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裴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裴休
出生 791年
河內濟源(今河南濟源)
逝世 864年(72-73歲)
國籍 中國唐朝
職業 書法家
知名於 博學多能,工於詩畫,擅長書法。
知名作品 《圭峰禪師碑》
《定慧禪師碑》
《大藏經》
《判疏言狀》

裴休(791年-864年),字公美,漢族。河內濟源(今河南濟源)人,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運城聞喜),黃檗禪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唐朝中晚期名相、書法家,浙東觀察使裴肅次子 。自幼學佛,操行良好,與兄弟同在家中讀書,終年不出戶。人稱河東大士。 裴休出身河東裴氏東眷房。唐穆宗時登進士第。歷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書侍郎、宣武節度使、荊南節度使等職,曾主持改革漕運及茶稅等積弊,頗有政績。晚年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少師,封河東縣子。咸通五年(86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

晚年,退居湖南寧鄉縣溈山鄉清溪村之「裴公庵」,卒後與夫人陳氏同葬於溈山,墓園以花崗石及青石砌成,現被列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傳世作品

裴休博學多能,工於詩畫,擅長書法。其撰寫的《圭峰禪師碑》,貌似柳體,然而風格較柳體更為遒媚勁健。裴休書法吸取了柳體的筋骨、歐體的緊密與顏體的頓挫之勢[1]。其書法的傳世拓本還有《定慧禪師碑》。米芾曾有評:「裴休率意寫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裴休生前為弘揚佛法做了很多文字工作。他收集整理了黃檗禪師的語錄《傳心法要》和《宛陵錄》,並親自書寫作序,同時他還書寫過《大藏經》五百函。此外他還為圭峰宗密禪師的《禪源諸詮集》、《原人論》及《圓覺經疏注》、《法界觀》等書作過序。他還寫過發願文,流傳於世。裴休的作品,《宣和書譜》收錄有其行書《判疏言狀》,今已佚。其所書碑碣,今僅存《圭峰定慧禪師碑》。

法海之父

裴休對佛教信仰相當虔誠,與禪宗有深厚因緣。他中年以後,斷絕肉食,摒棄諸欲,焚香誦經,世稱「河東大士」。他一生的作為,在中國佛教史上,堪受「宰相沙門」的美稱。裴休在禪宗史上,與同時代的龐蘊白樂天李翱陸亘等人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據《金山寺志》等有關資料記載,法海就是裴休的兒子,俗名裴頭陀,少年時被他父親裴休送入佛門,取號法海。後成為金山寺的一代祖師。

〈送子出家警策箴〉

裴休的兒子裴文德年少中狀元,皇帝封為翰林,但是裴休不願其子少年仕進,因此送他到寺院修行參學,並要求其子先從苦行水頭和火頭做起。

少年得意的翰林學士日日在寺院裡挑水砍柴,身心疲累之餘,不免埋怨,但因父命難違,只得強自隱忍。一段時日後,終於忍耐不住,滿懷怨恨地說:「翰林擔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住持無德禪師適巧聽到,只微微一笑,便和他兩句:「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多豪壯精爍的棒喝,裴文德一驚,從此收攝身心,苦勞作役。

裴休捨親割愛,送子出家,傳為佛門千古佳話,裴休並為之作〈送子出家警策箴〉一文,惕勵裴文德求道為貴[2]

參考資料

  1. 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朗朗書房.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2. 苗方. 【歷史你我他】裴休宰相 送子出家. 人間福報. 2011-11-8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