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村鎮龍門口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行村鎮龍門口村,明末,祁姓從中於朋村遷來建村。因建村處地形恰似龍門,故命名龍門口村。清朝初期,王姓來此定居。清朝中期,梁姓由龍灣泊村遷來。後又有趙姓、劉姓相繼遷入。另一說為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建村。因建村處有兩條土柱,中夾石硼,形如龍門而得名。[1]
龍門口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8′,北緯36°44′。東與杏家莊、上夼村為鄰,西與瑞宇村接壤,南與孫家夼村、夼里村相連,北與汪格莊交界。
中文名稱:龍門口村
所屬地區: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行村鎮下轄村
面 積:2.5平方公里
人 口:359人
概況
原屬趙疃鄉,2000年撤趙疃鄉後,劃歸行村鎮,距鎮政府駐地11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5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6.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花生、桑、梨等。
2002年,全村125戶,359人,有祁、趙、梁、王、劉等5姓,均為漢族,其中祁姓人口較多。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4年,成立龍門口村小學。1968年投資4萬元,建起12間標準校舍。1970年投資1000元,配套桌、凳,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有6人討飯,20多人外出扛活。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口糧為180公斤,全村收入3.28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000元,有農用車輛32輛,摩托車11輛,電話51部,手機13部,彩電105台,電冰箱7台。
村莊建設解放前,村內街道破爛不堪,連外出都無路可走。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58年,兩條主街道全用石頭鋪成。1964年,修起連村路。1965年,投資2000元,建起2座村內橋。1997-1998年,投資9萬元,建起大小4座連村橋,加寬了連村路,大小車輛暢通無阻。村統一規劃建房,新建、擴建、翻建住房井然有序,整齊美觀。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6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7年,村投資1萬元,自行發照明電。1978年以來,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福利不斷提高。每年村免費為群眾放電影10場。1983年投資3萬元,用上電網供電。
1996年投資4萬元,安裝了自來水,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祁長治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成立了黨小組,祁長治任組長。1941年,建立黨支部,祁長治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成立了互助組,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先後組織支前15次。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8人。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25名。從1941年建立黨支部起,曾有祁長治、祁長安、祁作華、祁學增、祁學進、祁學文、趙世金、梁積春、梁桂海、祁學文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村公所,祁東賓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
自1941年起,曾有祁東賓、梁積善、趙鳳樂、祁東海、祁長愛、劉明昌、祁學增、祁作華、祁學進、祁學文、祁國治、梁桂國、趙明亭、祁延義、祁應德擔任村行政負責人。1999年4月,祁延義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4月,祁應德當選為村委主任。
視頻
龍村鎮全面推進村道建設 讓群眾行路不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