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昇經集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西升經集注》是解釋道教經典的注釋集錦,作者是陳景元。

作者簡介

碧虛子,本名陳景元(10241094),字太初(一說字太虛)。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北宋高道,著名道教學者,道教隱宗妙真道宗師。宋神宗曾賜號真靖大師。 宋哲宗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飛升。 陳景元曾大父知遜,大父令忱,皆養高不仕。父正,擢進士第,解朐山令,寓居高郵,以疾終。母貧不能歸。 有子四人,陳景元為季。陳景元少年喪父,兄弟四人卻二兄相繼夭折,乃有方外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拜高郵天慶觀道士崇道大師韓知止為師。 三年試經,度為道士。後負笈游名山,於天台山遇鴻蒙先生張無夢,遂得其《老》、《》微旨。乃隱逸於江淮間,以琴書自娛。 陳景元對道教學術頗有貢獻,時人即稱他兼有司馬承禎之坐忘、吳筠之文章和杜光庭之扶教。他在《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敘》中自稱:景元欲誦洞經,詎敢開韞,於是澡雪身心,靜務恭潔,廣求古本,先自考詳,沉默披尋,反覆研構,一句一字,未嘗越略。其信仰之虔誠、為學之認真,於此可見一斑。陳景元的道論主重玄宗說,特別強調人的名言的局限性,認為常道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智索,但體冥造化,含光藏暉,無為而無不為,默通其極耳。他又在《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序》中指出,讀《老》《莊》經書,斯乃道家之業務,

內容預覽

夫世道交喪,慰愍況純,聖人雖不處山林之中,其德隱矣。周之衰也,老氏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智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已而厭世去官,將反以元進,且天地閉,賢人隱,其來久矣。當是時也,關尹望氣,知有博大真人西遊,乃齊莊遮道邀迎至舍,請問乙密。於是復為着言若干,其微言奧旨,出入五千文之問,紀而成書,名日《西昇記》雲。道自然,行者能得,聞者能言,能得者庸詛曉焉,能言者庸詛知焉,故藏身於身而不出也,藏人於人而不見也。至若虛元恍惚,是有物之根,萬物共本,是有物之元,知之者去之,欲之者離之,近之者遠之,唯得之者在己不忘,故藏其狂言而默然,故今之傳者,非已陳之芻狗乎,今之味者,非古之糟粕乎。然則為道日損,非忘行乎,為學日益,非貴言乎,故有得一萬事畢,無心留德而鬼神服者,是知一與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