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蝶(音樂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蝶音樂劇劇照

來自 酷我音樂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蝶

外文名 butterfly

類 型 音樂劇

出品公司 松雷集團

製作人 李盾

總導演 吉勒•馬嗚 Gilles Maheau

音樂總監 三寶

編 劇 關山 徐晴

地 區 中國

首演日期 2007年9月11日

所獲獎項 第十三屆文華獎特別獎

特 點 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精髓

》:中國原創音樂劇《蝶》,由松雷集團出品,於2007年9月11日在北京保利劇院全球首演 ,該音樂劇由李盾擔任製作人,吉勒·馬嗚任總導演,三寶關山聯合創作,劉岩林靜譚維維沙寶亮等主演。 《蝶》改編自中國經典《梁山伯與祝英台》,它以一個新的故事和新的方式講述了愛情這個亘古不變的話題。同時以中國本土音樂風格為基調,在編排和舞美等方面吸收西方音樂劇的精華,場面恢弘,音樂雄壯而不失細膩,人物特色鮮明,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使整部音樂劇實現了民族性與國際性的融合。 [1]

劇情簡介

很久很久以前,或者就是現在,有個你沒有去過的地方,叫做世界的盡頭。少女祝英台就要出嫁,可是,這時候,不速之客突然闖入,他說,他叫梁山伯,他要帶走新娘!於是,一切都亂了——有人醉了;有人瘋了;有人被詛咒了;有人失蹤了;有人死了!祝英台的新婚之夜,愛情,陰謀,癲狂,誘惑,迷醉,謀殺,逃亡,審判——全都出現了!!!

第一幕 一群因為想變成人類而遭到詛咒的蝶人,一直過着屈辱、壓抑的非蝶非人的生活。有一天黃昏,他們不約而同的出現在一個深埋地下的迷宮之中,這地方叫做「世界的盡頭」。 原來,蝶人的首領老爹聽從詛咒的安排,將在「世界的盡頭」,讓蝶人中最漂亮的姑娘----祝英台嫁給一個人類,祈求因此使蝶人們脫胎換骨,變成真正的人。 蝶人中的一員,流浪詩人梁山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尋訪這個奇特的婚禮。在荒涼的路口,他遇見衣衫襤褸的老醉鬼,老醉鬼警告他:「愛情像甜蜜的詛咒, 會讓你浪蕩的心失去自由……」梁山伯卻執意走上了去「世界盡頭」的道路。

來到婚宴,浪蕩不羈的梁山伯很快與一個希望變成人類與母親重逢的小女孩成為朋友,梁山伯邀請小女孩和他做起了尋找新娘的遊戲。不速之客的惡作劇讓蝶人們充滿了厭惡和警惕。引起了大家的不安和猜測。

同時,梁山伯卻以他獨特的魅力吸引了新娘祝英台和性感女郎浪花兒,害怕婚禮被破壞的老爹命令蝶人將梁山伯趕走。為了弄清梁山伯的來歷,老爹派自己的嘍羅小灰和大笨去探聽他的虛實。

梁山伯與老爹互相試探,彼此猜測着對方的意圖。為了套出婚禮的實情,梁山伯聲稱要帶走新娘,引起蝶人的騷動。祝英台帶着矛盾的心情責問梁山伯為什麼說要帶她走,梁山伯玩世不恭的回答令祝英台十分失望。當祝英台準備離去時,梁山伯送給祝英台一首詩作為新婚的賀禮。動人的詩句讓梁山伯和祝英台發現彼此已經心生愛意。 多情的浪花兒也早已被梁山伯所吸引,老爹心生一計,準備了一杯毒酒,並告訴浪花兒將這「欲望之酒」送給梁山伯,就會征服她心中的獵物。這一切被躲在暗處的老醉鬼和蝶人們看得一清二楚。

貪杯的浪花兒禁不住情慾的誘惑,偷偷喝了一口酒。梁山伯阻止不及,眼看着浪花兒死在自己的懷中。 此時,蝶人們紛紛趕來,老爹順勢指控梁山伯是殺人兇手。

第二幕

梁山伯被關進了牢籠。 在老醉鬼的勸說下,愛上了梁山伯的祝英台打開牢籠,跟隨梁山伯帶着小女孩一同逃離,不幸迷失在迷宮般的隧道里,在小女孩短暫而美妙的夢醒來之後,蝶人們抓到了他們。浪花兒因為失去蝶人生命的肉身而變成了蝴蝶,而這一切只有小女孩純淨的眼睛才能看見。浪花兒借小女孩之口講出了自己死亡的真相。為了捂住小女孩的嘴,老爹追逐小女孩,小女孩在奔跑中不慎掉下深淵。梁山伯向老爹宣戰,而老爹為了「驅魔」決定審判梁山伯。法庭上,蝶人們寧願成為這場謀殺的同謀,也不願意放棄自己成為人的機會。只有浪花兒的幻影在為梁山伯的辯護。老爹和蝶人們不顧一切,判處梁山伯火刑。

老醉鬼脫下邋遢的外衣,露出她做為女人的真實面目。原來, 20年前,蝶人們也曾有過與現在一樣化身成人的機會,當年的老醉鬼正是蝶人們選出的新娘。而她與老爹早已相愛,並偷偷生下一個女兒。為了所謂的信仰,老爹背叛了真愛,向首領告發,蝶人們要求處死新娘。老爹承諾等女兒長大替母親充當新娘的角色,才使他們的女兒——祝英台得以活命。為躲避蝶人們的追剿,老醉鬼隱姓埋名,偽裝成了一個乞丐,二十年後,她突然出現了,她要從老爹的手中帶走自己的女兒。

而此刻,祝英台一心只希望為自己的愛人寧願殉情,決不離開梁山伯。 老爹命令蝶人們阻攔祝英台,並點燃火刑架。浪花兒為了梁山伯和祝英台能夠擁有永恆的愛情,不惜犧牲自己蝴蝶的生命,在烈焰中引燃了雙翅,使祝英台突出重圍。

祝英台撲向深愛的梁山伯,而浪花兒卻化為一片燃燒的粉塵。 火焰越燒越旺,吞噬了祝英台和梁山伯,他們在朝霞一樣的烈火中擁抱在一起,化為一對自由飛翔的蝴蝶。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由松雷文化集團耗時十年、斥資六千萬打造的大型現代音樂劇《蝶》,改編自中國經典劇目《梁山伯與祝英台》,它以一個新的故事和新的方式講述了愛情這個亘古不變的話題 [3] ,《蝶》只保留了其浪漫唯美的愛情神韻,在情節上進行了不少改編,如曾經想要變成人類的蝴蝶,因遭到詛咒而以非蝶非人的方式苟活於充滿危險與壓抑的世界盡頭等,這些都是該劇引人注目的地方,「蝶人」元素的加入更使該劇富有極強的魔幻色彩 。

主創陣容 音樂劇《蝶》由中國松雷·蝶之舞東莞音樂劇團領銜演出。該劇在2007年問世,主創團隊除了內地的音樂人三寶、劇作家關山等 ,還聘請了經典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導演、舞蹈總監、燈光設計等幕後原班人馬加盟,《蝶》劇已在國內外演出多場,並經過10次改版 。

演員陣容 《蝶》會聚了頂尖陣容,著名青年舞蹈家,音樂劇演員,歌手劉岩、著名歌手譚維維、上海歌劇院四大男聲之一的楊小勇、青歌賽銅獎得主胡礦、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高材生梁卿、《激情燃燒的歲月》童星趙鴻英……該劇對每一個角色都極為挑剔和嚴格,該劇面向全國招聘演員,組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音樂劇劇團:「北京蝶之舞音樂劇團」,並對演員進行了刻苦的訓練 ,連譚維維都是從飾演「蝶人」開始,經過長時間磨鍊,才破繭而出,成為《蝶》劇光芒四射的絕對主力 。

劇目特點 該劇以中國本土音樂風格為基調,在編排和舞美等方面吸收西方音樂劇的精華,場面恢弘,音樂雄壯而不失細膩,人物特色鮮明,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使整部音樂劇實現了民族性與國際性的融合。《蝶》與《梁祝》的主題一脈相承,「我相信,於是我堅持」——這句是《蝶》的經典唱詞,對劇目的主題和愛情的美好作出了最恰當的詮釋。《蝶》最後一幕是男女主人公化蝶的重頭戲,劇場內放飛500隻蝴蝶的場景將全劇推向了最高潮 。

中西文化衝突 《蝶》劇的出品方感嘆:「在《蝶》劇的創作過程中,中西方文化和觀念的衝突比我們預想的要激烈很多」 。《蝶》劇首次在中國音樂劇製作流程中起用了「劇本醫生」加拿大的吉昂·巴赫伯這個角色,在他與劇作者關山共同修改劇本時「醫患關係」非常緊張。在吉昂的觀念中一部音樂劇能不能在舞台上揪住觀眾眼睛和心是首要標準,劇本一定要壓縮到兩個小時以內,甚至每個段落長度都精確到秒,而關山則考慮《蝶》劇要用象徵的手法達到抨擊現實弊端的目的,一個要大刀闊斧的改動劇本,一個堅決守護劇本的靈魂,因此在數次創作會議中,吉昂和關山都針鋒相對,據理力爭 。

《蝶》的音樂上,三寶曾經說過,「音樂劇這種形式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內容。」於是導演吉勒·馬嗚第一次聽完《蝶》的音樂後就指出這不是音樂劇而是歌劇,吉勒認為音樂劇恰恰是一種形式主義為主導的藝術,3分鐘如果不能抓住觀眾,7分鐘沒有出現觀眾視聽高潮,15分鐘無法令觀眾震撼,那就不是好音樂,就不能稱之為音樂劇,吉勒堅持音樂必須繼續改,第一幕至少要剪6分鐘 。

獎項榮譽

2008年7月,《蝶》參加第二屆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一舉奪得了全場最高獎——特別獎,這是中國音樂劇第一次走出國門、第一次在國外獲獎 。 2009年3月27日,《蝶》劇作為中國世界級音樂劇,在韓國首爾有「藝術最高殿堂」之稱的「世宗文化會館」大劇場舉行演出,並經韓國音樂劇評委會一致推薦,《蝶》劇代表亞洲參加2009年的美國音樂劇節 。 2010年5月,《蝶》在中國舞台藝術領域的最高獎「文華獎」評選中,榮獲了第十三屆「文華獎」特別獎,其中男主演劉岩獲得中國「第九屆中國藝術節」表演獎」。 2010年6月,《蝶》入選由文化部主辦的「首屆全國民營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 2010年9月,《蝶》接受「意大利中國文化年」邀請,並赴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巡演。 2010年10月,《蝶》參加上海世博會演出。 2008年4月,《蝶》劇「小女孩」的扮演者趙鴻英,憑此劇獲得白玉蘭戲劇藝術新人獎;

作品評價

2007年有一部中國史詩級的原創音樂劇誕生,它就是《蝶》 。(人民網評)

2007年推出的音樂劇《蝶》,是中國音樂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之一。音樂劇《蝶》取材自中國古代愛情故事《梁祝》,天生具有中國文化的「源」 。(互聯網周刊評)

如果以中國音樂劇發展歷程來看,《蝶》至少為中國音樂劇創作設定了一個標杆,讓人們知道真正的音樂劇該是什麼樣子的 。(央視網評)

這是第一部中國原創的、具有國際水準的音樂劇,第一部國際權威專家介入的中國音樂劇,第一部走出國門、進行全球巡演的中國音樂劇,第一部在國際上獲得大獎的中國音樂劇,國內第一個採用國際化團隊來完成創作的音樂劇作品 。(新華網、人民網評)

著名作曲家譚盾說:「這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彩的音樂劇。」 (譚盾評)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說:「真是不能抑制的激動,溢於言表!我覺得這是我看過的音樂劇中最優秀的一個。這是一個可以拿上國際上去媲美的東西。」 (盛中國評) 韓國世宗文化會館社長李清勝說:「《蝶》的創作與成功改寫了中國音樂劇的歷史,也極大地豐富了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與內涵。」 韓國世宗文化會館代表理事鄭洪國說:「中國剛開始音樂劇的嘗試,但《蝶》使中國的音樂劇水準一下子前進了十年。它的內容很「中國」,同時,它的音樂、舞蹈、演員、燈光都是世界級的。」(李清勝、鄭洪國評)

韓國音樂劇協會理事長劉嬉聲表示,《蝶》在中國和全世界都享有盛名:「十年前我結識了李盾,《蝶》是非常優秀的音樂劇。」

《蝶》在韓國引起轟動,其兼容了東西方文化之精華,將國際頂級水平的舞美、燈光、多媒體技術與濃郁的中國文化元素有機結合,令韓國觀眾耳目一新。韓國的《東亞日報》、聯合通訊社等媒體都紛紛稱讚中國音樂劇走上了開創之路。《蝶》劇在打動韓國觀眾的同時,也為中國民族文化在海外贏得了尊重 。(人民網評)

演出信息

《蝶》由松雷文化集團出品,中國松雷·蝶之舞東莞音樂劇團領銜演出,該劇按照百老匯音樂劇正式首演前要試演並修改的慣例,2007年7月27日至8月1日在廣東東莞完成6場的合成彩排試演 ,於9月11日在北京保利劇院全球首演,自首演以來共演出170場以上,觀眾達15萬人次以上 。

幕後故事

為寫這部音樂劇,三寶三年幾乎足不出戶。音樂劇《蝶》在保利劇院首演時,三寶擔任指揮,在北京完成最後一場演出後 ,由於演出的興奮加上勞累引發嚴重的心臟衰竭進醫院搶救。

參考來源

  1. , 豆瓣網,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