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仲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袁仲一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袁仲一,男,漢族,1932年11月生,江蘇省銅山縣人。中共黨員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原館長[1]。現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陝西考古學會副會長,陝西省司馬遷研究會會長,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陝西省秦俑學研究會會長和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1998年10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聘任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被尊稱為"秦俑之父"[2]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原館長

出生日期----1932年11月

出生地點----江蘇銅山

民族----漢族

國籍 ---- 中國

職業 ---- 考古學家、歷史學家

畢業院校----華東師範大學

主要成就----發掘秦始皇兵馬俑,被尊稱為"秦俑之父"

知名作品----《秦代陶文》、《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等

人物生平

袁仲一出身貧寒家庭。1946年考入銅山縣簡易師範學習。1950年考入徐州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徐州市小學任教。由於工作認真,曾被評為徐州市模範教師。1956年7月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1960年7月又考入該校中國古代史專業研究生,師從著名史學家吳澤和束世瀲先生。1963年畢業後,被分配到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開始他對中國古文字研究比較感興趣,也參加過挖掘唐墓,發表過幾篇有關金文和唐墓方面的論文。此後,便轉入了對秦兵馬俑坑和秦始皇陵園的勘探、發掘研究工作。從1974年至今的29年間,他一直在這一領域孜孜以求,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上個世紀70年代由他主持參與對秦始皇陵進行勘探和試掘,發現了一號、二號、三號兵馬俑坑,出土陶俑2000餘件,各種青銅器4萬餘件,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20世紀世界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1980年,他主持發掘銅車馬坑,出土的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是繼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引起世界轟動的重大考古發現。另外,在秦始皇陵的勘探調查工作中,也獲得一系列重大的發現。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袁仲一先後被評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陝西省勞動模範、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專家,並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曾到英、美、德、意、日、埃及等國和台灣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或講學。1974年,因發掘兵馬俑被尊稱為"秦俑之父"。

人物著作

主要編著的有《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至1984)))(與人合作,擔任主編、主筆)、《秦始皇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秦兵馬俑坑》、《秦陵銅車馬發掘報告》、《秦代陶文》、《秦文字類編》、《秦通假文字集釋》等10餘部。發表論文百餘篇。主編《秦俑學研究》、《秦文化論叢》兩套叢書計10餘本。其中《秦代陶文))1989年被評為國家優秀圖書一等獎。《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和《秦陵二號銅車馬》等書,先後被評為陝西省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多年來,他對秦俑、秦始皇陵、秦代陶文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個人的見解,被國內外學術界廣泛引用。1988年5月,他調任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兼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1998年改任名譽館長。在考古發掘方面,他堅持現場發掘與保護、研究相結合,並把多媒體現代化技術運用到考古方面,已取得顯著成績。二號坑1999年被評為全國田野考古發掘一等獎,是建國以來被授予的第一個一等獎。在任秦兵馬俑博物館館長期間,他與館的其他領導人一起認真抓博物館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經過幾代秦俑人的共同努力,已在一片莊稼地上建成了一座世界著名的大型遺址博物館,接待國內外觀眾五千多萬人次,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學術講座

2008年7月12日上午,"陝西網絡大講堂--長安講壇"舉行第五場講座,"秦俑之父",原陝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研究員袁仲一與現場觀眾和廣大網友共同體味了深厚的秦俑和秦文化。西部網對講座進行了全程直播。

以下為演講文字實錄:

秦始皇陵堪稱世界上最大帝王陵園

主持人:首先我來介紹袁仲一先生,袁仲一先生有很多頭銜,但是這些頭銜呢,最為大家知道的就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原來的館長,現在是名譽館長,秦始皇博物館的研究員,因為他半生的事業和秦始皇兵馬俑結下不解之緣,所以有很多人把袁先生稱之為"兵馬俑之父",袁先生還是司馬遷研究會的會長,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兼職教授,袁先生把大量的時間精力花在兵馬俑的挖掘、研究這一方面。

袁仲一: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各位好,我今天講的題目就是"秦俑與秦文化"。秦始皇是莊襄王的兒子,生於公元前259年,他13歲的時候繼承王位,22歲親臨朝政,到了39歲的時候, 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登上了皇帝寶座,在他50歲的時候,在路途中病死,同年9月葬在驪山,就是現在臨潼東邊的驪山腳下。

袁仲一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秦始皇陵從秦始皇繼位就開始修建了,前後歷時37年,直到他死,修建陵墓用工最多的時候達到70餘萬人,所以秦始皇陵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園中最大的帝王陵園,陪葬物品也特別豐富。大家都知道埃及的金字塔,那個比秦始皇陵高,金字塔原高是146.59米,現高是138米,這個比秦始皇陵高,秦始皇陵原高是115米,現高是76米,但是它的範圍,占地的範圍比金字塔要大,金字塔的底面積是5.29萬平方米,秦始皇陵底面積是24.9775萬平方米,面積來說,它比金字塔大很多部,因此秦始皇陵也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園。

經過多少年來的考古發現,秦始皇陵的規模非常恢宏,領域占地面積是56.25平方公里,它的核心區,就是外城牆以內是2.13平方公里,在秦始皇陵陵園內外陪葬很多很多。經過多年考古發現,已經發現陪葬坑180多座,確切的說是186座,外面都只知道有兵馬俑坑,其實地下東西多的很,各種墓葬現在已經發現了500多座,秦殿等各種宮殿遺址4、500萬平方米,在陪葬坑中間比較大的,我隨便舉幾個例子,像兵馬俑坑一、二、三號,銅車馬坑也很大55米長、55米寬,3000多平方米,像鎧甲坑13000多平方米,還有銅秦坑裡頭都是銅天鵝、仙鶴、鴻雁這樣的陪葬坑,其他的也多了,大型的馬廄坑,小型的馬廄坑有100多座,目前發現有101座小型馬廄坑,大的馬廄坑有3座,還有珍禽異獸坑,這個就發現了31座。

秦始皇陵地宮裡面的情況,根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說陵墓裡面,"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說各種各樣的寶貝藏的滿滿的,並且說,"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銀為江河大海"這個到底是真,是假呢?後來經過科學的檢測發現秦始皇陵墓裡面,的確有大量的汞異常反應,面積達12000平方米,呈幾何形的分布,這個司馬遷《史記》里"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說法好像是可信,我這裡用好像,是因為還沒有挖開,挖開以後才能最後驗證,所以整個秦始皇陵範圍內,好像一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討論把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會議上,曾經發了一個紀要,這個紀要上是這麼說的,"主席團意識到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學序列之一",這是一個什麼意思呢?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學序列之一。大家說最大,面積最大、埋葬最為豐富的一個文化遺址,是人類的文化遺產,這裡是考古家的天堂,這裡的東西是豐富多彩,像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一樣。

秦始皇為自己修建巨大陵寢的三大理念

這裡面帶來一個問題,秦始皇為什麼搞這麼多東西給他陪葬呢?他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指導思想下來搞陵園設計的,也就是他的設計理念是什麼?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我曾經想了一下,概括了三點。

第一點,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就是對待死人要和對待活人一樣,那麼一種理念,從原始社會起,就產生了一種帶有宗教性的觀念,認為人死了以後靈魂不滅,生前怎麼樣,死後還要怎麼樣。靈魂在那個世界裡面好像在陽世界一樣生活。當然秦始皇與一般人不同,他是皇帝,所以他死後陪葬的東西很多,生前要住大宮殿,死了以後要搞一個大墳墓了,有地下宮殿,另外秦始皇生前要坐車,出行的時候要坐車,死了以後就有一個銅車馬坑,我們已經挖出來了兩輛銅車馬,大家都看到了,非常精采,現在一拉還可以走。

秦始皇生前在宮殿裡面有一些娛樂活動,要玩,死了以後就用一個坑來陪葬,我們發現一些玩雜耍的,就是雜技,還有轉盤俑,還有杆技,用現在話就是高杆,做各種表演,各種各樣的墓都有,象徵他生前的宮廷裡面的娛樂生活,他生前的時候喜歡遊玩、打獵,不是有上林苑,死了以後就有珍禽異獸坑,這個我們發掘坑裡面有棺材,裡面擺着珍禽異獸,鹿、雞一些的,還有銅禽坑,中間有一條小河,兩岸有天鵝、鴻雁,有的閒步,有的覓食,這是供他觀賞的,當秦始皇生前的時候,他去京城有很多軍隊進行守衛他,死了以後搞了8000件兵馬俑來守衛他,當然其他還有很多很多的,他很多很多的陪葬中心思想,就是把生前所擁有的一切,模擬於地下,就是秦始皇陵園的一個理念。

第二個,陵墓若都邑。好像都城的建設,比如秦始皇陵,他有內外兩道城牆,內城很大,3870米,外城周長6321.6米,很華麗很大,城的四面都有門,門上也有高大的門橋建築,東邊和西邊有一個司馬道很寬,118米寬,在這個大道的兩邊,由也獨立的門橋,中間有一個廊坊建築,古時候加區隔,有大面積的宮殿建築群,另外還有很多很多的輔助建築,所以整個秦始皇陵它的規模,它的建制是模仿都邑,這是秦始皇陵的第二個指導思想。

第三個是皇權至上的思想。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那麼一個政治體系,這個政體主要的特點,皇權至上,皇帝權力高於一切,皇權具有不可分割性,或不可轉移性。這樣一個特徵,在這種思想理念指導下,秦始皇陵整個設計下追求至大、至多、至高,你看秦始皇陵的陵墓高達115公尺,他的占地面積達24.9775平方米,整個領域面積達到65.25平方公里,城區核心區還有2.13平方公里,它一個陪葬坑,比如說是13000平方坑,一號兵馬俑坑14260平方米,那麼大,所以秦始皇陵裡面的數量更多,有陶俑陶馬8000件,其他還有很多很多,比如馬廄坑裡面,光埋的真馬大概有5、600匹,所以他一切追求至大、至多、至高,他說追求這個氣勢上為天雄,但是至高、至多、至大,完全是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

上面這三個理念緊密相連,秦始皇陵一切設施,都是根據這三條,三種理念來進行安排的。所以搞的一切東西,都是根據這三條安排的,所以搞的東西非常多,說地下王宮是地上王宮的再現,或者說地下王國是地上王國的縮影,所以我們研究秦始皇陵的理念,從考古研究秦代的歷史和文化,這個活生生的鮮活的秦代。

秦俑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第一個成功典範 可媲美希臘羅馬雕塑

第二個大問題,秦俑的文化內涵

秦俑的文化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包含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等等多種多樣的方面,當然這裡面我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做一些分析,我僅舉出幾個方面來說。

一是雕塑藝術的寶庫,這裡面我想講一下,在這個雕塑藝術的寶庫裡面,講第一個問題,就是秦俑的藝術風格。秦俑的藝術風格一個顯著的特徵,是它的寫實主義風格,是寫實的藝術風格。就是和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陶馬排列有序,整整齊齊及像一個龐大的地下軍統,氣勢恢宏,令人震撼,正如一個雕塑藝術家說,多我走進一號兵馬俑坑的時候,感到一種渾厚的氣勢,好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一浪高過一浪,後續無窮,這是雕塑藝術家發的感慨,一走進一號兵馬俑坑撲面而來的,就是大的波濤一樣,那麼一種渾厚的氣勢,但中這種氣勢它不是外揚的,而是內斂、內聚的,是很渾厚的氣勢和巨大的力量,而所顯示的一種藝術上的崇高感,唐代曾經把什麼叫崇高的事物呢?有兩個特徵,一個特徵就是力,力量大,或者是氣勢,再一個是量,量無比的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人的感官和想象所能承受的極限,會產生一種崇高感。所以很多人到了兵馬俑坑以後,尤其到一號兵馬俑坑一進去以後,不少人覺得不得了,心靈產生一種震撼,在藝術說來說,就是藝術上的一種崇高感,這是從整體布局方面看是這樣的,從局部來看,一個一個來看它,它每一件俑都是經過精心的雕琢,力求模於真實,比如說秦俑的鎧甲、服飾真的一樣,尤其是鎧甲,鎧片的大小、疊加方向和真的完全相同,沒有什麼區別,原因是追求真實,這是秦俑寫實主義作風的另一個重要的特徵。

遊戲

來自 黨政機關網 的圖片

中國有一個藝術家技曾經說秦俑雕塑群具有整體的宏偉、磅礴和強烈的抒情性,局部的嚴謹,和寫實的記憶性,一方面從整體上面的宏偉,從局部來說呢,又追求真實,這個是秦俑寫實的一個兩級。從整體上來看,它好像是一個帶有紀念意義的大型群落,從局部來看,它又帶來一定的寫生性和肖像的特點,它是寫實主義的作品,但是秦俑這個寫實呢?與西方的寫實,西方寫實主義的作品又有所不同,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和寫意性,我隨便舉一個例子,比如秦俑的鬍鬚,有的飛起來、翹起來、捲起來,這顯然是一種誇張的手段,我們那個全腮大胡,兩面有泥線,然後刻上鬍鬚,這個完全追求的是一種形式,而不是追求毛根粗肉的效果,這個鬍子怎麼樣從肉裡面長出來的效果,它不是追求這個,而是追求寫實,你比如說再如頭髮,頭髮的很多是用工具掛的一絲一絲的,但是好多像抹的稀泥,高低起伏,質感很強,這是寫意,這個和西方寫實主義的作品它是有着區別的,所以中國講秦俑帶有主觀性和寫意性的特徵,所以這一點,也是我們在研究秦俑的時候要注意的問題,這是寫實主義作風。

秦俑藝術另外一個特徵就是形與神的統一問題。秦俑的作者抓住了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和面貌特徵,塑造了多種多樣的人物臉形,它突破了千人一面這一群雕過程中的難關,這個群雕很容易出現的問題節是千人一面,很多人面龐看起來差不多,而秦俑這個群塑在千人前面,人的面部臉形是多種多樣的,不如有木字型,有長條形,有方形的,有工字形等等中國人的臉形在秦俑這個地方基本上都可以找的到,去年不是《華商報》搞了一次中國人的臉形跟秦俑來對照。所以秦俑大面積的展示了中國人的形象美。每一個形裡面又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千人千面,就是個性鮮明,中國有一個著名的藝術家曾經講過一段話,對秦俑做了評價,他說越看越覺得人物的形態很不平凡,他說在嚴肅中顯得活潑,在威猛中顯得聰明,在順從中顯得充滿自信等等,引人入勝的個性特徵。

關於秦俑在藝術技巧方面,有概括、有誇張,塑完以後再通體彩繪,把原雕、浮雕結合起來,運用捏、貼、刻、畫等多種技法里顯示立體形象的體、形、量、身等藝術效果,所以秦俑這個雕塑,正如有的藝術家講,它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第一個成功的典範。它在雕塑藝術史上,對後世的雕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俑發現以後,對傳統的一些觀點,一些觀念引起人們的一些重新的思考,我下面就舉這幾個方面的例子。

比如說以往認為,中國的雕塑藝術是從佛教傳如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發展起來的,現在看來遠在秦王朝的時候,中國的雕塑藝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高度了,正是由於這樣一個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樣一個根基,所以當佛教照片藝術傳到中國以後,能夠很快的被中國容納、接受了,變成了中國的一種風格,這是需要大家重新認識的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以往有人認為,我國的雕塑,中國古代的雕塑沒有寫實能力,總是搞的那麼粗糙,總是那麼一種模式,就是過去有一些人這樣看,說兵馬俑出現以後,這個觀點就值得推敲了,看起來遠在秦王朝的時候,中國的雕塑寫實風格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高度,還有對於民族形象美的認識,在這裡面,我想用一個台灣學者的話,台灣有一個陳先生,他曾經在一篇文章裡面講過這麼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他說"近半個世紀以來,由於西方藝術的衝擊,使大家似乎只習慣於希臘、羅馬的雕刻藝術美,而對於以漢族形象為中心的美,似乎喪盡了信心",這些把漢族形象的美做了大面積的展示,使我們得到一次反省和學習的機會,他下面又說了"一個民族的形象,如果在藝術中,被另外個民族的形象所取代,那實在是一個民族自信心淪落最大的敗筆,說來是對最後令人悲哀的事情"。這句話說的多麼深刻,發人深思,美不是沒有貴賤、高低之分,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的形象美,因此在接受外來文化因素的過程中間,不要忘記自己民族的精神、民族形象對美的風格的繼承和發揚,這是牽扯到一個民族文化精神的趨向問題,這是一個比較嚴肅的一個重大的問題,這一點過去在史學界,就是在學術界有一種傳統的觀念,認為秦王朝統一中國以後,時間非常短,講到他的功績往往從政治層面講的比較多,而從文化藝術上好像一帶而過,當然這次由於資料比較缺乏的關係,秦俑的發現使人們耳目一新看到在秦王朝的時候,在藝術這個層面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過的一種程度了。

盧森堡大公參觀以後寫的一句話,說這些藝術珍品達到了非凡的水平,表現了中國人民卓越的天才,全世界人都將在這裡受到鼓舞,這是盧森堡大公的一個評語,所以秦俑藝術發現以後,使我們對秦代的文化藝術的發展,給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這是我講的秦俑藝術的風格、秦俑藝術的技巧和秦俑發展以後對傳統的觀念的一些反思和重新考慮。

誰製作了千人千面的兵馬俑?

下面講秦俑是誰做的?是什麼人來做的,這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在發掘或修復陶俑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陶俑身上有很多工匠的名字,誰做的在陶俑身上刻上,有的是用印章按到上面,一般是在最隱蔽的地方,一般是不容易看到的,比如腋下、臀部等等隱蔽的地方,目前已經發現87個不同的人名,這87個人當中都是一些老師傅,他下面還有一些助手,我曾經做了一次推算,一個老師傅下面如果帶10個徒弟的話,那麼87個人就是870個人,我估計大概上千人參加了兵馬俑的製作。這在中國雕塑藝術史上,集合如此多的人從事一項藝術創造是非常罕見的,這些人都是從哪裡來的呢?這些人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來源於中央宮廷,我隨便舉幾個名字,比如說宮牆、宮得、宮進、宮朝、宮頗、宮長、宮海等等,前面帶一個宮等等都是來源於中央宮廷,問你怎麼知道來源於中央宮廷?這些人原來是幹什麼的,是來源於中央宮廷的制陶作坊,原來都是燒磚瓦的工人,你怎麼知道?我曾經寫過一本書叫《秦代陶俑》,我在磚頭上也發現了,而且是同時代的。

另外一部分來源於全國各地的,從全國各地調一些能工巧匠,我給你舉幾個例子,比如咸陽吳、咸陽四等等一批,來源於岳陽,來源於安義等等陶工的名稱,從全國各地調了一些能工巧匠集合在一塊從事這個秦俑的創作,這些人由於他的來源不一樣,所以藝術風格是各不相同,大家可能到兵馬俑看過,大家看很多分不出來哪一件是誰做的,我看的比較久,比較熟,遠遠一看這件俑是哪一個人做的,一看就出來了,好比我們現在看這副畫是誰畫的,是哪一個大師畫的,因為風格不一樣所以能辨別。

秦俑千姿百態,和有很多人來創作、製造有很大關係。秦俑是怎麼來製作的呢?他是先用泥巴做成一個形狀,身子都是用手豎起來,陶俑的頭部他是藉助於模做成一個大體的輪廓,然後再進行仔細的雕刻,所以秦俑他一個人一個形象,各不相同,我曾經給秦俑相了一次面,我曾經花三個月的時間,每天從早上下去看,不停的看,連看了三個月,沒有發現完全相同的,有的臉形相同,我曾經發現一個人做了45件東西,比如說宮丙這個人,我看有45件是這個人做的,因為看起來好像親兄弟一樣,面型大體相似,風格相同,但是仔細一看,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所以他的面部已經過細緻的雕琢就不一樣了。

秦俑內容千人千面,它不是用模子刻的,是一個一個的雕塑的,頭部是藉助於某一個大形,但是髮型、面部的五官、肌肉的變化經過仔細的雕琢,所以說它這裡面是不相同的,秦俑這個雕塑完了以後,風乾了以後放窯裡面燒,是950到1050度,燒的溫度是這樣的,基本上都燒透了,沒有加生的現象,出窯以後再彩繪。現在外面有很多仿製兵馬俑的,但是很多都不是按照秦朝人的技法來搞的,現在有很多陶俑燒的變形,為了防止變形,防止炸裂,有的採取分段燒的辦法,把一個身子分成幾段,燒了以後粘接起來,一做你就看不出來,為什麼他不用秦代的技藝方法來搞,這裡面有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第一個是收縮比例掌握的問題,用泥巴做好以後,由濕到干有一個收縮比,幹了以後再放在窯裡面燒,到窯裡面以後經過火燒又軟化,到硬接又是個收縮點,這兩個收縮不一樣,掌握不住,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所以說現在國內很多燒陶俑的,國內也有,也在燒,我看到幾個國家也搞了,但是沒有一個成功的。

再一個難題是,秦俑腿很粗,軀幹很薄,只有一兩厘米,薄的厚的怎麼一起燒?薄的地方已經燒好了,厚的地方還加生,厚的地方燒好了,薄的地方就燒過了,所以溫度的掌握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秦俑做的時候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我們秦俑館也做了一些實驗,前面兩個收縮比非常大,達到10%這個比例,後面這個要採用慢加溫,你要一下子把火上去了,肯定薄的地方燒好了,其他厚的地方燒不透,突然下去就會炸裂,所以這個製作的時候也非常的巧妙,秦俑的製作大概花了10年左右的時間燒成。

秦俑這個雕塑藝術被譽為東方藝術的一顆明珠。這是我講的關於秦俑的文化內涵中間的個問題,就是秦俑是一座藝術寶庫。

秦軍何以橫掃六國?

下面我簡單的說一說秦俑在軍事藝術上的一些問題。秦俑是秦軍軍事知識的寶庫,它要反映的軍事知識是多方面的。

袁仲一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我隨便舉幾個方面說這個問題,比如說秦朝的軍隊戰場兵是一個什麼樣子的,騎兵是一個什麼樣子?步兵是什麼樣子?過去的認識比較模糊,缺乏具體的形象認識,而這個兵馬俑呢,它像活生生的戰士一樣擺在那個地方,一看就知道了,過去有一些影視,由於對秦軍資料的缺乏,所以描寫秦軍就說騎一個大馬,雙腳踏在馬鐙上在那裡奔馳,但是秦朝沒有馬鐙,你看兵馬俑裡面的馬沒有馬鐙。還有一個片子裡秦兵騎在馬上,馬鞍是高蹺鞍,看起來很威武,可是秦朝的時候沒有高蹺鞍,是低蹺鞍,但是高蹺鞍是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才發展起來的到隋唐的時候才基本上定型的,還有你看騎兵,穿的和步兵的衣服都是一樣的,可是秦朝的騎兵穿的是鎧甲和步兵不一樣的,戴的帽子也不一樣,他們有專門一套設備的,所以秦俑出來以後,有很多很多的軍事上的東西活生生站在那裡,給我們提供的知識是多方面的。

我再舉一個例子,你比如說軍隊的編列問題,書上記載很多,尤其是小說,關於軍隊的名稱就多了,什麼分陣、雷陣、八卦陣等等各種各樣的陣勢,很多很多的叫你不知是怎麼回事。不管你叫什麼名字按形狀來分,不外乎方、圓、曲、直、錐,不管你叫什麼名字,他不外乎方形、圓形、曲形、直形,就是一字形,也不是絕對的,帶着兩翼,還有錐子形,一號兵馬俑坑它是一個方形的軍陣,前面有三列橫隊作為軍隊的前鋒,後面有38路縱隊作為軍隊的主體,兩面呢有左右兩翼,兩列橫隊作為軍隊的兩翼,作為兩側的襲擊,後面有三列橫隊,作為軍隊的後衛,防止敵人從後面襲擊,所以一號兵馬俑坑堅若磐石,就好象雞蛋碰石頭一樣,一旦展開的時候,很厲害,他這個陣勢是方形陣,這個布陣的原則和兵書上一樣符合,兵書上講,方形陣就是前後整齊、四方如繩,跟繩子一樣,整整齊齊的。另外布陣的時候,就是前鋒部隊要非常的尖銳,像寶劍的尖一樣,後續部隊要強大,一號兵馬俑坑符合這個,前面有三列橫隊作為前鋒,是屬於輕裝步兵,前鋒有一條要求,要跑的快,這樣才能衝上去,一號兵馬俑坑對研究古代的軍隊提供了一些實例。

二號兵馬俑坑軍陣不一樣,是四個小陣套在一起組成的,最前端是弩兵組成的方陣,弩兵是由立射俑和跪射俑組成的方陣,它的右側是由六十四輛戰車組成的方陣,一排八輛車,八八六十四輛組成的方陣,中間這一塊呢有19輛戰車,戰車、步兵、戰車、步兵,最後騎兵作為建軍組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左側是一個騎兵,是由八匹馬組成的長方形,這四個小陣套在一塊組成一個矩形陣,這個在書上也講了,大陣套小陣,大營包小營地,陣中有陣,營中有營,可分可合,分開以後可以單獨作戰,合在一起渾然成為一體,發揮多兵種混合作戰的威力,所以二號非常有意思,是比較複雜的,二號兵馬俑坑是兵馬俑坑中間的精華,它的兵種多,用的姿態也多,有跪射俑、立射俑,一號兵馬俑坑沒有,都出在二號兵馬俑坑,一號兵馬俑坑沒有騎兵,二號兵馬俑有騎兵陣,所以二號兵馬俑坑是整個兵馬俑中間的精華,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這是關於軍隊。

另外還有武器,現在已經發現兵器四萬多件,青銅兵器已經發現了四萬餘多件,這裡面牽扯到一個問題,兵器的組合問題,過去在考古質量上也看到各個時代的兵器,都發現很多了,但是過去發現的一些兵器都是零星出現的,墓葬里出一點,遺址里出一點,在作戰的時候兵器如何配備組合,不知道,也不清楚。而兵馬俑坑裡面有擺成一個軍陣的,軍陣這些士兵武器配備有原則的。

比如一號兵馬俑坑的前鋒部隊,基本上都是弓弩,後面接着38路縱隊,後續部隊,矛、戟、弩各種兵器相交,前面全部基本上都是遠射程的兵器弓弩,在它的兩側,一號兵馬俑坑的左右兩側,擔任翼衛的這些部隊,它所配備的兵器絕大多數是弓弩,遠射程的兵器。另外有一部分有戈、矛這類的,這裡面體現出來兵器的配備原則,長兵在前,短兵在後,弓弩射程遠,下面是戈、矛,是近距離格鬥,所以長兵在前,短兵在後,軍隊的兩面才是強弩。所以長短相雜,長兵和短兵互相配合。這個配備兵馬俑坑看的清清楚楚,這種長短相雜、長亦佑短、短亦護長的武器配備原則,直到現在仍然在使用。遠射程的炮,再近一點的機槍、步槍、刺刀,所以長短相雜,長兵在前,短兵在後。長短相雜了,長的和短的要互相配合,都是一樣的就不行了,都是長兵,都弓弩了,人家攻到面前了怎麼辦?就不好辦了。都是短的也不行,遠的夠不到人家,所以長短相雜,長亦佑短、短亦護長,發揮各種兵器混合戰鬥的威力。兵馬俑坑裡面體現的非常非常清楚,這是在考古史上首次發現,過去的兵器發現很多,但是兵器如何配備組合,沒有這方面的書,他們都是零星出現的,而這次是大面積的出現,在考古史上還是首次發現。所以,研究秦代的軍事史是非常重要的資料。

下面我要再講一個例子,秦朝的軍隊裡頭,不同的兵種有不同的裝備,這一點過去是不知道的,也是不清楚的,這一次兵馬俑坑出現了以後,看的就比較清楚了。比如說騎兵,前面給大家也看過一些圖片了,騎士牽了一個馬,你看他穿的衣服,衣服的開衩在胸的右側,這樣上馬比較方便,而步兵的衣服一下子把身子包起來了,坐車可以,上馬就不行了,抬不起腿了。再一個它的鎧甲很短,到腰際這個地方,步兵鎧甲就比較長了,把腹部蓋住,如果這個長就不行了,在馬上騎着不方便了。再一個你看他的雙肩地方沒有甲,在馬上的時候拉弓射箭比較方便,和步兵的裝束就不一樣了。再看他頭上戴的帽子,戴了兩個帶子繫到下面的,防止騎馬的過程中被風吹掉。再看腳上登的靴子,穿着長腿的褲子,是那麼一種裝束。

再看射兵的裝束,他和騎兵不一樣,他的兩個背上臂膊到手腕這個地方,全部都是甲,手上還有護手甲,也有甲片的,頸部也有甲,他的裝備比較好,再看腿步跟保了一個小棉包一樣,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古代的戰車是站在車上駕馭車馬的,目標比較大,他必須把自己裝備的要好,萬一受了傷了,整個車馬失去控制了,這個要打敗仗的。所以說他的裝束特別好。

另外做前鋒部隊的輕裝步兵,一律不穿鎧甲,腿上打着裹腿,又跟一般的重裝步兵不一樣,所以這一點不同的兵種根據不同的戰爭的實戰需要,而在裝備上有所分化,這一點在考古史上的資料也是首次發現,再一個在裝備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同的兵種有不同的裝備,過去這一點我們也是不太清楚的。

我再舉一個例子,那麼多軍隊,職位有高的,有將軍俑,就是高級軍官俑、有中級軍官俑,有下級軍官俑,還有一般士兵,等級不一樣,等級不一樣的標誌是什麼?怎麼就知道他是當官的還是士兵呢?區分在哪裡呢?當然現在有肩章,過去沒有肩章,他們的區分在什麼地方呢?在鎧甲和冠兩個方面。我再給大家展示一個圖片。這是將軍高級軍官俑,他所穿的鎧甲甲片特別小,花紋非常漂亮,所戴的冠是和冠。我們再看一下中級軍官,這是中級軍官穿的鎧甲,他的鎧甲和高級軍官就不一樣了,他這個是前胸甲,上面也帶的有花紋,你看背帶上的花紋,但是甲的性質和高級軍官俑不同。還有這個冠,叫長冠,中間有一道槓。再看下級軍官,他就不是這種甲了,是另外一種甲,下級軍官的鎧甲不帶花紋,沒有精美的圖案花紋,他所戴的冠和中級軍官相似,但是中間沒有一道槓。再看看一般士兵,他的鎧甲上面沒有花紋,甲帶是紅的,都沒有圖案花紋,頭上不戴冠。這個是跪射俑,是一般士兵,甲上沒有彩色花紋,頭上不戴冠。所以兵馬俑所顯示的職位高低、等級的區別不在衣服,而在甲衣和頭上戴的冠的不同。

尚黑的秦人衣着是花花綠綠的

我另外再附帶說明一個問題,秦俑的衣服都是花花綠綠的,有人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所秦代尚黑,為什麼他的衣服卻是花花綠綠的呢?這不是犯大忌嗎?犯大忌是要殺頭的啊,為什麼他們穿的花花綠綠的呢?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尚黑尚紅尚紅所謂的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以什麼事情為貴,尚黑是以黑色為貴,尚黃是以黃色為貴,尚紅是以紅色為貴,這是時尚,除了時尚的意思之外,服裝的顏色還有一種流行色,時尚色比如秦的時候是以黑色作為最尊貴的顏色,皇帝有大的祭典活動要穿黑色的懸服,但是不是一律要求全國人民都穿黑。漢代尚黃,以黃色作為最尊貴的一種顏色,但是絕對不是要求全國人民一律都穿黃,這裡面有一個時尚和流行的含義在裡面,現在我們的顏色是以什麼作為尊重色呢?紅色,但是絕對不是要求全國人民一律都穿紅,所以這裡面有一個理解性的問題。尚什麼色是以什麼色為貴,這是時尚色。另外有個流行色,秦王朝的時候,有一年它對舊的一套服飾制度做了一些破壞,新的一套服飾制度沒有建立起來,在這個過渡時期裡面,秦朝的衣服大家是各隨所好,用文獻資料來說,秦尚迷離之服,花花綠綠的,想穿什麼色就穿什麼色。所以過去有人說秦朝尚黑,兵馬俑為什麼花花綠綠,這不是犯上要殺頭的啊,為什麼這樣搞呢?所以這裡面有一個時尚色和流行色要加以區別的,有一種誤解在裡面,這是我附帶說的一個問題。這是關於軍事上的知識,裡面的知識很多很多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秦陵中埋藏的超越時代的兵器加工技術

再一個說說科技方面的輝煌成就,我想簡單的說一下,也不做展開討論了,兵馬俑坑裡面發現了兵器達到十萬多件了,兵器的種類很多,戈、矛、劍等等很多很多,這些基本上都是青銅的,鑄造成型然後加以細加工形成的。秦俑坑出土的青銅劍非常鋒利,它的韌部是經過銼磨拋光的,銼磨的痕跡紋是平行的,一條一條平行的,沒有交錯,銼磨痕都是平的,沒有交錯,這是為什麼呢?如果用手來銼磨的話一定有交錯的紋,但是這個沒有交錯,是平行的,為什麼呢?很多專家在研究的時候就得出一個結論,它銼磨的時候藉助了一定的機械。一定有簡單的車床,這是金屬加工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再一個有大量的箭頭,都是三棱型的,三棱型三邊的等長做了一個測試,當時隨便抽取了84根箭頭,三棱的三邊等長最大的誤差0.55毫米,最小的誤差0.02毫米,幾乎三邊等長的,加工的這樣精細精密程度令人驚嘆,它表面的光潔度經過測試達到很高。另外秦俑坑出土的很多青銅鈹跟短劍一樣,它上面有些花紋,這個花紋不是刻上去的,也不是畫上去的,是和金屬融在一起的,呈雲頭狀或者火焰狀,這個是以什麼樣的工藝搞起來的呢?大家做了各種各樣的研究,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比較認可的結論。有的專家認為是採用硫化法鋯起來的,所以這是很了不起的。

還有青銅劍埋在地下2000多年還沒有生鏽,拿起來還閃閃發光呢。一號兵馬俑坑裡面出了很多劍,很多年都沒有生鏽,它表面有一種黑色的光澤,為什麼不生鏽?埋在地下2000多年為什麼不生鏽呢?有些專家也做了各種各樣的測試,測試到現在也沒有得出一個大家信服的結論,過去有一種說法,說表面進行了鉻鹽氧化處理,這種技術是近幾十年來歐美資本國家才掌握的,德國是1937年發明這個的。所以我們也做了一些實驗,古代的這個方法是怎麼搞的,當時是這麼實驗的,老陳醋,鉻礦石等等放在一塊兒加熱,加熱到400度的時候發生了一種化學變化,繼續加熱到800度的時候液化,拿出來塗上去,他們做的這個實驗我也看了,這個可以防腐抗銹,但是古人是不是這樣搞的,失傳了,不知道了,當然也有一些專家提出來另外一些觀點,表面一層發黑色亮光的鉻,可能有一些成分,埋在地下久了,慢慢滲透到青銅表面上去了,反正這是一個謎。所以秦俑在科學技術上有很多前端、很多謎值得我們進一步的探討。秦俑有着豐富厚重的史書,所包含的文化知識是多方面的。

袁仲一

來自 新浪 的圖片

兵馬俑的發現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每一個中華兒女都為我們擁有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而感到驕傲與自豪,尤其到國外的時候,兵馬俑到國外展出的時候,華人華僑熱烈的程度,那種高興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我舉一個例子,有一次到英國進行展出,在開幕式那一天,好多華僑把自己最拿手的菜,一家拿兩三樣,在開幕式那一天招待所有的賓客,有一個桂林酒家,第10萬觀眾,那一個人到他家酒樓上招待一餐皇帝宴。到第20萬觀眾的時候,提供他費用,到中國來旅遊一次,看一下兵馬俑,看一下桂林的山水,他那個高興勁,他說了一句話,是親自給我說的,他說兵馬俑來了以後大家的腰杆硬了,這句話非常普通,但含義深刻,感到驕傲,感到自豪,2000多年以前,我們有那麼燦爛的文化,這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兵馬俑也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比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他是最早參觀兵馬俑的一個外國政府首腦,那一次是我出面接待他的,給他親自講解,我親自聽他講,說這是世界的奇蹟,民族的驕傲。希拉克講的話大家都知道了,世界第八奇蹟,到埃及去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到中國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第二次來的時候他又講了這句話。我在這裡每一步都踏在歷史的遺蹟上。美國有一位官員參觀完了以後說能夠創造如此燦爛歷史的民族,一定能夠創造光輝的未來。中國人是聰明的,是富有才華的,我們的祖先能夠為人民文明創造光輝的卓越的貢獻,我們今後一定能夠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我的講演到此結束。

秦俑被稱為第八大奇蹟當之無愧

主持人:剛才我們大家都聽到了兵馬俑之父袁仲一先生精采萬分的演講,下面是互動的時間,我也是抓住這次機會,首先袁先生剛才講到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曾經說過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蹟,袁先生從學者的角度覺得這個評價準不準?或者說比較一下,合適不合適?希望袁先生就着希拉克的這個評價談一點看法?

袁仲一:希拉克提出這一個問題,他是最早第一個提出來的,現在看起來為世界上很多人所接受,他提出來以後,我想了一下,說它是個奇蹟奇在哪個地方呢?為什麼稱為奇蹟呢?我經過思考以後,我用了三個字進行了概括,我前面講的大約也貫穿了這個精神,一個是大,一個是多,一個是真。兵馬俑和真人真馬一樣大,這樣大好多博物館裡面,國內的也好,國外的也,都有很多的陶俑,但那些陶俑比較小,2、30公分,再大點7、80公分,這個突然和真人真馬一樣大。比如我們在大街上走的時候,看到好多人,不會引起你的驚奇,突然出現一個比如穆鐵柱出來了,姚明出來了,這個人這樣高,在藝術上、在事物上是一個崇高感,這是一點,是大到超乎你的感官和想象的極限,貫穿那個極限的時候,產生一種崇高感。

再一個是多,比如我們在馬路上看到解放軍,一個兩個十個八個都不會引起你的驚奇,突然一個龐大的軍團出來,浩浩蕩蕩千軍萬馬一個兵團出來,那麼多,大氣磅礴,一個軍團,超乎你的平常感官承受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能力,就是大到無比的那麼一個程度。再一個是真,真人真馬每件東西都有個性的特徵,真實的千人千面,好像是活生生的一個軍隊在那個地方。所以從這三個方面看起來,就是在別的地方很難享受這種感覺,把這三者統一起來,我覺得兵馬俑為什麼說是奇蹟?奇在什麼地方?是在這三個字概括的方面,這三個字概括起來也就是一句話,它所達到的藝術水平不愧為成為東方藝術的一塊明珠,是雕塑藝術史長第一個成功的典範,這個典範是無數陶工所創造的,這應該是個奇蹟。

項羽有沒有挖過秦始皇陵?

主持人:下面哪一位有什麼樣的問題抓緊時間,我們現在是面對大師,面對學者。

提問:首先我想代表聽眾謝謝袁老先生精彩的演講,我就想問一個問題,按照史書記載,好像是項羽滅秦以後,對秦陵是不是進行了挖掘?這個謎我想請問一下袁老先生這個謎什麼時候能破解?

袁仲一:這裡面有一個問題,說項羽到了關中來以後,把秦始皇陵給挖了,用了30萬軍隊來挖,挖出來的東西多到什麼程度呢?用了一個月沒有把東西運光,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我也很注意這個問題,我到秦始皇陵幾十年了一直很關心這個問題,看起來如果30萬人來挖這個土疙瘩,我看就挖光了,就翻的差不多了,秦始皇陵是平地挖一個大抗,把陪葬品放進去以後,上面用夯土一層層夯起來的,和樹葉狀一樣。我一看這個土層墓壁,中間是凹的,也就是中間塌了,本來應該是平層的,如果30萬人挖一定會把這個挖亂的,現在看沒有亂,好着的。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否可信值得探討,是不是有人挖過秦始皇陵呢?也發現幾個盜洞,東北角發現了一個,這個盜洞直徑90厘米,深度9米,只挖了9米,秦始皇陵據我的考證深度30米,這個盜洞離中心點還有20多米。另外在陵的西側發現一個盜洞,直徑也是90公分寬,深度是14米,這個盜洞離中心點還有10幾米。

項羽跟劉邦在打仗的時候在滎陽相遇,項羽提出來說天下這樣不安寧,都是因為咱們兩個,現在咱們一個對一個來斗,劉邦不跟他一個個斗,他鬥不過項羽的,項羽是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漢,他想我不跟你這樣斗,於是就鬥勇,當面說了項羽的十大罪狀,第四條是掘秦始皇的東西,這是在前線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話。所以這句話就值得思考。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秦始皇陵周圍的一些陪葬坑、周圍的地面建築確實是有動過的,很多的陪葬坑被動過,一號、二號,還有其他的一些坑,所以項羽挖秦始皇陵這個好象不可信,但是周圍的一些陪葬坑地面建築早就破壞了,這個是可能的,就是書上所記載的劉項傳。秦始皇陵外圍周圍的東西遭到項羽燒了,我覺得這是可信的,挖秦始皇陵目前證明不了這個問題,如果想證明只有挖開,但是目前不會挖的。

主持人:好,最後一個問題。

三號坑的秦俑為何沒有頭?神秘的四號坑是空的?

提問:袁老師你好,我想問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兵馬俑三號坑,是所有坑面積最小的,但是大量的俑都沒有頭,現在學術界有沒有一個可信的解釋?還有一個問題,兵馬俑出現有四號坑,是一個空坑,這個學術界有沒有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兵馬俑現在不能開挖,像學術界還有一些考古方面有沒有一個可信點的解釋?

袁仲一:關於三號坑的問題,三號坑大部分俑沒有頭,頭跑哪兒去了?這是一個問題,但是三號坑塌陷以前人進去了,遭到嚴重的破壞,用了幾百公斤重的頭往下腳朝上,這顯然是人為破壞的,遭到認為的嚴重破壞,俑頭沒有了,跑哪兒去了呢?我曾經給大家講那麼一個例子。有一天我在田野轉的時候,王建村的村民見到我說袁師,我挖了一個東西。我說你給我吧,他說我到家拿去,結果是一個俑的半個頭,我問他在哪裡挖的呢?就是現在秦俑博物館南圍牆那個地方挖出來的,這半個俑頭拿回去一對對到三號坑裡的俑頭上了。三號坑被大量的破壞以後,俑頭被打碎以後丟到外面去了。那是不是都是丟在外面去了?這個說不好,但是根據上面講的這個例子,說明有些是散失在外面的,這是關於三號坑的問題。

關於四號坑的問題,學術界是有爭論的,四號坑位於三號坑和二號坑中間的位置,我提出來四號坑是存在的,橫寬長度是96厘米長48米寬,但是這個坑沒有修成,坑西北角非常清楚,但是坑目前沒有修成,為什麼沒有修成呢?文獻上曾經有記載,驪山就是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又叫驪山。當時陳勝吳廣造反,直接打到了秦國都城。當時修陵的人很多,於是都赦免打仗去了,於是這個將軍帶着人打仗去了,這個坑就沒有修成。古代軍陣的編列一般分為左中右三軍,加上一個指揮部,現在看起來一號坑是右軍,二號坑是左軍,三號軍是個指揮部,唯獨缺少一個中軍,而這個坑所在的部位正好是在一號坑的中間北面,二三號坑之間中間的部位。古代打仗的時候說有三軍方可以戰,有三軍才可能打勝仗的,沒有三軍不行的,這個沒有修成,這是個學術問題。有的人說這是後人挖了一個大土壕,還有的人當時修兵馬俑坑的時候,沒有土了,上面蓋土沒有坑了,在那兒挖土了。但是為什麼挖得那麼整齊呢?這是一個學術問題。所以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探討,也是一個重要的學術問題,有四號坑和沒有四號坑全是軍陣的隊列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學術問題,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不說我的觀點就一定是對的,大家可以研究,可以討論。

關於秦始皇陵的發掘問題,有很多人主張發掘,我們國家說帝王陵一般不主張挖,主要牽扯到文物保護問題,秦始皇陵我也是不主張挖的,主要有兩條原因,秦始皇陵的地宮上面有封土堆,這個堆很高的,是成九層台階狀的,象徵着古代的高層建築,跟現在蓋樓房一樣,挖的時候秦漢的墓葬和隋唐的墓葬不一樣的,隋唐的墓葬找到一個門隨着門就進去了,秦陵墓葬是一層一層夯起來的,挖的時候只能從上到下一層一層挖,如果這樣挖一下子就會把土疙瘩挖光了,這個本身就是2000多年的一個重要文物,如果挖光了,這是一個嚴重的破壞,有人說不這樣挖行不行,我跟切西瓜一下,切一個十字形的一小塊,這也是值得考慮的。再一個是下面東西的保護問題,出來的東西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不但我們國家,在世界上來說誰也不敢打這個保票,出的東西我一定能保住,所以與其挖出東西破壞,還不如在下面保存好,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採用現代化的科學手段,在不發掘的情況下我能知道裡面是什麼東西,這是最好的方法。談到埃及的金字塔,探測一下裡面是什麼東西,我們看過有過這個,秦始皇陵是不是也這樣,也可以的,曾經做過一些實驗和測試,用電磁波的方法,發個電磁波進去,電磁波碰到東西再反射過來,根據波測的長短把圖繪出來,這個曾經搞過一次,繪過一張圖,這個圖我也見了,但是由於對比的資料太少,比如說電磁波碰到瓷器的東西,反過來是多長的波段,碰到鐵器銅器的東西反過來是多長的波段,碰到夯土反過來是多長的波段,我們缺乏這方面的大量對比資料,所以這個如何解釋還是一個問題。

袁仲一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是不挖為好,我們國家也是不主張對帝王陵進行發掘。

學術爭論

1974年,西安臨潼縣西楊村發現了一座舉世罕見的秦代兵馬俑坑。經過專家們的仔細勘探和研究,認定俑坑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而俑坑中這些按照真人大小塑造的陶俑正是當年跟隨秦始皇征戰四方、統一六國的神勇之軍。

然而,一個叫陳景元的人卻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兵馬俑根本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兵馬俑的主人另有他人。陳景元是建築學方面一名普普通通的學者。早在1974年以前,陳景元就完成了一部叫《驪阿集》的著作。在書中,陳景元從建築學的專業角度闡述了阿房宮並非秦始皇所建的理論,並大膽地提出秦始皇生前並沒有為自己建造過陵墓的驚人觀點。

那麼,在陳景元的心中,誰才是兵馬俑的真正主人呢?

質疑一:俑坑離秦陵那麼遠,是秦始皇的嗎?

那是1974年11月初,陳景元到南京博物館辦事,博物館的同志把發現兵馬俑的消息告訴了陳景元。一直對秦陵抱有濃厚興趣的陳景元特意跑到西安進行考察。

陳景元是建築學方面的一名學者,退休前在江蘇省國土局工作。在兵馬俑發掘現場考古隊員的帳篷里,陳景元幸運地見到了當年兵馬俑考古隊隊長、秦始皇兵馬俑前任館長袁仲一教授,然而,陳景元和袁仲一在學術觀點上的分歧也正是從這次會面開始的。

陳景元在這次西安考察當中發現了一個重大疑點:從秦始皇陵到俑坑最近也要 1.5公里,如果再加上俑坑本身的寬度,這個距離還要遠一些。從常理上講,誰會把陪葬坑放在這麼遠的一個位置上呢?驪山是塊風水寶地,除了秦陵外,周邊經常會發現其他墓葬。既然這一帶墓葬密度相對較大,怎麼敢肯定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

他把這些疑問寫出來轉給考古隊,希望得到信服的解釋,然而沒有得到回信。

那麼,為什麼袁仲一一直沒有回信呢?其實,在袁仲一看來,他和陳景元初次見面時就已經回答了陳景元的疑問。袁仲一說,秦陵範圍廣闊,除地宮之外,還環繞有內城和外城。兵馬俑雖然在外城之外,與秦陵貌似很遠,但從面積看,它們的距離是合乎比例的。對於這個解釋,陳景元仍不甘心。終於,他又發現了幾條有力的證據。

質疑二:秦始皇為什麼放着鐵兵器不用,而選擇落後的青銅兵器陪葬?

在兵馬俑1號和 2號坑,大量的步卒圍繞着戰車排成一列列整齊的大小方陣,陳景元由此推斷,戰車是這支部隊的主力。

然而,自殷周以來直至春秋時期,隨着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車戰的弱點逐漸暴露,常常是顧得了左邊顧不了右邊。那麼,秦始皇還會在交戰時大量使用落後的戰車嗎?

陳景元指出,秦始皇當政以後,連年的戰爭迫使他對軍隊結構進行了優化調整,大量採用騎兵和步兵相配合,使之更加輕便,易於作戰。從這點判斷,兵馬俑坑中的那支部隊應該不是秦始皇的軍隊,它的年代肯定更早一些。

對於此,袁仲一認為,不能因為俑坑中出現戰車就否定它屬於秦始皇。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說秦國取締了戰車。戰車雖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兩軍交戰時,它在速度和衝擊力上的優勢是步兵和騎兵無法比擬的。兵馬俑坑的軍陣,正是戰車、騎兵和步兵有機組合的典範。

陳景元顯然並不同意這個解釋,他又指出了另一個疑點:俑坑中發現了很多笨重的青銅兵器,秦始皇這樣一位善於征戰、統一六國的國君,會放着先進的鐵兵器不用而去選擇落後、笨重的青銅兵器陪葬嗎?這顯然有悖於常理。

對於這一觀點,袁仲一認為,鐵兵器代替銅兵器是有一個過程的,因為冶煉技術的普及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秦代出土的兵器基本上是銅兵器,鐵兵器極少,整個秦陵也只出土了兩三件,以此認為鐵兵器代替銅兵器與實際情況不符。

質疑三:秦始皇的強者之師,竟然連頭盔都不戴?

陳景元的質疑仍沒結束:秦始皇的軍隊既然是一支能統一六國的強者之師,在裝備上也應該是一流的,然而,俑坑裡的這些兵俑沒有任何頭盔保護。難以想象,這種簡陋的武裝能在近距離廝殺的戰場上獲取勝利。

的確,在秦陵附近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石鎧甲坑。從已經拼合起來的石盔石甲,我們似乎看到了秦國軍隊的威武英姿。奇怪的是,既然秦國軍隊配有頭盔,那兵俑為什麼沒一個人戴呢?

袁仲一認為,秦人出身於大西北的草莽之間,習性尚武,與遊牧民族混居。而且,當時商鞅為秦國制訂了一套任何別的國家都無法忍受的嚴苛法律:秦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或許正是在這種利益的驅使下,尚武的秦軍乾脆脫掉了笨重的頭盔和重甲,衝上戰場去殺。《 史記》對秦軍的這一行為也有描述:戰場上的秦軍竟然袒胸赤膊,索性連僅有的鎧甲也脫掉了。

陳景元對兵馬俑的質疑並沒因此而結束。

質疑四:兵俑身上的奇異文字,暗示兵馬俑屬於秦宣太后?

1975年,《臨潼縣秦俑坑試掘第一號簡報》中一幅圖片引起了陳景元的注意。這張圖片是兵馬俑的局部,上面刻有一個奇怪的文字:這個字是個月字旁加一個脾臟的脾字。雖然陳景元對秦國文字並不陌生,但這樣奇異的文字還是頭次見。

在秦兵馬俑考古隊撰寫的《試掘簡報》中,專家把這個字解釋成"脾"字。陳景元並不認同。他翻閱了容庚編著的《金文編》和徐文鏡編寫的《古籀匯編》,發現構成"脾"字右半部分的"卑"字有很多形式的寫法。但眾多字形當中,沒有一種寫法符合傭坑中的那個字。

就是這個字,引出了陳景元對兵馬俑主人的驚人發現。

1976年,陳景元在得知西安發現兵馬俑的消息後跑到了西安,在西安文管會辦公室里,有關負責人小心地拿出一塊秦代桶瓦給陳景元看。這塊瓦上也刻着一個奇異的文字,左邊的字陳景元不認識,但右邊的月字還是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陳景元帶着拓下來的文字回到住地南京,但之後的兩年,面對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字,他一籌莫展。

一個偶然的機會,陳景元在圖書館結識了南京師大古文字專家段熙仲教授。經過仔細查對,段教授認為,秦代桶瓦上左邊的字為"羋"(畢)的變體字。這應該是兩個獨體字,讀作" 羋月"。這消除了長久以來陳景元心頭的困惑,"羋"字對他來說並不陌生,秦始皇的祖母、秦惠文王的王妃--秦宣太后就姓"羋"。因此,陳景元斷定,兵馬俑的主人並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的祖母秦宣太后。袁仲一卻認為,字不能這樣拆,一個字拆了之後,意思就大為不同了。

質疑五:秦人尚黑,兵俑衣服為何五顏六色?

專家的解釋似乎讓陳景元有些失望,但他又提出了一條令人意想不到的證據--秦人以黑為貴,而兵俑的衣服卻五顏六色。

在發掘時,很多俑的身上還殘留着一些顏料,並且從顏料的位置和顏色判斷,他們的衣服是五顏六色的。在秦始皇生活的年代,金木水火

土五行說十分盛行。當時周朝崇尚火德,秦始皇滅周后認為是自己的水攻克了周的火,因此把水德作為崇拜對象。而在秦代,五行里水相對應的顏色就是黑色。秦始皇還把"尚黑"作為一項法令頒布。既然如此,俑坑中出土的這些衣着五顏六色的兵俑如果放在秦始皇時代就很難解釋得通,但如果放在宣太后的時代,就會得到合理解釋。

袁仲一卻認為,秦代尚黑,只能說明秦人以黑為貴,要求在重大場合中着黑衣,並不是要求全國人民不能穿其他顏色的衣服。陳景元覺得袁仲一缺乏直接有力的證據。那麼,面對陳景元一次又一次的質疑,袁仲一在想什麼?

質疑六:陪葬的戈,為什麼會在淤泥層發現?

袁仲一說,1號坑出土了很多秦代兵器,其中在一種被稱做"戈"的兵器表面,明確刻有"五年相邦呂不韋戈"的銘文。

呂不韋是秦始皇的丞相,職責之一就是負責兵器生產。而陳景元指出,在俑坑的考古報告中一共就提到過5個有"相邦呂不韋"字樣的戈,其他兵器都沒有明確的年代標誌。比如,俑坑中還出土了一些被稱做"鈹"的秦代兵器,這些兵器上只註明了"十七年""十八年",僅憑這很難判斷它們屬於哪個歷史時期。呂不韋在任不過10年,在秦始皇12年時就死了。所以,標有"十六年"的銅鈹肯定不是指"呂不韋十六年",由此推斷,除了5個刻有"相邦呂不韋"銘文的戈外,其他沒明確紀年的兵器應該都不是秦始皇時代所造。

袁仲一則指出,在很多兵器上都能看到刻有"寺工"字樣的銘文。寺工是秦始皇設立的專門負責製造兵器和車馬器的國家機構,這明確說明兵馬俑是秦始皇時期所建,主人是秦始皇。

陳景元拿出一張照片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這張照片泄露了"呂不韋戈"出土時的一個小秘密--它不是在俑坑的地磚上出土,而是在離地磚有一定距離的淤泥層上被發現的。如果" 戈"和俑坑處於一個年代,為什麼它沒出現在俑坑的地磚上,而是跑到距離地磚29厘米到250厘米的淤泥層上了呢?

對此,兵馬俑研究專家說,銅戈最初是由兵俑拿着,處在一個懸空的位置。近2000年來,俑坑可能因為地面滲水和洪水等自然原因湧入大量的水流而形成淤泥層。有一天,懸空的銅戈因為失去載體,掉到了淤泥層上。專家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近乎完美的解釋,有關誰是兵馬俑主人的討論似乎也有了一個明確的結果。

視頻

袁仲一拿出關鍵證據,兵馬俑武器上刻着呂不韋,是屬於秦始皇時期的 2021年8月19日發布

1號坑 秦俑主屬判定 袁仲一詳細解答 2015年4月3日發布

參考來源

  1. 「兵馬俑之父」袁仲一:考古就是探索 ,中國新聞網, 2015-04-30
  2. 「秦俑之父」袁仲一 ,袁氏宗親網, 2016-08-15
  3. 袁仲一 ,王朝網, 201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