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河 金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河 金陵》

作品名稱: 《西河 金陵》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周邦彥

《西河 金陵》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的詩詞。[1]

這是周邦彥的一首懷古詞,作者面對金陵「佳麗地」,目睹自然界的滄桑,因而引起人事興衰的感觸,抒發出自己的政治見解和哲理觀念,表現了作者追念古昔和寄慨當今的思想情感。這首詞隱括了劉禹錫《金陵五題》中最著名的《石頭城》、《烏衣巷》和古樂府《莫愁樂》詩意。

一疊從金陵山川形勝說人,便較劉詩華麗雍容。首句釆自謝跳《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突出金陵之得地利,追起一問,令人遙想其為南朝故都昔日的繁華,已伏後文感慨。 「山圍故國」四句化用《石頭城》一半詩意,「髻鬟」、「風檣」二句是添加的新詞,從總體上展現的是一幅境界闊大高遠,江山景物清華的畫面,不為夢得所囿。「孤城」之於「空城」,一字之易,極有分寸——宋時金陵雖屬廢都,到底還是北宋一大城市。

二疊才逐漸聚焦到斷崖枯樹、孤城女牆等更具有滄桑意蘊的景物上來,這裡化用了古樂府「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和《石頭城》另一半詩意,寫悲涼之霧,遍布秦淮,物是人非,愁上心頭。以上兩疊所寫,都是金陵的外景,有由遠推近的趨勢。

三疊便寫到金陵坊市,寓不勝今昔之感。化用《烏衣巷》詩意,但頗有出新。「酒旗戲鼓甚處市」,就很有北宋的時代感,金陵已從六朝帝王之都變成了北宋商業、消費城市,秦淮河上新添了不少勾欄瓦肆,尋歡作樂的紅男綠女都是普通市民,而不是舊時王謝為代表的豪門世族,這是古無今有的新氣象(或將此句解為憶昔誤)——「想依稀」句中包含有太多的滄桑。「燕子不知」三句從劉詩來,但劉詩只說「飛人尋常百姓家」,這裡卻變為更有意味的一幅情景:屋檐下燕語呢喃,好像飽經滄桑的過來人,在斜陽里閒話興亡呢。 或雲北宋危機四伏,作者外放時值方臘起義,遂有弔古傷今之情。然而此詞作年難定,所謂傷今之意,並不像劉詩那樣醒豁。周邦彥能事之一,是能融化古人詩句如自己出,《西河》就是最好的實例,對於劉禹錫的《金陵五題》來說,有如李光弼將郭子儀軍,號令一新。

該詞藝術特點有:一是結構,變雖好卻小的絕句為洋洋灑灑的長調,具有與題面相稱的氣勢感;二是具有北宋時代生活氣息;三是句法聲情,最短的「佳麗地」,和最末一韻「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各本斷句不同,正因為一氣蟬聯),相差十餘字之多,讀來疾徐盡變,更覺聲情並茂、姿態橫生。 這首詞是懷古詠史之作,蒼涼悲壯,平易爽暢,筆力遒勁,藝術技巧很高,它沒有正面觸及重大歷史事件,而是通過景物描寫作今昔對比,形象地抒發作者的滄桑之感,寓悲壯情懷於空曠境界之中,是懷古詞中別具匠心的佳作之一。

詩詞正文

作品賞析

此詞系隱括劉禹錫《石頭城》和《烏衣巷》二詩而成。詞中詠史情古,抒情寄慨,以鋪寫景物抒發人事代謝古今滄桑的感慨。作者在詞中化用前人詩句為己所用,以己筆寫己情,把劉禹錫原詩中生動具體的形象——山川、草木、風潮、月、燕等,融入自己的感觸。用「敷陳其事而直言之」的賦體,從容不迫地一一道來,使人更覺真實可感。

上片一開始就突兀橫空而出,點明六代故都金陵是一個「佳麗地」,這一句是從謝朓《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中來,既切金陵,又令人渾然不覺。結尾卻又言簡意賅的描寫燕子的呢喃話舊,時間、地點是在「斜陽里」的故都。以繁華始,以蕭瑟終,全詞情景的基調就這樣顯示了。經過詞人運用了峰迴路轉、若斷若續的手法,金陵的一幅滄桑圖景刻畫得深切感人 。陳廷焯評周邦彥有云:「美成詞有前後若不相蒙者 ,正是頓挫之妙。」(《白雨齋詞話》卷一)頓挫的特色,在這篇懷古詞中最為明顯。作者在懷古,着眼點是六朝舊事,歷史興亡之感總括於「南朝感事誰記 」一句中。下面分別作點染。「山圍」四句化用劉禹錫《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詩意。「莫愁艇子曾系」從古樂府《莫愁樂》「艇子打兩槳 ,催送莫愁來」句中化出,也切合金陵之地。曾經系過曾愁佳麗的遊艇,斷崖倒樹,觸目荒涼,「空餘舊跡」。接着,詞人化用劉禹錫「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牆來」的詩境,傷心東望,淮水蒼茫,不禁回想起昔時盛事,如酒帘飄飄,樂鼓咚咚,當時長街的一片喧鬧景象,如今「酒旗戲鼓甚處市 」這正是續而又斷 。最後,詞人化用了劉禹錫「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的詩境 ,借燕子的訴說興亡,表現了「盛事 」也許仍然可記,「舊跡」也許仍然可憑。這便是斷而再續。

詞的第二部分以密為主,在前面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勾勒 :「從前面圍繞「故國」的山峰,引出了後面的「斷崖樹」,以至想象中的「莫愁艇子」;從前面的「清江」,引出後面的「淮水」」再從前面的孤城」,引出後面的霧中「 半壘」和月下「女嬙」。鏡頭漸次拉近,到了第三部分 ,畫面突出的就只是特寫鏡頭:一對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子正在相對呢喃。小小飛禽的的對話,可以說刻畫入微,密而又密。「相對」,是指燕子與燕子相對,儘管它們的呢喃本無深意,然而在詞人聽來看來,卻為它們的「不知何世」而倍增興亡之感。 此詞與王安石《桂枝香》堪稱雙璧,為懷古詞中的佳作。全詞不直寫歷史事件,不加些許議論,純以景寫情 。作者寫景時疏密相間 ,既有烏瞰,又有特寫;既有遠景、中景,又有近景,整首詞疏朗而又細密,藝術效果極佳。

作者簡介

周邦彥(1056—1121),[2]北宋著名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

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3]

周他與屬於舊黨的蘇門詞人不同,在政治上傾向於變法的新黨。他28歲時,因向宋神宗獻《汴京賦》,歌頌新法,而大獲賞識,由太學諸生直升為太學正。神宗死後,舊黨執政,蘇門諸君子紛紛回到朝廷,周邦彥則被擠出京城,到廬州(今安徽合肥)、荊州(今屬湖北)、溧水(今屬江蘇)等地任職。等到新黨上台把持朝政,蘇門詞人盡遭遠貶,周邦彥重返朝廷,官到提舉大晟府。由於不願與蔡京奸黨合作,晚年又被逐出朝廷,到順昌(今安徽阜陽)、處州(今浙江麗水)等地主官。徽宗宣和三年(1121)病逝於南京(今河南商丘)。

周邦彥是婉約詞之集大成者,繼承前人,吸收提煉,發揚光大,為婉約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北宋婉約作家,周最晚出,薰沐往哲,涵泳時賢,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詞典.前言》)。周邦彥創出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4]

周邦彥雖然早期也有潦倒奔走之日,但仕途一直處於上升狀態,逐步做到知府,直至成為宋徽宗設立的大晟府的「音樂官員」,上寵下捧,過着舒適的「專業創作」生活;雖生逢北宋之末,但國家破滅的慘變發生在其身後。

視頻

周邦彥作品及風格

周邦彥少年游

參考資料

  1. 《西河 金陵》 詩詞名句網
  2. 周邦彥簡介 古詩文網
  3. 《片玉集》周邦彥 個人圖書館,發布時間;2018-12-30 09:19
  4. 周邦彥經典宋詞六首,後世譽為「詞家之冠」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9-17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