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行走紅塵(周其倫)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行走紅塵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行走紅塵》中國當代作家周其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行走紅塵

此後,行走紅塵,我會特別留意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老樹。每次驚喜相逢,我都願意停下腳步,與一棵棵老樹說話。在北京天壇,我被千棵茂密松林古樹的壯觀所震撼,那倔強彎曲又嶙峋的老樹根,讓我心生敬意,樹根上條條天然的紋理,訴說着它們不平凡的風霜歲月;在菏澤單縣牌坊街,我親吻過千年的枸杞神樹,它虬曲粗壯的樹幹,從窗戶的縫隙,穿越牆壁,斜逸伸展而出,仿佛一幅活生生的門內暗使勁兒、門外展風華的遒勁畫卷;踏訪青州范公亭公園三賢祠,千年的唐楸和宋槐,閃爍着內斂的光芒,穿透歲月的遮蔽,聳入雲霄,矗立大地任憑風吹雨打,從未低下高貴的頭;也曾專門登上安丘的城頂山,慕名拜訪過公冶長書院門前,已有兩千五百年樹齡的「中華第一雌雄銀杏樹」,雄樹開花,雌樹結果,兩樹根枝相交,宛如夫妻,攜手相依,共沐風雨,貞心德行,譽滿九州,又仿佛「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令觀者醍醐灌頂,耳清目明;我還曾數次造訪過臨朐石門坊,每每相逢一棵棵黃櫨樹,我就會想,黃櫨樹面朝陽光,樸素生長,在發芽、濃綠、醉紅、凋落的四季輪迴里,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根,深深扎在瘠薄的土地,在岩縫中安身立命,以倔強之姿,剛烈之態,不畏風雨冰霜,不懼寒冬酷暑,冷眼看紅塵,向世人展示頑強。綠樹連成的濃蔭,浸潤着光亮絢爛的晨曦……我把邂逅的每一棵樹,當成等待我熱情的「開花的樹」,而我的造訪與親近,則是「結一段塵緣」的遇見

至今,我從未見過千歲老人,神仙唯有天上有。在我生活所及之地,百歲老人也十分稀缺,而在大自然里,不經意間,就會相逢到百年千載的老樹,怎不令人嚮往,心生敬仰?人,活不過一棵樹,更多的時候,人不如樹。樹,從不製造垃圾,那些枯枝落葉「零落成泥碾作塵」,已風化成腳下的沃土;它們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氣,淨化空氣,造福人類和世界;它們奉獻鮮美豐碩的果實,用魁偉的身軀,抵擋風沙雪雨,寧肯犧牲自己,也要把綠水青山留住……

我時常凝望着一棵棵頂天立地的大樹,想象着它們那看不見的一層層年輪,感受着那一股股令人迸發向上的力量,它們是經過了多少日久年深的積澱與集聚,多少專注修煉的思索與定力,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汲取了多少日月精華,才擁有了這樣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納百川的大度包容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向着夢想的方向一直向上,向上……最終,活成了一棵參天古樹,既有靜水流深的韻味,又有盪氣迴腸的魅力;既令人仰望敬畏,讚嘆不已,又能俯視紅塵,看人來人往,悲歡離合。

記得三毛在《如果有來生》一文里曾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也許,只有經歷了愛情的痛徹心扉,人生的大起大落的女作家,才會如此渴望「瞻望弗及,佇立以泣」,才會有如此濃厚深邃的浪漫感悟,才會把來生締造成一棵神奇的樹,「站成永恆」。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人和樹,都是受地球邀請而來的貴客嘉賓,宇宙長河的匆匆過客。人,何嘗不是一棵紅塵煉心的樹呢?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越是凝神沉潛,默默耕耘,安詳紮根在土裡,越能擁有天道酬勤的喜悅;越持之以恆地自律,根越扎得深,活得越優雅高級,枝葉越濃密繁茂。我用心感悟每一棵自信達觀的樹,收視內觀,明德啟智,為自己曾經淺薄虛榮的「飛揚」,羞愧無比。

[1]

作者簡介

周其倫,品詩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