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蠐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蠐螬
qi cao

中文學名:蠐螬

目:鞘翅目

科:金龜總科

蠐螬[1]是金龜子或金龜甲的幼蟲,俗稱雞乸蟲等。成蟲通稱為金龜子或金龜甲。危害多種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為植食性、糞食性、腐食性三類。其中植食性蠐螬食性廣泛,危害多種農作物、經濟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剛播種的種子、根、塊莖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蟲,危害很大。 此外某些種類的蠐螬可入藥,對人類有益。

特徵

體肥大,較一般蟲類大,體型彎曲呈C型,多為白色,少數為黃白色。頭部褐色,上顎顯著,腹部腫脹。體壁較柔軟多皺,體表疏生細毛。頭大而圓,多為黃褐色,生有左右對稱的剛毛,剛毛數量的多少常為分種的特徵。如華北大黑鰓金龜的幼蟲為3對,黃褐麗金龜幼蟲為5對。蠐螬具胸足3對,一般後足較長。腹部10節,第10節稱為臀節,臀節上生有刺毛,其數目的多少和排列方式也是分種的重要特徵。

生活習性

蠐螬一到兩年1代,幼蟲和成蟲在土中越冬,成蟲即金龜子,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時進行取食等活動。蠐螬有假死和負趨光性,並對未腐熟的糞肥有趨性,喜歡生活在甘蔗、木薯番薯等肥根類植物種植地。幼蟲蠐螬始終在地下活動,與土壤溫濕度關係密切。當10厘米土溫達5℃時開始上升土表,13~18℃時活動最盛,23℃以上則往深土中移動,至秋季土溫下降到其活動適宜範圍時,再移向土壤上層。

種群分布

本種分布很廣,從黑龍江起至長江以南地區以及內蒙古、西藏自治區、陝西等地均有。產江蘇、安徽四川、河北、山東、河南和東北等地。

發生規律

成蟲交配後10~15天產卵,產在鬆軟濕潤的土壤內,以水澆地最多,每頭雌蟲可產卵一百粒左右。蠐螬年生代數因種、因地而異。這是一類生活史較長的昆蟲,一般一年一代,或2~3年1代,長者5~6年1代。如大黑鰓金龜兩年1代,暗黑鰓金龜、銅綠麗金龜一年1代,小雲斑鰓金龜在青海4年1代,大栗鰓金龜在四川甘孜地區則需5~6年1代。蠐螬共3齡。1、2齡期較短,第3齡期最長。

食用價值

腐爛木樁內常有蠐螬,取腐爛木樁內蠐螬(多以腐木中有機物為食,比較乾淨)用清水沖洗後瀝乾水分,直接放入滾油內,幾秒鐘就可撈出,香味濃郁,蛋白質豐富。在野外生存狀態下可生吃,並無異味,可以很好的補充身體所需蛋白。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咸,微溫。有毒。

功能主治

小兒臍瘡。用蠐螬研末敷塗。數次可愈。 小兒唇緊。用蠐螬研末,豬油調搽。 丹毒。用蠐螬搗爛敷塗。 癰疽痔漏。用蠐螬研末敷塗。每天一次。 斷酒不飲,用蠐螬研末,酒送服。 目中翳障。用蠐螬搗取滇,滴眼中。

藥理作用

蠐螬水浸液1:1000以上能興奮離體兔子宮;1:100能抑制寓體兔腸管。1:10000濃度對兔冠狀血管、離體兔耳血管、蟾蜍肺血管皆有收縮作用;更高濃度(1:1000以上)還能收縮蟾蜍內臟血管。大劑量有利尿作用,但對血壓無影響(急性兔試驗)。1:1000濃度能興奮離體心臟,濃度更高則導致舒張期停止。

臨床應用

治理破傷風

用法用量:將蠐螬倒置(頭向下),讓其自然吐出黃水(如急用,可剪去蠐螬尾,黃水隨即流出)。取黃水搽在傷口上(可使傷口麻木,身上出汗);重症者可將黃水滴入酒中,燉熱內服,以使出汗;牙關緊閉者,可用蠐螬水塗擦牙齦。亦可將蠐螬搗爛如泥,外敷傷口,干後即換;或以蠐螬10個,焙乾為末,分2次用黃酒送服(小兒酌減)。上述方法每多合併使用。

效果療效:經治14例,結果痊癒11例,死亡3例。有效病例均在15~30分鐘張口自如,喉痙攣消失或減輕,口腔分泌物顯着減少,能吞咽食物和藥物。服藥後抽搐雖能減輕,但尚不能制止,仍需配合其他方法治療。

死亡3例均因年老體弱,並有心肺功能不良。

危害

具體表現

蠐螬對果園苗圃、幼苗及其他作物的危害主要是春秋兩季最重。蠐螬咬食幼苗嫩莖,薯芋類塊根被鑽成孔眼,當植株枯黃而死時,它又轉移到別的植株繼續危害。此外,因蠐螬造成的傷口還可誘發病害。其中植食性蠐螬食性廣泛,危害多種農作物、經濟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剛播種的種子、根、塊莖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蟲,危害很大。

防治辦法一

農業防治。實行水、旱輪作;在玉米生長期間適時灌水;不施未腐熟的有機肥料;精耕細作,及時鎮壓土壤,清除田間雜草;大面積春、秋耕,並跟犁拾蟲等。發生嚴重的地區,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蟲翻到地表使其風乾、凍死或被天敵捕食,機械殺傷,防效明顯;同時,應防止使用未腐熟有機肥料,以防止招引成蟲來產卵。 藥劑處理土壤。用50%辛硫磷乳油每畝200~250克,加水10倍噴於25~30千克細土上拌勻製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或將該毒土撤於種溝或地面,隨即耕翻或混入廄肥中施用;用2%甲基異柳磷粉每畝2~3千克拌細土25~30千克製成毒土;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3%吠哺丹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或5%地亞農顆粒劑,每畝2.5~3千克處理土壤。 藥劑拌種。用50%辛硫磷、50%對硫磷或20%異柳磷藥劑與水和種子按1:30:400~500的比例拌種;用25%辛硫磷膠囊劑或25%對硫磷膠囊劑等有機磷藥劑或用種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種衣劑包衣,還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蟲。 毒餌誘殺。每畝地用25%對硫磷或辛硫磷膠囊劑150~200克拌穀子等餌料5千克,或50%對硫磷、50%辛硫磷乳油50~100克拌餌料3~4千克,撒於種溝中,亦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物理方法。有條件地區,可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減少蠐螬的發生數量。 生物防治。利用茶色食蟲虻、金龜子黑土蜂、白僵菌等。

防治辦法二

1.農業措施 合理安排茬口,前茬為大豆、花生、薯類、玉米或與之套作的菜田,蠐螬發生較重,適當調整茬口可明顯減輕為害。合理施肥,施用的農家肥應充分腐熟,以免將幼蟲和卵帶入菜田,並能促進作物健壯生長,增強耐害力,同時蠐螬喜食腐熟的農家肥,可減輕其對蔬菜的為害。施用碳酸氫銨、腐殖酸銨、氨水、氨化磷酸鈣等化肥,所散發的氨氣對蠐螬等地下害蟲具有驅避作用。適時秋耕,可將部分成、幼蟲翻至地表,使其風乾、凍死或被天敵捕食、機械殺傷。2.人工捕殺 施農家肥前應篩出其中的蠐螬;定植後發現菜苗被害可挖出土中的幼蟲;利用成蟲的假死性,在其停落的作物上捕捉或振落捕殺。3.藥劑防治 用50%辛硫磷乳油拌種,辛硫磷、水、種子的比例為1:50:600,具體操作是將藥液均勻噴灑於放在塑料薄膜上的種子上,邊噴邊拌,拌後悶種3~4小時,其間翻動l~2次,種子干後即可播種,持效期為20餘天。或每667平方米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00~150克,對少量水稀釋後拌細土15~20千克,製成毒土,均勻撒在播種溝(穴)內,覆一層細土後播種。在蠐螬發生較重的地塊,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和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各8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50克,可殺死根際附近的幼蟲。

古籍異名

蟦(《爾雅》),蟦蠐(《本經》),應條(《吳普本草》),地蠶(郭璞),蜰齊、敦齊(《別錄》),乳齊(陶弘景),土蠶(《安徽藥材》),老母蟲(《四川中藥志》),核桃蟲(《藥材學》),糞蟲,雞婆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