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蠪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蠪侄蠪侄,亦作「 蠪蛭 」或「 蠪蚳 」。神話中的獸名。[1]

  • 中文名:蠪侄
  • 別 名:「 蠪蛭 」或「 蠪蚳 」
  • 讀 音:lóng zhì
  • 分 類:神話中的獸名

蠪侄 讀音 (lóng zhì )

亦作「 蠪蛭 」或「 蠪蚳 」。神話中的獸名。

山海經·卷四·東山經·東次二經》:「又南五百里,曰 鳧麗之山 ……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郭璞 註:「龍蛭二音。」 袁珂 校註:「經文蠪侄、注文龍蛭, 王念孫 、 郝懿行 並校作蠪蛭、龍侄。」

山海經·中山經》:「又西二百里,曰 昆吾之山 ,其上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郝懿行 箋疏:「蚳,疑當為蛭。」

南派三叔的《沙海》 : 車總就道:「這種東西叫蠪侄,是一種類似於狐狸的東西,經常被誤認做狐狸。現在已經十分罕見了。這東西往往是九隻一起行動,一隻雌的,體型很大,八隻雄的體型比較小,雄的很多時候趴在雌的背上一起行動,而且身體非常細長,所以蠪侄一般被認為有九個腦袋九條尾巴,在辨識上,很多人說的九尾狐的傳說,也是因為對於蠪侄的誤讀。」

視頻

參考文獻

  1. 神話中的獸名. 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