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襄武秧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襄武秧歌又稱襄垣秧歌,武鄉秧歌。是流行於山西晉東南地區襄垣武鄉沁縣屯留晉東南一帶的傳統戲曲劇種。清末已流行。在發展中受梆子劇種影響,唱腔分慢板、快板、數板。行當比較齊全。傳統劇目有《土地堂》等。抗日戰爭時期,成立「襄垣縣農村劇團」,曾演出《換腦筋》《送夫上前線》等新戲。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武鄉縣人民文化館、襄垣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獲得襄武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1]

簡介

源起無文字記載,據相傳唱詞考證,約於明末清初由夯歌演變而成。清咸豐年間(1931~1861),藝人田維等組織自樂班、同樂會等半職業秧歌班社,將《劉芳舍子》《小姑不賢》《摘豆角》《鬧洞房》等目搬上舞台,成為地方戲曲劇種。

光緒十五年(1889),襄垣縣上良村藝人王福鎖集襄垣西營、城底、上良、下良、白楊嶺、韓唐、店上、源頭、果溝和武鄉上合、下合、北漳、監漳、陌峪等18個村的自樂班,組成第一個秧歌職業班社,稱為「十八村秧歌班」,排演大型蟒靠戲《河燈會》、《富貴圖》等,於是出現了在同一出大戲中「官唱梆子,民唱秧歌;花臉(不包括小花臉)唱梆子,生旦唱秧歌」的秧歌與上黨梆子[2]交錯演唱的形式。

襄武秧歌有傳統劇目130多個。襄垣官辦的改良班曾試探排演過《戒煙》(指戒鴉片煙)、《禁賭》《吸金丹》《一元錢》《夜愛鏡》等時裝戲。在此期間,第一代女演員李雪娥、路小梅母女登上秧歌舞台

新中國建立後,襄垣縣組建秧歌職業劇團,在音樂唱腔、藝術表演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出現了《洞房裝瘋》《玉鳳配》《趙蘭英進京》《忠義緣》《戲中書》等新劇目,取得了可喜進步。

視頻

襄武秧歌 相關視頻

襄武秧歌
襄武秧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