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尋味(劉新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蜀河尋味》是中國當代作家劉新中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蜀河尋味
蜀河尋味,緣於飢餓。
五十多年前,在陝南的大山里修鐵路,吃不飽飯是常態,蜀河有賣吃的,因此,蜀河在心目中溫暖且美好,誘惑力十足。
蜀河是個古鎮,極有文化底蘊,但那時,蜀河鋪滿石板的狹隘街道,斑斑駁駁的青磚白牆,全然不在我們的眼裡。一群人從幾十里外的駐地興沖沖地撲向蜀河時,滿腦子只是蜀河街上的白面饅頭和被當地人稱為糊塗的稀飯,運氣好的話,還有溫熱的大米飯。當然,大嚼一頓後,最愜意的是順便帶幾個饅頭回去。
人遠走。後來,打隧道,四班倒,工作以外的紀律似乎鬆動了些,時間也多了起來,年輕人精力旺盛,憑着兩條腿,下夜班抽空就往蜀河跑。
有一回,一個戰友不知怎麼鑽眼踅摸,在蜀河某個旮旯拐角買到了餅乾,乾燥堅硬甚至磨損嚴重,現在看起來早已過了保質期,但並不妨礙大家對它的澎湃熱情,我有幸分到了一塊,吃到嘴裡,竟感覺它是人間至味。
凡古鎮,必定有與之名字相匹配的歷史風物和傳統美食,可惜那個年歲,蜀河除築路大軍製造的沸騰,其餘皆蕭條,一切風景都被屏蔽了,包括它聲名遠揚的佳肴,我們追尋並痴心不減的饅頭米飯,僅僅只是食品鏈上的初級品而已。
再次蜀河尋味,了解並認知蜀河,則是幾十年以後了。
蜀河的往事很長,據聞公元十一世紀,就一度成為古蜀國的都城。後因蜀王去世後蜀冢在此而得其名。沒有公路、鐵路的漫長歲月里,蜀河大名赫赫,曾是荊襄秦隴要衝的水旱碼頭,商賈雲集,船帆競渡,馬幫如蟻,被人譽為「小漢口」。來往的船隊不辭勞苦的將本土的漆、麻、木耳、桐油、絲綢,通過漢水入長江,送到南京、上海等地;再把大都市的新潮商品運回山區。鎮因商而興,最鼎盛時方圓不足千米的區域有名有姓的商鋪竟有六十九家之多,並有所謂的八大字號,風頭一時無雙。湖廣,江浙,川渝,中原等沿海及內陸移民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背景,先先後後,移居於蜀河,在這裡繁衍,生息,蜀河因此幾百年繁華熱鬧。
走進蜀河,沿着一條條依山而建的古老小街緩步上行,石板的房頂,石塊的牆,石條的台階通向高高的幽靜深處。曲徑幽巷,厚重的青灰石材邊角已經風化朽蝕,顯出歷史的滄桑;兩邊的木板門面帶閣樓的房子,蒼黑傾斜,古舊的氣息撲鼻而來;蜀河著名的三大古建築清真寺、楊泗廟、黃州會館雖陳舊卻依舊巍峨,氣度猶在,發散出濃郁的文化韻味。
許是條件反射,隱隱中,我聞到的卻是飯菜的香氣,同行者告訴我,蜀河是有美食的。
蜀河最著名的美食號稱「蜀河八大件」,具有濃郁的陝南地方風味和民族特色。「八大件」也就是馳名八百里秦川的「八大碗」,主要內容就是八涼八熱,八葷八素,八人同坐。蜀河八大件作為地方一種原生態的傳統飲食習俗,取名源於周朝「八珍」,製作技藝成熟並盛行於漢唐,發展傳承至今。
「蜀河八大件」分漢、回兩種,漢民喜好豬肉,回民偏重牛羊肉,各具風味。
漢族「蜀河八大件」開席上八道涼菜,四葷四素,中間置一大盤,將涼菜適量放入其中,再將調好的湯汁澆上,攪拌均勻便可食用,之後熱菜也是八道,四葷四素,要求做到「爛、脆、酥、潤」,八個熱菜分為四湯四菜,間隔而上,程序講究。
蜀河回族人數眾多,占整個鎮子人口十之七八,據說古時由湖北、河南等地遷徙而來。回族「蜀河八大件」所需要的食材涉及到雞、魚、牛、羊和時令蔬菜、乾菜、豆製品等。多以蒸、慢燉為主。葷菜均為滷製品,主要是牛羊蹄子、牛羊肝兒、牛羊肚子、牛羊頭、牛腱子肉等。第一道熱菜必須是雞,而且是當地的土雞。下來依次是:粉蒸羊肉、羊肉丸子湯、蓮菜合子、紅燒牛肉、爆炒酸辣羊肚、羊肉小炒、漢江野魚等等。最後一道菜必須是漢江剛剛打撈出來的活魚,口味鮮嫩爽口,寓意年年有餘(魚)。
飲食緣於一方山水,反映出的是生活的實際需要,蜀河鎮因碼頭商阜而興盛,它的飲食必定為之服務。當年,飢腸轆轆的船工需要補充熱量,小鎮殷實人家隔三差五需要改善生活,因此,較之於魷魚海參一類,大魚大肉最實惠,這是他們的尋常吃食。八大碗一類則是大魚大肉的精烹細作,用於婚喪大事、節假日請客,更是精於算計的老闆們的偏愛,應酬接待,食不厭精,食材俯首即是,卻顯現出高大上來,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你可以想見,在窄窄的、深深的巷子裡,一群赤膊的船工幾碗酒、幾盆肉紅脖子漲臉划拳行令的豪爽;也可以想見幾個穿長衫留辮子的所謂人上人見了面打躬作揖,然後相約在黃州會館的戲樓下,舉杯談笑風生的得意;甚至也有普通小民有事待客,熱氣騰騰中一張張滿足的油臉。
我品嘗了蜀河八大碗中的幾道美食,色香味形俱佳的一桌,望物觸情,由近及遠,開說歷史,未沾酒,卻生了醉意。
蜀河在半山上,隔着江依舊是山,綠綠一片,回程時過江回望蜀河,房屋街道皆朦朦朧朧。正是晚飯時節,就連廚味也朦朦朧朧的,鼻子一嗅,竟有歲月的味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