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都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斯都橋(Ponte Sisto)是羅馬歷史中心的一座橋樑,跨越台伯河,連接雷戈拉區的佩蒂納里街與特拉斯提弗列區的Trilussa廣場。目前的橋樑建於1473-1479年,由教宗西斯都四世(1471年至1484年)委託修建,並以他命名。建築師巴克西奧·龐泰利利用了已毀於中世紀早期的先前古羅馬橋樑奧勒留橋的基礎。目前橋上只限行人步行。
古羅馬奧勒留橋
西斯都橋的前身奧勒留橋,最早在4-5世紀見於記載,後來在中世紀被稱為「安東尼橋」(Pons Antoninus)[1]。安東尼橋在772年倫巴第國王Desiderius攻打羅馬時部分被毀,教宗西斯都四世重建該橋後改為現名。
巴洛克和現代
1662年8月20日,一些守橋的科西嘉衛兵和法國大使的隨行人員之間發生鬥毆事件,此後解散了來自科西嘉島的僱傭兵團。
西斯都橋東側為繁華的商業區鮮花廣場地區、朱利亞街,在星期五晚上,許多年輕的羅馬人和遊客聚集在此。
參考文獻
- ↑ The "Antonine Bridge", the Bridge of the Antonines in via Arenula", and the "Bridge to the Janiculum, that is, the broken bridge commonly called both 'Tremelus' and 'Anto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