袛園禪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袛園禪寺 |
中文名;祗園禪寺 地理位置;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 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 |
袛園禪寺是九華山宮殿式與民居式組合、規模最大的寺院,由靈官殿、彌勒殿、大雄寶殿、客堂、齋堂、庫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講堂、藏經樓等10座單體建築組成,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該寺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一其他配殿的傳統格式布局,依山就勢,曲折多變。[1]
全國重點寺院。原名祗樹庵,又名"祗園禪寺"。位於九華街東北、插霄峰西麓。
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東寮之一。
嘉慶年間(1796~1820)庵將傾頹,住持乏人。當時隱居伏虎洞的隆山(一稱洞山)禪師應僧眾之請住持祗園,新修殿宇,弘揚法道,香火日盛。
道光二十一年(1841)隆山84歲圓寂,3年後開缸,遺體完好,其徒為之裝金供於寺中。咸豐年間寺毀於兵火,唯禪師肉身無恙(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同治七年(1868)常住方丈法源重修。
光緒八年(1882)住持僧大根重建殿宇,增設戒棚,開壇宣戒。祗園得以中興,遂成為十方叢林。光緒十三年(1887)住持僧淮海。
宣統元年(1909)住持僧海量重修哼哈寶殿。1923年住持僧應道。1925年段祺瑞贈額"慧日常明"。
1929年僧寬揚、寬慈募建大雄寶殿,殿宇莊嚴寬敞,一切規制均為全山寺院之冠。
1933年于右任書匾"大雄寶殿",題贈祗園寺退居僧寬揚、住持僧寬慈。
1936年上海高曼寺首座了願法師於大殿東南坡地新建光明講堂。
1934--1937年先後住持僧寬明、宏志。1937~1949年住持僧宏瑞。
1962年宏瑞任九華山佛教協會首任會長。祗園寺從第一世洞山價禪師起至第四十七世方丈寬明止,傳法47世(今存法卷系1937年寬明交付法徒宏志親領,後又由宏志交與徒惟和珍藏)。
1986年9月祗園寺恢復十方叢林,實行選賢制,仁德大和尚為新任方丈。
祗園寺是九華山宮殿式與民居式組合、規模最大的寺院,由靈官殿、彌勒殿、大雄寶殿、客堂、齋堂、庫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講堂、藏經樓等10座單體建築組成,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該寺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一其他配殿的傳統格式布局,依山就勢,曲折多變。[2]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九華山袛園禪寺2020.08.19. , 美篇 2020-09-05
- ↑ 道慈大和尚出席九華山祇園禪寺道源法師榮膺方丈升座慶典 , 鳳凰網 201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