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血見愁(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血見愁
圖片來自360百科

血見愁,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血見愁Teucrium viscidum Bl.的全草。具有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痛經,產後瘀血腹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癰腫疔瘡,毒蛇咬傷,風濕性關節炎。[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血見愁
漢語拼音:Xuè Jiàn Chóu
別名:山藿香、皺面草、假紫蘇
性味歸經:味苦、微辛,性涼;歸肺、大腸經
功能: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解毒止痛
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痛經,產後瘀血腹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癰腫疔瘡,毒蛇咬傷,風濕性關節炎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血見愁

拼音名:Xuè Jiàn Chóu

別名: 大葉藜、雜配藜(《東北藥植志》),雜灰藜,大葉灰菜(《黑龍江中藥》),八角灰菜(《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東北藥植志》

來源

為藜科植物大葉藜的全草。6~8月採收,切碎,曬乾。

生境分布

生於林緣或荒地。

分布東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地。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莖直立,具5條銳棱,禿淨,綠色,有時具紫色條紋。葉互生,大形,柄長2~7厘米;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卵形,長6~15厘米,寬5~13厘米,先端銳尖,基部稍心形,邊緣彎缺狀,海邊具1~4牙齒,兩面光滑無毛。花序大,為疏散的圓錐狀,頂生或腋生;花被片5,綠色,卵形,長約2毫米,鈍頭,被有粉粒,背面有肥厚的隆脊;雄蕊5;雌蕊1。胞果,扁豆形,果皮旗質。種子盤狀,扁凸形,具顯明小點,銳邊,徑約2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性味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甘,平。"

功能主治

止血,活血。治月經不調,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瘡癰腫毒。

  • ①《東北藥植志》:"止血。"
  • ②《黑龍江中藥》:"用於月經不調,婦女血病。"
  • ③《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月經不調,崩漏,肺結核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熬膏。

複方

  • ①治月經不調:㈠鮮大葉藜二兩,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㈡大葉藜全草。熬膏,每次服一至二錢,早晚服。(《內蒙古中草藥》)
  • ②治崩漏:大葉藜,蒲黃炭各三錢,藕節炭五錢,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 ③治吐血,衄血:大葉藜、白茅根各一兩,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 ④治血淋:鮮大葉藜一兩,蒲黃炭、小薊、木通各三錢,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 ⑤治瘡癰腫毒,蛇蟲咬傷:鮮大葉藜適量,搗爛外敷。(《內蒙古中草藥》)[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相關配伍

  • 1、肺用癰,咯血吐血,衄血:鮮血見愁葉30-60g,冰糖30g,水煎服。
  • 2、腳癬:鮮血見愁葉適量,擦患處。
  • 3、跌打損傷:鮮血見愁30g,水煎服。或鮮血見愁搗爛,調熱白酒搽敷患處。
  • 4、外傷出血:鮮血見愁搗爛,外敷患處。
  • 5、凍瘡:鮮血見愁搗爛,外敷患處。

藥材性狀

本品長30-50cm,下部生有許多須狀根。莖直立,有四棱,黑褐色或灰褐色,枝被疏毛。葉膜質,灰綠色至灰褐色,常捲縮,質脆易碎,完整葉卵形,長3-6cm,邊緣具粗鈍齒,上面有皺紋,兩面有毛,下面較密。花排成總狀花序,花萼鐘形,被腺毛,花冠多已脫落。小堅果圓形,包於宿萼之中。氣微香,味微辛、苦。

以葉多、綠褐色、氣香者為佳。[3]

參考資料

  1. 血見愁 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血見愁中醫世家
  3. 血見愁 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