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安市博物院文物庫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安市博物院文物庫館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 西安市博物院文物庫館

作者單位: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

設計人: 張錦秋、高朝君、秦峰、黨春紅

位 於: 西安市薦福寺西院南端

西安市博物院文物庫館位於西安市薦福寺西院南端,西臨城市幹道朱雀大街,南臨薦福寺南路,東界薦福寺中軸前院西沿,北界規劃的人工湖岸上邊。[1]

簡介

基礎信息

設計人:張錦秋高朝君秦峰黨春紅

作者單位: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

主體結構

鑑於西安市博物院是寺廟公園博物館三位一體的構成,文物庫館被安排在全院的西南部。主入口朝向寺廟中軸線上南端的第一進大院。館區入口、前院、庫館建築構成一條東西向的輔助線,從而與寺廟建築群構成有機整體。主要參觀人流來自薦福寺南端第一進大院,經庫館前院由坡道進入展廳。貴賓及臨時展覽的觀眾可從館北臨湖道路登踏步進入。殘疾人坡道設在庫館前院內。辦公、管理人員通過前院庫館南入口進入辦公區。文物運輸主要來自東院的研究所文物庫,經由坡道進入庫館東側大踏步下的文物庫區總入口。設備機房工作人員及維修設備均從庫館西入口出入設備用房區。庫館內有文物庫區、陳列區、公共設施區、辦公區、設備用房五大組成部分。將文物庫區設於半地下層正方形。陳列區在地面上兩層,作方形環狀布置。首層方環中基本陳列居南側,臨時陳列居西側。二層方環全部為基本陳列與精品陳列。公共部分居首層方環的東、北部及環心的圓形中央大廳。首層東側為觀眾出入之主門廳,北側為貴賓和臨時陳列出入之門廳。此二門廳轉角部位有報告廳、貴賓接待、紀念品商店及貴賓衛生間等公共服務設施。中央大廳二層通高在二層設有環形休息平台。辦公區設在半地下層南側的夾層中,實際為地面層。設備用房一部分設在半地下層的西部,另一部分設在東院的動力中心。結合庫館各部分功能要求,塑造了以半地下層為台座,兩層方環形建築為主體,圓形中央大廳為核心的空間構成,以體現「天園地方」的傳統理念。在中央大廳和方環之間四角留出了露天展院,使外觀敦實的建築內部獲得了空靈的空間效果。圓形大廳兩層通高,使這座規模不大的博物館空間得以延伸。注重在城市空間內的標誌性和完整性並與小雁塔和寺廟建築群相協調,故採用了傳統方形樓閣的體型。為了表現鮮明的時代感,採用了全新的建築語言和材料、設施,同時又在重點部位設計包含傳統文化氣息的細部。

主設計師介紹

設計師:張錦秋

中國工程建設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4—1960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1961—1964清華大學建築系建築歷史和理論研究生。

師從梁思成莫宗江教授。1966年至今在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從事建築設計,現擔任院總建築師。由於張錦秋的早期研究課題是與繪畫、文學交融的中國古典園林,她所處的創作環境是有三千餘年歷史的中國古都西安,多年來,她的設計思想始終堅持探索建築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並注重將規劃、建築、園林融為一體。

相關視頻

習近平參觀西安市博物院 讓歷史和文物說話

參考來源

  1. 陝西西安博物院,360doc個人圖書館 , 201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