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功效比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蛋白質功效比值
|
|
|
蛋白質的功效比值(P.E.R)是指體重增加為基礎的方法,是指實驗期內,動物平均每攝入1g蛋白質所增加的體重克數。又稱為蛋白質效率比值
定義
蛋白質功效比值是指實驗期內,動物平均每攝入1g蛋白質所增加的體重克數。即試驗動物體重增重與攝入的蛋白質質量之比。通常用小動物作為實驗對象,且其標準膳食中含蛋白質10%。
P.E.R=試驗期內動物體重增加克數 /試驗期內攝入的蛋白質克數
蛋白質的功效比值是表示蛋白質的淨利用率。
由於同一種食物蛋白質在不同實驗室所測得的PER值重複性常不佳,為了便於結果的相互比較,通常設酪蛋白(參考蛋白質)對照組,即以酪蛋白的PER為2.5,並將酪蛋白對照組PER值換算為2.5,然後校正被測蛋白質(實驗組)PER。
被測蛋白質PER=實驗組蛋白質功效比值/對照組蛋白質功效比值×2.5
幾種常見食物蛋白質PER:全雞蛋3.92、牛奶3.09、魚4.55、牛肉2.30、大豆2.32、精製麵粉0.60、大米2.16。
測定方法
PER是測定食用蛋白營養質量最常用的指標,常規的測量方法為將剛斷乳的雄性大白鼠分組,6-10頭為一組,分別飼養在有柵底的籠中,飼以含待測蛋白質10.0%+無蛋白飼料90.0%,每周稱量體重,經3-5周後計算每克蛋白對大白鼠體重增值之比[1]
參考文獻
- ↑ 青島推廣鷹嘴豆種植助增收,臨安新聞網201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