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被擄的記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被擄的記憶》,副標題:選民 + 遺民,作者: 邢福增,出版: 研道社,初版: 2017/07,頁數: 200,尺寸: 147*210 mm,系列: 普及系列,ISBN: 9789881424433。

內容簡介

本書修改自浸會大學第十屆「篤信力行」講座「被擄到巴比倫:權勢.歸回.得釋放」的講稿。全書以「被擄」為主線,建基於昔日以色列民族如何面對被擄的傷痛,並作信仰及神學重構的經驗,藉此回應主權移交以來香港社會的處境。此時此地的香港基督徒,如何面對當下的帝國權勢?歸回與得釋放仍是我們的盼望與力量嗎?昔日被擄的歷史,是否仍在向我們說話,提醒我們去面對:歷史與記憶、身份與主體;使命與異象?

作者簡介

邢福增博士,土生土長香港人。長期關注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以研究中國基督教史及香港基督教史為樂。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義務教士。

教士

教士亦譯「教牧」、「牧師」、「神職」。泛指在基督教教會中擔任教職、負責教務的神職人員,即任何教會中的神父[1]或牧師。

早期教會曾用以指基督教社團的所有成員,認為整個教會乃上帝的財產;其複數形式為 kleroi,意即「各使徒負責的不同教牧地區」,由此構成其教牧社團的整體(kleronomia)。

公元2世紀以來,教會出現主教長老執事三級教職,從此亦形成教士與平信徒的區別。其主要職責是領公眾禮拜、講道、事聖禮和處理一切教會工作[2]

目錄

叢書總序

葉序

袁序

謝序

自序

一、歷史與記憶的被擄

二、身份與主題的被擄

三、使命與異象的被擄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