步過程中,小平同志同蚌埠鐵路負責同志親切交談,小平同志說:"蚌埠市是安徽省第一建市的,也是安徽省第一個通鐵路的城市,蚌埠鐵路局的鐵路工人們在戰爭年代,就為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付出了具大的代價和犧牲,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蚌埠鐵路工人又為安徽鐵路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國鐵路要跨越式發展,我這次經過蚌埠,希望蚌埠鐵路的同志們要有一點雄心壯志,要真正的跨越出去,不光要把蚌埠建設成為全國鐵路的重要樞紐,同志也要帶動安徽其它交通落後的城市發展鐵路,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你們的新貢獻!」

視頻

蚌埠東站 相關視頻

蚌埠東站:戰高溫提效率 加快貨車編組運行
京滬高鐵每日一站——蚌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