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襲人的圓滑世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圓滑世故「賢」襲人

如同提起黛玉來定要與寶釵作比,提起晴雯來就不能不提起襲人。同晴雯相比,作為奴才襲人無疑是成功的,但作為一個人,襲人活得遠元宵同有晴雯真實高貴。

客觀地說,襲人的圓滑世故自有她的道理。在人才濟濟的大觀園,在強敵環伺的怡紅院,她的「跟前人」的地位並不是牢不可破的,因此她的危機意識無可厚非。但競爭是殘酷的,而爭榮誇耀之心頗強的她又不容許自己失敗,於是便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來保全自己。實話說,正是這一系列的暗箱操作使她成了整部書中我最鄙視的人。

襲人的圓滑世故是否保全了自己

對於核心人物寶玉的爭奪,襲人很善於抓住機會。她先在無意之中知曉了寶玉的生理秘密,成了寶玉的知心大姐。後又很合時宜的滿足了寶玉的生理需要,與寶玉初試了雲雨情,也就是在這次「親密接觸」之後,她在眾丫環中脫穎而出,奠定了自己在寶玉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她自謂自己是賈母與了寶玉的,這樣做並不逾禮,但賈府勢敗這後呢?她很快「跳槽」與琪官喜結良緣去了,眾人也只得無奈地「堪嘆優伶有福」。

同是愛寶玉,她的愛更在意姨娘的身份,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而晴雯更在意的是寶玉這個人,在意這個人的喜怒哀樂。因而她的愛遠遠沒有晴雯的愛純粹、透明。因此即使她明明知道寶玉愛的是黛玉,當她發現做了黛玉的下級難免受氣時,仍會費盡心機破壞。晴雯則不,她對二玉的戀情採取的是支持態度,因而寶玉要晴雯探黛玉時,需把襲人支開。

精明的她也很明白,光是博得寶玉的歡心是不夠的,才貌皆勝於她的晴雯使她如坐針氈。要最後勝出她需要走上層路線。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她自知在賈母面前與晴雯沒得比,所以她把寶壓在了王夫人身上。

她首先很在意自己平日的形象。她知道王夫人喜歡的是端莊穩重的女子,以免帶壞了寶玉。於是自從與寶玉「親密接觸」之後,她平日裡反倒遠着寶玉,人前從不與寶玉嬉戲。只在「良宵」里背着人表現出對寶玉的私「情切切」,對寶玉欲擒故縱的同時也在努力塑造着她心目中理想的寶二爺。寶玉的乳母罵她「裝狐媚子」迷惑寶玉時她躺在床上痛哭,一副受了委屈說不出來的可憐相。哄得聰明的林妹妹都站在同情她的一邊。但那個「狐媚子」到底裝沒裝呢?她自己明白吧。很快,她的賢良得到了上下一致的認可。

樹立自己賢良形象的同時,她也在時刻尋找着表現的機會。又是在無意之中,寶玉情迷之中誤將她當作黛玉,一番肺腑不但沒感動反倒使她感到強大的壓力。緊接着賈政又因為琪官和金釧的事暴打寶玉,襲人抓住王夫人愛子心切的心理,不提「獻身」,只將自己的敬業作了詳細描述後,裝作不知道金釧事情的樣子,建議王夫人把寶玉從園子裡挪出來,這話正中王夫人心坎。被她感動得邊呼「我的兒」,就這樣她又成了王夫人的知心人。

如果襲人的心機只限於此,倒是可以理解和原諒的。但她排除異己所用的手段確實夠陰夠狠。其實黛玉並不算她的競爭對手,但愛吃醋耍小性且嘴不饒人的黛玉讓她深感惶恐,在她心裡她的直接上級即寶二奶奶的最佳人選是寶釵,於是她的行動開始了。

在湘雲面前先是將話題引到鉸扇套上,將黛玉說得無能之致:「他可不作呢,饒這麼着,老太太還怕他勞碌了,大夫又說好生靜養才好,誰還煩他做?舊年好的一年的工夫,做工個香袋;今年半年,還沒見拿針線呢。」而後稱讚寶釵:「幸百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麼樣,哭的怎麼樣呢。」

可畢竟湘雲只是閨閣弱女,除了感嘆自己沒有一個寶釵樣的親姐姐外左右不了什麼。於是她趁着覲見王夫人的機會說了一大套道理:「如今二爺也大了,裡頭的姑娘們也大了,況且林姑娘寶姑娘又是兩姨姑表姊妹,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懸心。」寶釵是王夫人的外甥女,且一向以端莊溫厚的形象出現。黛玉是賈政的外甥女,跟王夫人的關係遠了一層,而且與寶玉從小親厚,不避嫌疑,連鳳姐都拿他倆開過玩笑。可見她的矛頭直指黛玉。

她排除競爭對手的手段更加毒辣。關於王夫人大鬧怡紅院一事,書中雖說是王善保家的北地下了話,但我一直懷疑此事與襲人有關。不然,四兒的「同日生日便是夫妻」的私話,芳官要把五兒弄進怡紅院細節,王善保家的何以知道?而怡紅院的甩有丫頭裡,最有機會同王夫人說話的非她莫屬,就連寶玉也在話里話外對她有所懷疑。

現代職場裡若是遇到了「襲人」同事,大家可要加十二分小心,不然可能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不過也奉勸「襲人」同志們,爭榮誇耀的同時可不可以留些人格息自尊給自己?[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