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蠶之物語(劉靜)

​蠶之物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蠶之物語》中國當代作家劉靜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蠶之物語

小心翼翼地將盒子捧出來,目不轉睛地盯着正在吃桑葉的蠶寶寶,它們已經長大了,蠕動着白白的身子悠閒地蠶食桑葉,自顧自地享受美味。這情景,多像剛出生的嬰兒,一口一口地吮吸着乳汁,然後慢慢地睡去。即使在夢中,臉上也掛着甜甜的笑容。吹彈可破的肌膚,讓我們忍不住去摸摸,絲絲愛憐從心頭升起。

蠶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蠶只是生活在逼仄空間的人們為疲累的心靈尋找樂趣的一種手段,它們把蠶當寵物一樣養着,養好養壞都是為了自己的心情。對蠶而言,是幸還是不幸呢?

小時候,村子前面有一大塊桑林,每到這個季節,我總喜歡和小夥伴們結伴去採摘桑葉。採桑葉看似是一件很輕鬆的活,其實是比較費時費事的,採摘時需要像採茶一樣一片一片地摘下來,放進籃子或筐子裡。然而潛意識裡,依然覺得這是一件很詩意的勞作。《魏風·十畝之間》曰:「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南北朝民歌《採桑度》中曰:「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女兒采春桑,歌吹當春曲。治游採桑女,盡有芳春色。」《陌上桑》也曰:「羅敷善採桑,採桑東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鈎。」試想,天氣晴好,空氣清新,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一群採桑少女身着羅裙,伸出纖纖素手,在一片片桑葉間靈動地採摘時,該是怎樣美妙、和諧的一種畫面?林間間或傳來的清脆歌聲和女子銀鈴般的笑聲,恐怕整片桑林都要為之生動起來。

有些性急的孩子總是想將整個枝條都折下來,結果事與願違,桑樹的枝條很柔韌,不太容易折斷。現在的桑樹枝條貌似脆弱很多,輕輕一折就斷了,而且桑葉也有了新的品種,只是吃了這種桑葉的蠶吐出的絲都不如以前柔韌和綿長了。如果遇上下雨天,回家後需要用干毛巾把桑葉一片一片地擦拭乾淨,不然的話,蠶吃了帶水的桑葉會拉肚子死去。這麼說來,養蠶也是一件很瑣碎的事。

蠶是很有靈性、很聖潔的一個物種。村裡的二嬸家養了很多蠶,每次去給蠶換桑葉或清理蠶沙,她都會用香皂洗幾遍手,然後很認真地用一根雞毛翎把蠶輕輕地撥到新桑葉上,將蠶沙清理出來,放到外面晾曬。媽媽告訴我,不要用髒手摸蠶,來例假的時候也不要靠近蠶,蠶不能沾染污穢。原來,養蠶不僅需要時間和精力,更需要敬畏。怎麼能不敬畏呢?自從山上的野蠶被人文女祖嫘祖發現,並訓練成家蠶後,便用它吐出的絲做衣服,帶動了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幾千年來,嫘祖和蠶,都被一代一代的母親們當神一樣敬拜着,中國絲織業的發達和享譽世界的絲綢之路,又怎麼能缺少了蠶和像嫘祖一樣心靈手巧、勤勞智慧的女子呢?《聖經》上說: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對於蠶,我們何嘗不用心靈敬拜呢?

蠶將要吐絲結繭的時候,身體比以前長了幾倍,吃桑葉的速度也明顯加快了。勞作一天的二嬸總是見縫插針地去採桑葉,有時甚至不吃飯去采,以滿足蠶的需求,晚上也需要起來幾次為蠶添桑葉。躺在床上,聽着蠶咀嚼桑葉的聲音,就像在聽一場音樂會,也像在下着一場瀝瀝的春雨。屋外暖風撩人,屋內蠶聲切切,怎麼想都是一種美妙。這種情景和茅盾寫的《春蠶》里母親的勞作是異曲同工的,不同時代、不同的母親對蠶的養護卻是如出一轍的。

蠶的一生是短暫的,吃的是桑葉,吐出的是絲。就像老牛一樣,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春蠶到死絲方盡」,是對蠶一生的總結,也是對蠶不計回報的讚美和感慨。當自繭作縛和破繭成蝶並列呈現的時候,我的心頭陡然滑過一絲憂傷,兩個矛盾又殘酷的詞語,像魔鬼和天使一樣爭戰着,在我們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真實里,蠶一步步地走向生命的終結。

每條蠶都是要吐絲的,這是它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使命也是它們自我價值的體現,所以它們總是高昂着頭,快樂地吐出那些千絲萬縷的絲,然後被絲層層包裹,幸福地躺在裡面。它們天真地認為,忍受了痛苦和磨難,總會破繭而出,完成自己羽化為蝶的夢想。很多的蠶沒有這種福分和運氣,勤勞、善良、自私的人們把握了它們的心理和生存狀況,更為了自身的需要,在它們自繭作縛的時候,用開水煮沸了它們的夢想。只有讓蠶沒有成蝶的機會,才能抽出上等的絲。人和動物界總是這樣相互依賴又相互殘殺,然而,幾千年過去了,蠶和人依舊並行生活着,蠶並不因為人的因素而滅絕,反倒是人少了對蠶的親近和敬畏。就連那些高價出售的蠶絲被,有多少是百分之百的蠶絲做成的?

蠶是被自己吐出的絲包裹着,才讓人有機可乘,人又何嘗不是被自己吐出的絲包裹着呢?金錢的絲、愛情的絲、關係的絲、權力的絲……它們縱橫交織、密密麻麻地飛舞着,讓我們眼花繚亂,拚命追趕,卻總也找不到合適的突破口,完成自身的突圍。蠶,其實就是禪,正是因為蠶參透了這些道理,才能集潔白、蛻變、痛苦、夢想為一身,哪怕生命短暫,也無怨無悔,義無所顧。這也算是對「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另類詮釋了。人如果能像蠶這樣單純地生活着,又何嘗不是一種造化呢?

[1]

作者簡介

劉靜,女,從事新聞宣傳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