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西南部,景區有72山峰,形成眾多水景,232處泉眼,28處瀑布;山間古有34景,以「雲崖飛瀑」、「無葉清泉」等泉瀑命名的就有10處;此外還有42洞和無數的奇崖怪壁,例如九龍巖、冬菇石、燕岩等。[1]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

中文名稱: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

地理位置: 廣東省佛山市

著名景點: 寶峰寺 著名景點 雲海蓮台

地理位置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在北緯22度55分至22度57分,東經112度56分至113度0分,處於珠江三角洲西部平原之上東臨北江下游幹道西瀕西江下游幹道。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西南部,地處廣州、佛山、順德江門高明之間,距廣州市68公里。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4平方公里,共有72峰,主峰346米。

氣候特點

西樵山風景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暖夏涼,四季溫和,水熱充足,降雨充沛。

溫暖多雨為其氣候基本特徵,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夏季炎熱,受東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富;冬季相對溫暖,平均氣溫10度左右。年平均氣溫在21攝氏度至22攝氏度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13攝氏度,最熱月平均氣溫28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00多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4至9月份,約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

植物資源

西樵山主要的植被類型有闊葉林、南亞熱帶溝谷雨林、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亞熱帶針葉林、亞熱帶針闊混交林、南亞熱帶竹林、南亞熱帶竹闊混交林等。[2]

主要景觀

雲海蓮台

雲海蓮台地處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中心地帶,是以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主要建築有觀音法相、牌坊、影壁、放生池和浮雕等。觀音法相高達61.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觀音造像。

遊客從北向入口,迎面聳立着一座六柱五門天柱牌坊,牌坊後隔着一個廣場,建有影壁,用優質花崗岩雕築,左右各設山門,壁後刻有觀音六字真言,漢文由九華山住持、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仁德手書,藏文由西藏活佛親筆題寫。

影壁上還刻有韋陀法像。影壁後為一放生池,池旁圍以蓮花作雕的白石欄杆,跨過放生池上的石拱橋,沿着283級開闊而整齊的石台階,便可達觀音法像的蓮花座下。

寶峰寺

寶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崗。新址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一百二十米,面積二萬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軸線上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邊分別建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並建方丈樓和僧舍。建築按明代風格設計,儘量保持原址的建築風格,使寶峰寺清雅古樸。

寶峰寺的大雄寶殿為主要大殿。大雄寶殿於二零零七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丙戌年十二月初十)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儀式,並正式向遊客開放。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三寶佛。在大雄寶殿的左右兩旁有兩座殿堂,左邊的是普賢殿,右邊文殊殿。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在黃飛鴻的出生地――南海市西樵山下的祿舟村,占地面積5.23畝,建築別致,具有清末古建築風格。1996年興建了黃飛鴻獅藝武術館,館內分設有黃飛鴻故居;黃飛鴻史跡陳列影視室;寶芝林堂;針灸推拿;骨傷科堂;百草堂;關德興紀念堂;其配套設施有武林的「廣東十虎」名師像亭、功夫、舞龍、舞獅等傳統項目,還有黃飛鴻影視城,黃飛鴻武術學校,黃飛鴻武術村。

白雲洞

白雲洞在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稱為西樵山風景區的總匯,歷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給白雲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蹟,如三湖書院、奎光樓、雲泉仙館、白雲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築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雲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白雲洞風景區,融24景於一體,古代建築錯落有致,白雲古洞峭壁天成。

石燕岩景區

石燕岩景區在西樵山東南部,其主體景觀為古採石場留下的遺址。石燕岩是該景區的精華,也是古採石匠留下的傑作。洞口扁圓如唇,內進寬廣,可容千人。洞分內外兩層:外洞高約數丈,洞壁凝珠含霞;內洞蓄水成湖,水洞中有巨石兩塊,一為「水上汽車」,一為「七彩牌坊」。石燕岩景區的主要景點有:天窗格、石燕岩、石屏風、石祠堂、冬菇石、景良亭等。

視頻

佛山西樵山風景

西樵山的美麗風景,航拍角度看世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