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蛙和天空(臨清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蛙和天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蛙和天空》中國當代作家臨清流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蛙和天空

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一部小說,非一日所成,或許是作者一生的思考結晶,所以粗粗讀一遍是無法領會的。就象我第一次讀,並不覺得什麼;再讀,覺得每個地方,每個轉角都是精心和周到!

有些書,是要細細讀的,甚至用一生去讀。

這部小說是一條順着心靈的暗道蜿蜒前進的路,不同於以往的閱讀。從前的作品都是浮在現象之上,讓讀者去揣摩現象之下的成因;這部不同,恰恰是挖了一條深邃的心理隧道,沿此向前,讓每個人物順着他獨特的脈絡行走,讓你知曉背後的源頭。

今日讀之,讀到了狹隘和寬廣,輕和重以及永恆和瞬間。

先說 重和輕,我覺得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重,或許是背景,只為烘托輕的存在。於是,精神的追索赴重而上。

若沒有沉重的生活,如何消受輕盈的美好;若沒有沉重的羈押,如何有超脫的精神需索。

負擔越重,越接近大地,就越真切存在!

原來,我重,才故我在。

絕對的輕盈,等於消散,只有建設在重的基礎上的輕,才能有其價值。仿佛我們的肉身生活,仿佛我們的世俗存在。絕對的不食人間煙火,那樣的存在是輕盈又輕飄的。

所以沒有理由埋怨沉重,因為沉重我們才活着,才存在。但,人卻決不僅僅只有沉重,還需要有超越沉重之上的輕盈,也許,那是精神的雲煙。

關於永恆輪迴和轉瞬即逝的意義,作者的思索如此深邃,迷離而幽深。

只覺得轉瞬即逝的是大美,雖帶着固有的殘缺,卻在歲月的光河裡以虛幻的形式得以圓滿——仿佛,親人死去不復生,記憶卻能銘記他的存在,彌補現世的榮光。

若是永恆存在了,那樣的圓滿,或許倒是一種熟視無睹了,又如何知珍惜?

因為轉瞬即逝,反而呈現出原味的美來。若是,永恆存在,終身不滅,怕是淪喪為一種無知無覺的深淵了。

同時,因為轉瞬即逝,也改變了真相的結構。一份轉瞬即逝的罪過和永恆輪迴的罪過,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就象炙熱的驕陽,在夕陽的柔光里,似乎也蒙上了溫情的色澤。只因驕陽已經轉瞬即使了啊。若永不失去,我們還能溫情相看嗎?就象一個曾經殺人如麻的惡魔,在老邁沉沉的時候,我們還能憎惡痛恨嗎?

看來,轉瞬即使的美,有飄忽的靈動,讓人以另種形式魂牽夢繞;而轉瞬即使的錯,也有了原諒的契機和理由;也許,那是塵世里最大的救贖。

而此中的輕和重呢?

比起那些真實存在過的轉瞬,之後的所有追悔對這事物本身而言,又是多麼的輕飄無力。當時,那刻,才是最重的,最重要的。攀附其上的追索,只是輕如鴻毛的思緒。

然而,歷史又是多麼需要這輕,惟有這輕飄的追索,才有人類世界的成長和前進。否則,個人和社會的歷史,都只是無聊的重複,毫無新意可言。

喜歡作者的對永恆和瞬間,輕和重的思考。我知道,那樣的思考將永無盡頭,卻也是人生的樂事之一。

更難忘的,是作者挖了一條隧道。讓我看見了人性的恆常和無常。

他,帶着命定的印記走進女人,走入那個世界。由離婚導致的憎惡女人到熱愛性友誼,卻又抵擋不了本身對於愛的渴望,於是性格中的暗線此起彼伏,縱橫交織。人,永不能單純,因為境遇時刻變化,變化的根基又鑄造了特定的基因模型,人無法逃脫,誰都是,那是恆常的定律;而這恆常之中,卻又註定永遠變化無常。一如人們說,這個世界,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

那些女人呢?如此相同的帶着各自的命定緩緩而來。

渴望擺脫那無愛失常的家庭沉重,追求精神出走的特蕾沙,愛和超越是今生的追索;渴望擺脫家人設定的重重桎梏,追求反叛的莎比娜,出走和叛逆是今世的唯一主題。

他們之間交匯,纏繞,分歧,聚合……無一種種,卻又行走在各自的深淵裡。

只是,我忽然悲哀的覺得,人間的真相在哪?

不同的人都背負着各自的眼界,各自的際遇,各自的背景去聽,去說,去做。

眾說紛紜,卻都不過是各自的局限在說話。

而,真相,卻在那裡冷笑!

人,又何嘗不是一群圍繞自己境遇或悲或喜的生物呢?忙忙碌碌,蠅營狗苟,和那些俯身相看的螞蟻有什麼區別?

每個獨一無二的背後,卻都掩蓋着各自的局限。

我,又何嘗不是坐在自己井底的蛙?

又如何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成為那片浩瀚的天宇?

看天,忽就覺得天空在嘲笑。他俯視我們這群自以為是的生物,看我們匯聚在人間,負殼而行,蠅營狗苟,或喜或悲,卻全離不開自己的那點狹隘眼界,然後百年後消散一空……

那麼愛呢?不也是這群生物中,彼此尋找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同類嗎?

只是相似的境遇,特定的局限而已啊!而人類美其名曰:靈魂的伴侶,精神的故園!

只是他們都找尋到了自己的同類自己的愛了嗎?結局是那麼冷落。只因,尋找是本性,不同卻是本根,又如何能完美?

於是最後,特蕾沙的孤獨靈魂依舊孤獨,她無法得到那份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愛,(接受着他的愛也意味着要接受他的多情性友誼);而莎比娜呢,反叛本身就已經讓她失去了同源的可能,不斷地出走,也不斷地拋棄,最後手中依舊空空。

獨一無二的孤獨生靈,最後還是要回到那孤獨的來處,帶着命定局限的那方來處。

找尋,卻是唯一的目的。

是這樣嗎?

真相在哪裡?

我之追問,又仿佛聽見上帝在冷笑了。

只是感激作者,在我生命的小眼之上,讓我的天宇大眼忽然就睜開了一瞬。

看見了自己的卑微,看見了人類的渺小。也讓我明白,山,它只是山。不是你眼中的什麼,也不是他眼中的什麼,每個人的局限之眼都無法得知真相。

真相只是,它是它自己的山。

2012-7-29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