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蜀人贈扇記(余光中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蜀人贈扇記》是詩人余光中寫得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作者:余光中

--- 問我樂不思蜀嗎?

不,我思蜀而不樂


十八根竹骨旋開成一把素扇

那清瘦的蜀人用渾圓的字體

為我錄一闋〈臨江仙〉,金人所填

輾轉託海外的朋友代贈

說供我「聊拂殘暑」,看落款

日期是寅年的立秋,而今

曆書說,白露都開始降了

揮着扇子,問風,從何處吹來?

從西子灣頭嗎,還是東坡的故鄉?

眺望海峽,中原何嘗有一發?

當真,露,從今夜白起的嗎?

而月,當真來處更分明?

原非蜀人,在抗戰的年代

當太陽旗遮暗了中原的太陽

夷燒彈閃閃炸亮了重慶

川娃兒我卻做過八? 挖過地瓜,抓過青蛙和螢火

一場驟雨過後,揀不完滿地

銀杏的白果,像溫柔的桐油燈光

烤出香熟的嗶嗶剝剝

夏夜的黃葛樹下,一把小蒲扇

輕輕搖撼滿天的星斗

在我少年的盆地嘉陵江依舊

日夜在奔流,回聲隱隱

猶如四聲沈穩的川話

四十年後仍流在我齒唇

四十年後每一次聽雨

滂沱落在屋後的壽山

那一片聲浪仍像在巴山

君問歸期,布穀都催過多少遍了

海峽寂寞仍未有歸期,恰似

九百年前,隔着另一道海峽

另一位詩人望白了鬚髮

想當日,蘇家的遊子出川

乘着混茫的大江東去

滾滾的浪頭永遠不回頭

而我入川才十歲,出川已十八

同樣的滔滔送我,穿過巴峽和巫峽

同樣是再也回不了頭,再回頭

還有岸嗎,是怎樣的對岸?

揮着你手題的細竹素扇

在北回歸線更向南,夏炎未殘

說什麽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對着貨櫃船遠去的台海

深深念一個山國,沒有海岸

敵機炸後的重慶

文革劫罷的成都

少年時我的天賦

劍閣和巫峰鎖住

問今日的蜀道啊行路有多難?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祖籍福建永春,出生於南京,畢業於愛荷華大學,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1]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記憶像鐵軌一樣長》等,其詩作如《鄉愁》《鄉愁四韻》等,廣泛收錄於大陸及港台語文課本。2017年12月14日逝世,享年89歲。[2]

人物評價

詩歌藝術上看,余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的夜市》、《鐘乳石》、《萬聖節》、《蓮的聯想》、《五陵少年》、《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餘種。其中最著名有《鄉愁》。余光中先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讚「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他是中國文壇傑出的詩人與散文家,他仍在「與永恆拔河」。呼吸在當今,卻已經進入了歷史,他的名字已經顯目地鏤刻在中國新文學的史冊上。(中國日報網)[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