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螺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螺陽鎮惠安縣轄鎮。位於縣境東南,漳福古驛道縱貫南北。有明·康朗家廟、唐·王潮墓、錦東靈山寺、五音崧洋山等勝跡。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4900公頃,常住人口102950人。

中文名: 螺陽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惠安縣

地理位置: 惠安縣境東南

面 積: 4900 公頃

下轄地區: 洋坑村、霞光村、錦水村等

電話區號: 0595

郵政區碼: 362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102950人(2017年)

著名景點: 螺陽靈山仙境等

機 場: 惠安支線機場

火車站: 泉州站

車牌代碼: 閩·C

著名學校: 惠安縣第二中學

地名含義

因該鄉轄屬的大部分村委會居於螺山之陽,故命名為螺陽。

鄉鎮概況

螺陽鎮位於惠安城南郊,交通便捷,福廈公路和崇黃公路貫穿全境,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區域面積49.5公里,轄25個行政村,128個自然村。

經濟發展

螺陽鎮地處亞熱帶地區,林輞溪繞經14個行政村,是惠安縣農業主要產區之一,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地瓜、花生、大豆、大小麥等,擁有果樹4000畝。

主要企業有石材石雕、金木雕、服裝、製鞋等廠。金木雕雕像、石雕工藝品銷往東南亞各國。

近幾年來,螺陽鎮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經濟綜合實力和文化建設發展居全縣前列。

先後獲省文明鎮、省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市基本實現寬裕型小康鎮、市農村工作先進單位、市計生「三為主」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培育壯大了以服裝、箱包、鞋帽為主的城南省級工業園區,被省政府授予「鄉鎮企業百強鎮」稱號。[1]

文化教育

區域內有省二級達標高中、省科技教育示範性重點中學——惠安二中,初中校2所,小學14所,被省政府評為「科技示範鎮」,鎮文化技術學校被評為國家級「先進文技校」,中心小學被評為「省農村示範小學」。

旅遊資源

螺陽靈山仙境

螺陽靈山仙境位於螺陽鎮錦東村坑內,與張坂鎮交界。景區怪石林立,風景秀麗。惠安縣誌有「平山寺仲聲傳靈山」的記載。明末惠安知縣陳玉成「賜進士」,棄官出家,於靈山寺 題下「孝泣幽明」四字。這裡的「仙公祠」傳說更為神奇。

螺陽王潮墓

螺陽王潮墓位於盤龍村西北800米處的鳳旗山東麓。墓依山為陵,呈「干」字形石構地宮,在閩南一帶極為罕見。墓的主人是河南光州固始人王信臣,公元885年,王潮與其弟王審知隨河南人王緒的部隊南下福建,893年歸降於唐,後授其泉州觀察使、工部、戶部尚書,敕拜福建觀察使,授威武軍節度史,死後封為秦國公。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雕藝城

中國雕藝城地處國道324線福州至廈門段的中心位置,占地108畝,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集雕刻藝術品開發、生產、展示、商貿、旅遊於一體的大型專業市場,設有石雕工藝精品、影雕加工區及配套的展示館和多功能商務中心。惠安中國雕藝城已被確定為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推薦點。

崧洋山

崧洋山位於惠安螺陽鎮五音村,惠安縣城南十里許的許坑柄村之東南,為縣之主山。本縣東南沿海最高峰。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縣》:「松洋山,在縣東南三十餘里。高大甲於縣境諸山,為一方巨鎮。山北有洞,亦曰松洋洞,洞口僅容一人,中寬廣容二三百人。宋、元之季,民常避難於此。」

山之絕頂呈弧形隆起,全由花崗岩構成。石坡「飛爐古地」的石磐上,有圓形巨石二塊,相距30米,從遠處眺望,宛如「蟹眼」,晶瑩如生,俗呼蟹目嶺。雙眼之間,有一直徑50厘米之圓洞,深不可測,泉水源源自內溢出,名曰「蟹眼吐涎」,據傳直通東海,為古時祈雨之處。磐石宮的兩側兩塊大石頭對峙,謂之「蟹谷」。

明·康朗幼時於此山築室讀書,甚簡陋。明代襄惠公謂崧洋山「此山磐迂迴環,當出名賢」。康朗號磐峰。縣誌所載「飛爐古地」,就是指石磐宮的香爐飛人康家而康朗出生一事。

五音石塔在康朗家廟南側水溝邊。此塔四方形,高約4米,底寬2米左右,四周用條石砌成,塔頂橫置五條以「金龜石」開採來的石板。 當敲打這些石板,石板便發出宮、商、角、徵、羽五種不同聲音。原康朗宗祠(後改為家廟)有「燕子穴」和「金龜石」,古人傳說:「金龜塞水口,紗帽九十九。」明·嘉靖年,康朗受黎太爺之騙,雇用工人打金龜石造了五音塔。五音村因此而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