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蜻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蜻科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蜻科

拉丁學名:Libellulidae

Rambur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蜻蜓目

亞 目:差翅亞目

科:蜻科

分布區域:曠野、池塘、河流

領 域:生命科學

蜻科指的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本科屬蜻蜓目,體型中等大小。Nannophya pygmea Rambur是差翅亞目中身體最小者,後翅長約25-40mm。本科是一個大科,我國有100餘種,多數種類十分常見,體中等大小。前緣室與亞緣室的橫脈常聯成直線。 [1]

蜻科簡介

本科是一個大科,我國有100餘種,多數種類十分常見,體中等大小。前緣室與亞緣室的橫脈常連成直線;翅痣無支持脈;前後翅三角室所朝方向不同,前翅三角室與翅的長軸垂直,距離弓脈甚遠;後翅三角室與翅的長軸同向,通常它的基邊與弓脈連成直線。臀圈足形,趾突出,具中肋,所謂「蜻蜓點水」,在本科甚為常見 。

蜻科種類的體型從中至小不等,體色絢麗多彩,它們大致能從體型的大與蜓類區別,但從觀察前後翅基部三角室的排列方向來判斷則更可靠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尖端都指向翅端則是蜓類,若前翅與後翅三角室尖端的指向致則是蜻類。它們的棲息地複雜多樣,山區、平原的溪流、湖泊、沼澤,甚至海有它們的身影。蜻科昆蟲通常以雌雄連接的方式點水產卵,稚蟲生活的環境多為水域,對水質要求較低。中國的蜻科種類約33屬117種,本書記載9屬19種 。

蜻科形態特徵

翅痣無支持脈;前後翅三角室所朝方向不同,前翅三角室與翅的長軸垂直,距離弓脈甚遠;後翅三角室與翅的長軸同向,通常它的基邊與弓脈聯成直線。臀圈足形,趾突出,具中肋。稚蟲多在靜水下爬行覓食,它具有匙形下唇,其上有側剛毛和頦剛毛,這是取食的利器。體小至大型,通常短而粗壯。一般無金屬色,雄性常被粉。雄性後翅基部圓,第2腹節上無耳形突 。 蜻科(5張)

蜻科生活習性

產卵時,雌蟲通常在水面上盤旋,用腹部點擊水面產卵,卵落在植物或水底。稚蟲在泥漿和殘骸內或植物上捕捉獵物。

蜻科分布

本科是一個大科,中國有70餘種,不少的種類是人們習見蜻蜓。它們經常棲息於曠野、池塘、河流等處。

參考來源

  1. 蜻科,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