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方黃鶺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方黃鶺鴒
Western Yellow Wagtail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lonelyshrimp

基本資料

學名     Motacilla flava

目/科/屬  雀形/鶺鴒/鶺鴒

遷徏狀態   迷鳥/台灣

普遍性    不常見

體長/體重  16-18cm/11-26g

西方黃鶺鴒,雌雄相似或略異。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黑褐色。

  • 灰頭亞種thunbergi雄鳥繁殖期:
  1. 頭至後頸暗藍灰色,前額、眼先至耳羽前部灰黑,通常無眉線。
  2. 背欖褐,翼暗褐具淡黃色羽緣,有2條淡黃色翼帶。尾羽暗褐色,外側2對尾羽白色。
  3. 體下黃色上胸常有項鍊狀暗褐色斑。
  • 雌鳥繁殖期:頭淺灰色,有窄細白眉線。喉白,腹為淺黃。
  • 歐洲黃頭亞種flavissima/lutea,雄鳥繁殖期:頭羽多變,可以頭部全黃(lutea亞種)變化為前額至後頸欖褐,眼先至耳羽略帶欖褐色,背欖褐,翼帶淡黃。體下黃色。

棲地&習性

低海拔水域,如湖邊、海邊、沼澤、池塘、水田及河岸。

白天以小群於水域附近覓食昆蟲。停立時尾部上下擺動,身體與地面呈斜角。夜間棲息蔗田菜圃旱作地及蘆葦叢。遷徙季夜棲前可見到超大群聚集壯觀場面。

飲食包括各種各樣的陸生和水生無脊椎動物。還有一些植物材料,尤其是種子。

繁殖期

季節4-8月,隨緯度而變化;1-2個育雛。一夫一妻制,單獨的領土育種者。巢,主要是由雌鳥築成。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在俄羅斯北部的苔原地帶上很常見。

鳴聲

東方黃鶺鴒相似「唧-」聲。

外觀相似性

東方黃鶺鴒macronys亞種似本種灰頭亞種thunbergi,但僅眼先至耳羽前部灰黑與灰藍色前額有色差,翼帶較黃,上胸無項鍊狀暗褐色斑。

分佈

亞種分佈: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The Western yellow wagtail swallowed a swarm, 黃鶺鴒吞蟲
黃鶺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