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近義詞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等

成語出處: 《莊子·山木》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複句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莊子·山木》。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原義是螳螂捕捉蟬,卻不知道黃雀在它後面正想吃它,後比喻為了利益損害別人,而不知道有人跟着算計他;在句中一般充當分句。[1]

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莊週遊於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sǎng),而集於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褰裳躩步,執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戰國·莊周等《莊子·山木》)

衍生典故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dàn),游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漢·劉向《說苑·正諫》)

後人根據以上文獻提煉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成語。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有一天吳王想發兵去攻打鄰國,文武大臣們都來勸阻,吳王不但聽不進去,反而發火了。他手按着寶劍,生氣地說:"如果有誰敢再來勸阻,我就把他處死。"這麼一來,就沒有人敢再說話了。

吳王身邊的人中有個聰明的孩子。這孩子想:一打仗,兩國的老百姓都得遭殃。想個什麼辦法勸吳王呢?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於是,這個孩子每天清晨都手拿彈弓,揣着圓石子,早早地來到皇宮的花園裡。他站在一棵大樹底下,睜大眼睛,聚精會神地向樹上望着,兩手扯着彈弓,好像要打什麼似的,一動也不動,露水沾濕了他的衣服,也不在意。他一連站了三天。

再說吳王因為大臣們反對他,心中十分不高興。這天早上,吳王來到後花園散心,看到這個孩子的舉動,覺得非常奇怪,就問:"喂,小孩兒,你站在那兒幹什麼?"

孩子聽到吳王叫他,趕忙走過來行禮。他指着大樹說:"大王,那棵大樹上有一隻蟬,它爬得高高的,正在無憂無慮地唱歌呢!可是它卻不知道,有一隻螳螂在它的背後,彎着身子,慢慢地靠近它,抬起像大刀一樣的爪子,正準備把它抓住呢!"

吳王漫不經心地說:"是這樣嗎?"

孩子說:"當然啦!還不止這些呢!在螳螂的身後邊,還有一隻黃雀,它伸長了脖子,正要撲上去把螳螂吃掉呢!"

孩子講得繪聲繪色,吳王被吸引住了,用心地聽孩子說下去。

孩子接着說:"黃雀只看到了眼前的螳螂,它又怎能知道,我已經在大樹下站了半天,要用彈弓把它打下來呢!它們三個都只看到眼前的好處,就想馬上得到,絲毫沒想到身後的危險。其實,它們都是處在危險中啊!我聽說大王想發兵攻打鄰國,如果在我們攻打鄰國的時候,別的國家也趁機來攻打我們,那我們國家不是也像螳螂和黃雀一樣,處在危險中了嗎?"

吳王聽完孩子的話,俯下身去拉住他的手,連連說:"你說得對,你說得對,我不再發兵了。"

成語寓意

從古至今,不論是諸侯爭霸軍閥混戰,還是朝廷朋黨紛爭,都可以看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人與人互相傾軋的現象。莊子所與這則寓言,則生動地反映了莊子時時有禍害臨頭,擔驚受怕的心態,形象反映了莊了所感到的互相傾軋的社會現實。

面對這樣的現實,莊子認為,不要見得而忘其形,見利而忘其真。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不要只看到利益,只看到所得,而要處處保護自己。在眼前利益唾手可得的時候,要時時警惕可能有人在背後算計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