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洋鵑Rhododendron simsii
別名: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分類:灌木花卉
科屬: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杜鵑花屬
盛花期:春季
西洋鵑的介紹
西洋鵑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灌木,最早在西歐的荷蘭、比利時育成。系皋月杜鵑、映山紅及毛白杜鵑等反覆雜交而成,是花色、花形最多、最美的一類,也是當今世界上流行最廣的名花之一。
西洋鵑大多採用扦插和嫁接繁殖,多盆栽,但筆者採用液體扦插無土栽培培育的西洋鵑出根快,成活率高,植株生長健壯,開花多而早、大而香,且抗寒,病蟲害少。花色艷麗可人,可比花中西施!尤其是鳳冠類的品種,使你看了以後有心靈的震撼!婉若林妹妹再現,非常艷麗。
西洋鵑的形態特徵
形
西洋鵑株型矮壯,樹冠緊密,花繁葉茂,葉片厚實,深綠少毛,習性嬌嫩,怕曬怕凍。
葉
西洋鵑的葉有光葉、尖葉、扭葉、長葉與闊葉之分。花多為重瓣和復瓣,少有單瓣,其瓣形有圓闊挾長、平直、後翻、波浪、皺邊、卷邊等。
花
西洋鵑的花色多樣,有單色攘邊、點紅、亮斑、噴沙、灑錦等。花容端莊、嬌艷,風雅迷人。花徑6-8 cm,亦有超過10 cm,西洋鵑的花期4-5月。
西洋鵑的生態習性
杜鵑花屬種類多,差異很大,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常綠灌木和落葉灌木。習性差異也很大,但多數種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氣候、忌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
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曬,夏、秋季應有林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一般於春、秋二季抽梢,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趨於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
西洋鵑的栽培技術
插穗選擇 選擇1-2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西洋鵑枝條頂端的一段作插穗,長度3-5個節,插入水端的剪口從葉柄基部平剪斜剪均可。插穗應即采即插。
扦插方法
大規模生產繁殖,可設置流動水插床。少量用水栽花草專用盒。取0 .6 cm厚的海綿鋪設在水盒內,用削尖的筷子在海綿上插孔,密度按苗距需要而定,用來固定扦插的西洋鵑插穗。扦插花草專用盒內盛清水,1 .5-1 .6 kg,並加入「美卉」牌水栽花卉培養液(也可自制培養液),再把插穗植入海綿孔內,深度約1 .5 cm,使其下端能浸泡在盆中的稀溶液中,並用噴霧器盛清水噴濕葉面,使插穗恢復活力。待所插的西洋鵑插穗全部出齊根後,再加1次1 ml花卉培養液,以補充養分。要求扦插環境通風、陰涼,最高溫度不超過26℃,有短時間的散射光。當根長2-5 cm時,可以定植於水栽盆中水栽,也可用基質栽培。
定值
定植將花盆洗淨,盆底孔放置瓦片或填塞塑料紗,盆內放少許珍珠岩、蛭石,接着將植株放入盆中扶正,用英石、斧劈石等碎塊放在根系上面,以加固根系,避免倒伏。再在根系周圍裝滿珍珠岩、蛭石等輕礦石,輕搖花盆使礦石與根繫緊密接觸。最後澆灌配好的營養液,直到盆底有液體流出為止。同時葉面噴些清水。
營養液管理
西洋鵑無土栽培的營養液配方為:水5 L( 5 kg) ;硝酸鉀、硝酸鈣、硫酸鎂、磷酸按、硫酸鉀、磷酸二氫鉀用量分別為3 .5 .3 .2 .1 .1 g;微量元素乙二按四乙酸二鈉硫酸亞鐵硼酸、硫酸錳、硫酸鋅、硫酸銅、鉬酸按用量分別為100 .75.30 .20 .5 .1 .2 mg。植株生長期每7d澆1次營養液,用量根據植株長勢大小而定;冬天每15-30 d澆1次。營養液也可用於葉面噴施。
日常管理
修剪遮蔭。西洋鵑從5-11月都要遮蔭,時段要根據不同月份而定,一般是8 :30-17 :00。幼苗期常摘蕾、摘心,促進側枝萌發,長大成棵後均以疏剪為主。
花期管理
西洋鵑7-8月孕蕾,秋後入溫室,維持20℃則15d後可開花,放室內通風處可開花30 d之久。為了滿足節日的需要,可以人工催花,使其提前在春節、元旦,甚至國慶節期間開放。進行人工加溫催花時,可於節前20天置於16一20℃的溫室環境中,這樣春節或元旦即可開花,若要tlql前到國慶節期間開花,則須計其一直處於3-4℃的低溫冷室內,至9月中旬取出,則有望於國慶節開花。花後應及時摘除殘花,並剪去弱枝、散亂枝及病枝。
常見種類
毛鵑、夏鵑、西洋鵑、羊躑躅、迎紅杜鵑、馬銀花、雲銀杜鵑。
西洋鵑的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
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約產850種其中,中國約有530種,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區均有分布。新幾內亞、馬來西亞約有280種,幾乎全為附生型。此外,北美分布有24種,歐洲分布有9種,大洋洲分布1種。在中國四川成都市溫江區量生產着。杜鵑花屬種類多,差異很大,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常綠灌木和落葉灌木。習性差異也很大,但多數種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氣候、忌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曬,夏、秋季應有林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一般於春、秋二季抽梢,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趨於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1]
主要價值
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杜鵑花可藥用,有些亦可食用。[2]
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約產850種其中,中國約有530種,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區均有分布。新幾內亞、馬來西亞約有280種,幾乎全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種,歐洲分布有9種,大洋洲分布1種。在中國四川成都市溫江區量生產着。[3]
西洋鵑的作用用途
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杜鹃花可药用,有些亦可食用。 [4]
西洋鵑與杜鵑的區別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西鵑也叫比利時杜鵑,是歐洲培養的新品種。具體區別分以下五種。
- 葉片區別
- 西洋鵑的葉子比較厚實,顏色顯得更加深沉,杜鵑的葉子摸起來更薄一點,而且顏色較淺。西洋鵑的葉子形態各異較為豐富,杜鵑的葉子則以光澤度極佳而出名。
- 花期區別
- 西洋鵑和杜鵑的花開時間差不多都在每年4~5月份之間。不過西洋鵑的花朵是重瓣,杜鵑花的花瓣顯得小而濃密,由單瓣和筒瓣的方式構建組成。
- 株型不同
- 西洋鵑能生長到1~2米之間,枝條相對稀少疏鬆。杜鵑生長十分旺盛,枝條非常茂密濃厚,極具觀賞性。
- 產地區分
- 杜鵑是我國傳統的花卉植物種類,在南方較為常見,而西洋鵑是從比利時等國傳入國內。相比之下,西洋鵑對低溫寒冷的溫度環境有更強的耐受力。
- 繁殖方式
- 西洋鵑屬於根系比較纖細的植物種類,看起來比較弱,處理不好很容易斷裂,因此繁殖方式只有使用嫁接的手法。杜鵑花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扦插繁殖,畢竟根系顯得硬朗粗壯,扦插成功很快就能正常生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