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裴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裴政,字德表,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

人物生平

高祖裴壽孫隨劉裕遷居壽陽(今安徽壽縣)。梁豫州刺史裴邃之孫,裴之禮之子。早年為邵陵王府法曹參軍,轉起部郎、枝江令。湘東王召為宣惠府記室,真除通直散騎侍郎。侯景之亂之時,隨建寧侯王琳出兵討伐,擒宋子仙,復荊州,加壯武將軍,封夷陵侯。[1]又大破蕭紀於峽口。升為平越中郎將、鎮南府長史。一日為西魏部隊虜獲,蕭詧勸裴政歸順,裴政表面順從,卻對城中喊道:「援兵大至,各恩自勉。吾以間使被擒,當以碎身報國。」,蕭詧下令將他就地處死,蔡大業諫阻道:「此民望也。若殺之,則荊州不可下矣。」。江陵陷落後,被送往西魏首都,授員外散騎常侍,「用法寬平,無有冤濫」。入隋,轉遷率更令,加上儀同三司,並與蘇威等修訂《開皇律》。

傑出才能

年十五,辟邵陵王府法曹參軍事,轉起部郎、枝江令。湘東王之臨荊州也,召為宣惠府記室,尋除通直散騎侍郎。侯景作亂,加壯武將軍,帥師隨建寧侯王琳進討之。擒賊率宋子仙,獻於荊州。及平侯景,先鋒入建鄴,以軍功連最封夷陵侯。征授給事黃門侍郎,復帥師副王琳拒蕭紀,破之於硤口。加平越中郎將、鎮南府長史。及周師圍荊州,琳自桂州來赴難,次於長沙。政請從間道先報元帝。至百里洲,為周人所獲,蕭詧謂政曰:「我武皇帝之孫也,不可為爾君乎?爾亦何煩殉身於七父?若從我計,則貴及子孫;如或不然,分腰領矣。」政詭曰:「唯命。」詧鎖之,送至城下,使謂元帝曰:「王僧辯聞台城被圍,已自為帝。王琳孤弱,不復能來。」政許之。既而告城中曰:「援兵大至,各思自勉。吾以間使被擒,當以碎身報國。」監者擊其口,終不易辭。詧怒,命趣行戮。蔡大業諫曰:「此民望也。若殺之,則荊州不可下矣。」因得釋。會江陵陷,與城中朝士俱送於京師。周文帝聞其忠,授員外散騎侍郎,引事相府。命與盧辯依《周禮》建六卿,設公卿大夫士,並撰次朝儀,車服器用,多遵古禮,革漢、魏之法,事並施行。尋授刑部下大夫,轉少司憲。政明習故事,又參定《周律》。能飲酒,至數斗不亂。簿案盈幾,剖決如流,用法寬平,無有冤濫。囚徒犯極刑者,乃許其妻子入獄就之,至冬,將行決,皆曰:「裴大夫致我於死,死無所恨。」其處法詳平如此。又善鐘律,嘗與長孫紹遠論樂,語在《音律志》。宣帝時,以忤旨免職。

人物評價

及太子廢,高祖追憶之曰:「向遣裴政、劉行本在,共匡弼之,猶應不令至此。」 子南金,仕至膳部郎。

注釋

  1. 《隋書·裴政傳》:「及平侯景,先鋒入建鄴,以軍功連最,封夷陵侯。」

參考書目

  • 《隋書·卷六十六·裴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