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風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血風瘡(血風瘡)一般指風瘙癢.風瘙癢,中醫病名。風瘙癢是指無原發性皮膚損害,而以瘙癢為主要症狀的皮膚感覺異常性皮膚病。中醫文獻中又稱之為風癢、血風瘡、癢風、谷道癢、陰癢等。本病以自覺皮膚陣發性瘙癢,搔抓後常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蘚樣變等繼發性皮損為臨床特徵。臨床上可分為局限性和泛發性兩種。局限性者,以陰部、肛門周圍瘙癢最多;泛發性者,則多泛發全身。本病多見於老年及青壯年,好發於冬季,少數也可夏季發病。相當於西醫的皮膚瘙癢症。[1]
名詞解釋
風瘙癢是指無原發性皮膚損害,而以瘙癢為主要症狀的皮膚感覺異常性皮膚病。中醫文獻中又稱之為風癢、血風瘡、癢風、谷道癢、陰癢等。本病以自覺皮膚陣發性瘙癢,搔抓後常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蘚樣變等繼發性皮損為臨床特徵。
與西醫病名的關
系風瘙癢相當於西醫的皮膚瘙癢症。
病因
本病多因血熱內蘊,血熱生風;血虛生風;脾胃運化失健,濕熱內生所致。
臨床診斷
臨床表現: 瘙癢為本病的主要症狀,瘙癢為陣發性,白天輕,夜間重,亦因飲酒、情緒變化、受熱、搔抓、摩擦後發作或加重。無原發性皮損,由於連續反覆搔抓,可引起抓痕、表皮剝脫和血痂,日久皮膚可出現肥厚、苔蘚樣變、色素沉着以及濕疹樣變。
辯證論治
治療原則 本病治療以祛風清熱涼血為主,並發內部疾病時,及時尋找原因,採取標本兼顧、內外兼治的方法。 證治分類 1. 風熱血熱證 證候:青年患者多見,病屬新起,症見皮膚瘙癢劇烈,遇熱更甚,皮膚抓破後有血痂;伴心煩,口乾,小便黃,大便乾結;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涼血。 方藥:消風散合四物湯加減。 常用藥: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仁、荊芥、蒼朮、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白芍、川芎。 2.濕熱蘊結證 證候:瘙癢不止,抓破後脂水淋漓;伴口乾口苦,胸脅悶脹,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濕熱內生,蘊結於肌膚,化熱生風,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故見皮膚瘙癢不止,抓破後脂水淋漓;肝膽實熱則口苦口乾,胸脅悶脹,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蘊結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止癢。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梔子、黃芩、木通、澤瀉、車前子、柴胡、甘草、當歸、生地。 3.血虛肝旺證 證候:以老年人為多見,病程較長,皮膚乾燥,抓破後血痕累累;伴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舌紅,苔薄,脈細數或弦數。 辨證分析:年老氣血不足或久病耗傷陰血,皆可致血虛肝旺,生風化燥,肌膚失養,故見皮膚乾燥、瘙癢;病程較長,反覆搔抓,故抓破後血痕累累;血虛肝旺則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舌紅、苔薄、脈細數或弦數為血虛肝旺之象。 治法: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方藥:地黃飲子、當歸飲子加減。 常用藥:干地黃、巴戟天、山茱萸、肉蓯蓉、石斛、炮附子、五味子、肉桂、白茯苓、麥門冬、石菖蒲、遠志、生薑、大棗、薄荷、黃芪。
其他療法
(一)周身皮膚瘙癢者,可選用百部酊、苦參酒外搽,每天數次。 (二)皮損有濕疹樣變者,用三黃洗劑外搽,每天4-5次;苔蘚樣變者,用黃柏霜外塗,每天3次。 (三)各型皮膚瘙癢,可用藥浴或熏洗、熏蒸療法。如苦參片、白鮮皮、百部、蛇床子、地膚子、地骨皮、花椒等煎水作全身熏浴,或礦泉浴等。 (四)皮膚乾燥發癢者,可外用各種潤膚膏薄搽。
預防調護
1.忌食辛辣、魚腥發物,忌飲酒,多食蔬菜、水果。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搔抓、摩擦或熱水燙洗,忌用鹼性強的肥皂洗澡。 3.內衣要柔軟寬鬆,宜穿棉織品,不宜穿毛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