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溪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溪古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平楚,次年封劉賈為荊王,東台為荊國東陽郡廣陵縣地。漢高帝十二年,劉邦封劉濞為吳王,建都廣陵(今揚州市),東台屬吳國,因其地高阜且傍海故得名「海陵」。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海陵縣,領海安、西溪兩鎮,西溪之名也始見於此。

簡介

地理位置:東台市西郊

景點:唐塔、泰山寺

中文名:西溪古鎮

總面積:5000畝

基本內容

西溪曾是歷史上鹽稅的主要徵集地,北宋時期的三位名相呂夷簡晏殊范仲淹早期都曾在東台的西溪做過鹽稅官員。

相傳,范仲淹初到東台的西溪上任之際,有人曾勸他不要在這個小地方做稅官,范公不以為然,笑而答道:

誰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參知兩丞相,曾向此間來。

西溪景區內現有海春軒塔、鳳凰泉、度假村及北宋丞相范仲淹的讀書堂。《天仙配》中董永的家鄉傳說也在這裡,現仍保存着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樹、土地廟、辭郎河、送子頭等遺蹟。

如今,作為東台地方文明的發祥地,西溪旅遊景區開發工程近期將全面啟動。

西溪旅遊區即將啟動的線路工程為「三區一園」,即「梨木街」仿古商業文化街頭遊憩區、「泰山寺」宗教文化旅遊區、「鹽文化」三賢祠旅遊區和「天上人間」主題公園。東台市將同時着力進行西溪人文資源的挖掘和保護,搜集整理歷史遺蹟、傳說、詩詞、佛教、古物等,呈現西溪旅遊新景象。[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