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螺旋鱗荸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螺旋鱗荸

螺旋鱗荸薺:(Heleocharis spiralis (Rottb.) R. Br.)為莎草科、荸薺屬的植物。有細而長的匍匐根狀莖。稈多數,叢生,勁直,葉缺如,鞘膜盾,平滑,紫紅色至黑褐色,鞘口斜且深裂,小穗圓柱狀,蒼白微黃色,有極多數花,小堅果倒卵形或寬倒卵形,初期淡黃色,成熟時深棕色,花果期頭年11月至次年1月。產於廣東海南島;分布於越南、緬甸和印度。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螺旋鱗荸薺

拉丁學名: Heleocharis spiralis (Rottb.) R. Br.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莎草目

科 莎草科

亞科 藨草亞科

屬 荸薺屬

族: 藨草族

形態特徵

有細而長的匍匐根狀莖。稈多數,叢生,勁直,銳三稜柱狀,高50-60厘米,直徑3-4毫米,無橫隔膜,也無節,淡綠色。葉缺如,只在稈的基部有3-4個葉鞘;鞘膜盾,平滑,有光澤,高3-21厘米,在外面的鞘較短,紫紅色至黑褐色,鬆散抱莖,在裡面的鞘長,微紅色,緊抱莖,鞘口斜且深裂,頂端短漸尖。小穗圓柱狀,長1.5-3厘米,直徑5-6毫米,蒼白微黃色,頂端急尖或鈍,有極多數花,在小穗基部只有一片不育鱗片,寬三角形,抱小穗基部一周;其餘鱗片全有花,緊密地復瓦狀排列,近四方形,頂端近截形,長約3毫米,寬大致相同,背部厚,革質,蒼白色並有棕紅色細點,兩側較薄,白色透明,邊緣干膜質,有很少的棕色細點,具一條中脈;下位剛毛6條,長約等於或短於小堅果,紅紫色,有較稀倒刺。小堅果倒卵形或寬倒卵形,長1.2-1.5毫米,寬約1毫米,扁雙凸狀,稍具狹邊,初期淡黃色,成熟時深棕色,表面有橫矩形網紋,頂端不縊縮;花柱基從寬的基部漸狹呈三角形,其下部質地和果實相同,基部呈不明顯的環,環寬幾為小堅果的1/2。花果期頭年11月至次年1月。螺旋鱗荸薺,拉丁名是Heleocharis spiralis,屬於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目、莎草科的一種植物。螺旋鱗荸薺,有細而長的匍匐根狀莖~稈多數,叢生,勁直,銳三稜柱狀,高50-60厘米,直徑3-4毫米,無橫隔膜,也無節,淡綠色~葉缺如,只在稈的基部有3-4個葉鞘;鞘膜盾,平滑,有光澤,高3-21厘米,在外面的鞘較短,紫紅色至黑褐色,鬆散抱莖,在裡面的鞘長,微紅色,緊抱莖,鞘口斜且深裂,頂端短漸尖~小穗圓柱狀,長1.5-3厘米,直徑5-6毫米,蒼白微黃色,頂端急尖或鈍,有極多數花,在小穗基部只有一片不育鱗片,寬三角形,抱小穗基部一周;其餘鱗片全有,緊密地復瓦狀排列,近四方形,頂端近截形,長約3毫米,寬大致相同,背部厚,革質,蒼白色並有棕紅色細點,兩側較薄,白色透明,邊緣干膜質,有很少的棕色細點,具一條中脈;下位剛毛6條,長約等於或短於小堅果,紅紫色,有較稀倒刺~小堅果倒卵形或寬倒卵形,長1.2-1.5毫米,寬約1毫米,扁雙凸狀,稍具狹邊,初期淡黃色,成熟時深棕色,表面有橫矩形網紋,頂端不縊縮;花柱基從寬的基部漸狹呈三角形,其下部質地和果實相同,基部呈不明顯的環,環寬幾為小堅果的1/2~花果期頭年11月至次年1月~其生於近海曠野有水之地。它產於廣東海南島;分布于越南、緬甸和印度。

生長環境

生於近海曠野有水之地。

分布範圍

產於廣東海南島;分布于越南、緬甸和印度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