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歷史上真的有確切記載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女兒國

來自網絡的圖片

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歷史上真的有確切記載嗎?《西遊記》里提及的女兒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嗎?

最近的網絡被一位扮演女兒國國王的姑娘給刷屏了,據說這位姑娘神似原來《西遊記》里女兒國國王扮演者朱琳,由此走紅網絡。那么女兒國真實存在過嗎?還是僅僅存在《西遊記》當中?[1]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這本書里,唐僧西天取經,師徒幾個途徑這個叫女兒國的地方,女兒國里全是女子,沒有男人,全國子民靠着一條子母河來傳宗接代,繁衍生息。

【一】

唐僧一行自大唐出發,先後歷經十四載,一路艱險荊棘,遊歷十餘個國家。其間有個,卻特別不同,不用說,它便是《西遊記》五十四回出現的西梁女國了。

先來看看原著描述,「金魚玉佩多官擁,寶髻雲鬟眾女排。鴛鴦掌扇遮鑾駕,翡翠珠簾影鳳釵。」此番此景,不禁有詩讚曰,「那西梁國雖是婦女之邦,那鑾輿不亞中華之盛」。

可見繁榮之意。

又窺得女國建制,大抵由清一色女性組成,國家戶籍系統里,是斷然不見男子。儼然是一個女權主義的烏托邦。至少,表面看是這樣。

尤其那位親自接見異國來賓的女王,美貌更是鶴立雞群於三界之中。但瞧原著讚嘆,「說什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月里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瞧瞧,直接把昭君、西施、嫦娥、九天仙子等名動一時的諸多美女一併PK了。

不用說,取經人都看呆了。

「那呆子看到好處,忍不住口嘴流涎,心頭撞鹿,一時間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不覺的都化去也。」八戒這食色之相,頗有點難看了。

當然,唐僧也好不到哪兒去,「戰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紅暈得順着臉頰一直爬上了光頭,在燭火的映襯下,猶如一盞紅色的燈泡,閃閃發光。

【二】

女國背後暗流涌動的枝節,我們在《西遊有料》系列已經詳細剖析,此處不作展開。

卻來單說一番女國的來歷。

這個有趣國度,實非《西遊記》憑空的杜撰。

唐代玄奘大師(唐僧藝術原型)的《大唐西域記》中就有記載:「大雪山中有東女國」、 並介紹了女國的建制,「世以女為王,因以女稱國。夫亦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種而已,東接吐魯國,北接于闐國,西接三波訶國」。

以女性發號令,男性游離於權力系統之外,這大概是一個母系社會的模板。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唐西域記》里,女國是有男性存在的。

但在流傳過程中,故事慢慢被神話。

譬如《山海經》有載:「女子國在巫咸北, 兩女子居,水周之。」又如《後漢書》載,「又說海中有女人國,無男人。或傳其國有神井,窺之則生子云」。無論《山海經》還是《後漢書》,成書均早於唐朝取經的時間點,民間奉行「拿來主義」,就結合了既有的一些模板,雜糅出了現有《西遊記》里的女國形象。也可見民間傳作故事的智慧。

而窺井生子,應該正是後來食子母河水懷孕的原本吧。

【三】

但這樣的女國,卻如空中樓閣。或為江湖人以訛傳訛之作。

剝離了神話色彩外衣,單看《大唐西域記》里的紀實,似乎又過於簡略。此時,我們可以翻開《神異記》,裡面真有一個切實存在。

摘錄如下。

「東女國,俗以女為王。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戶口兵萬人,散山谷,號曰賓就。有女官,號曰高霸,平議國事。在外官僚,並男夫為之,五日一聽政。王侍左右女數百人。王死,國中多斂物,至數萬。更於王族中,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為大王,小者為小王。大王死,則小王位之,或姑死婦繼。」

文中的南流弱水河,應該就是《西遊記》里子母河的原型了。又介紹了女國的行政運作,朝中議政者,皆為女官。帝國權力外沿,可由男性擔任。但中樞部分,卻設定正副女王(不知撲克牌中「大、小王」的靈感是否正出於此),以防不備。

文中又強調了帝國的一些風俗。

如「重婦人而輕丈夫」,可見男性在女國地位卑微,是沒有話語權的,是個十足的女性社會。也難怪《西遊記》里唐僧一行不願留下。

又如「人死則納骨肉金瓶中,和金屑而埋之」,可見此處風土人情,國人死後,就把骨頭和肉裝入金瓶中,撒上金屑,然後埋入土中。從國民黃金埋骨的陣仗,也可推知帝國較為富裕。

這也合了《西遊記》里「不亞中華之盛」的說法。

【四】

可以看出,女國藝術形象的形成,是諸多傳說元素的雜糅。但這裡,卻不得不講一個頗為有趣插曲。

其實,現行本《西遊記》關於女兒國的描寫,是經過吳承恩先生「微整容」的。至於早前民間流傳的女國故事,情節卻要粗魯許多。

不妨摘取一例,出自楊景賢版《西遊記》雜劇。

劇中情節,通過各出場角色以唱詞的形式體現。

女王唱道,「千年只照井泉生,平生不識男兒像。見一幅畫來的也情動,見一個泥塑的也心傷。」

通過女王的表現,我們可以推知女國居民對於男性的需求是較為強烈的,即便是拿着一幅男性畫像,也不禁浮想聯翩。

但唐僧一心向佛,誓死不從。場面一度混亂。

事後,悟空是這樣陳述的,「豬八戒吁吁喘,沙和尚悄悄聲。上面的緊緊往前掙,下面的款款將腰肢應。我端詳了半晌空傒幸,他兩個忙將黑物入火爐,我則索閒騎白馬敲金鐙。」

由此可見,豬八戒、沙和尚在女兒國一行,其實都破戒了。對於這個既成事實,唐僧也沒有過多表態,拍拍徒弟們的肩膀,繼續西行。

元明時節的雜劇,難免走入鄉野之地。下里巴人看戲,講得是場面上的刺激。為了「粉絲」需求,故劇本里有大膽粗俗描寫,也是可以理解。但吳承恩先生畢竟是浸淫儒家文化的讀書人,斷不能讓文風流於低俗,便妙筆一揮,將情節全然改動。筆下的女國國王,自然也少了市井浮誇之氣。「說什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月里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如是女王端莊形象,終究定稿。[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