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潭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潭鎮位於詔安縣的西南部,在東經117℃07ˊ、北緯23℃45ˊ,東溪流域中下游西岸,平原略帶丘陵,西南鄰深橋鎮,西接白洋鄉,西北連建設鄉。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2℃,無霜期360天,月平均降雨量144毫米,土地肥沃。

2016年1月,詔安縣撤銷西潭鄉,設立西潭鎮,以原西潭鄉的行政區域為西潭鎮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1]

鄉鎮概況

西潭鎮位於詔安縣的西南部,在東經117℃07ˊ、北緯23℃45ˊ,東溪流域中下游西岸,平原略帶丘陵,西南鄰深橋鎮,西接白洋鄉,西北連建設鄉。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2℃,無霜期360天,月平均降雨量144毫米,土地肥沃。

西潭鎮是縣農業大鄉,以水稻、甘薯、花生種植為主,結合水果、茶葉、蔬菜生產,建有2萬畝龍眼、荔枝生產基地,桃、李、梅種植1.1萬畝,年總產量達8000多噸。菜蔬以冬季蘑菇和芥菜種植為主,蘑菇生產已掌握運用"第二次發酵技術";芥菜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生產鏈。

西潭鄉人口2007年4.3萬人,除了美營村六千人是畲族外,其餘的主要是漢族,講普通話,閩南語和部分客家話。

行政區劃

1984年置西潭鄉。現共17個行政村,分別為桔林村、上陳村、新春村、新厝村、潭光村、潭東村、後陳村、軍寮村、新安村、青山村、沈寨村、東上營村、美營村、福興村、岑頭村、山河村、龍坑村。

西潭鄉主要以潭光村、潭東村、新厝村為主,三村人口共2萬餘人,三村相連形成一個較大的村落。

西潭鄉以吳,沈,陳,鍾為主要姓氏,其中吳姓占總人數的50%以上。

2016年2月16日,西潭鄉撤鄉設鎮獲批,原行政範圍不變,政府駐地不變。[2]

基礎設施

學校

該鄉有完全中學1所(西潭中學即詔安四中),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10所,初級小學1所,教學點1個。

醫院

有1所集防疫、婦幼保健和基本治療為一體的一級甲等中心衛生院(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市場

農副產品市場逐步開拓,有4個專業市場,2個綜合市場。

敬老院

2010年投資70多萬元投建西潭鄉敬老院。

辦公樓

2010年投資41萬元建潭光村村部大樓。

交通狀況

交通運輸方便,全鄉各村均通水泥公路,形成網絡。有優質地下礦泉水和優質河沙資源。

2010年投資100多萬元對山河村、上營村、龍坑村、上陳村村內主幹道約4公里路段進行水泥化建設,對塘東橋進行維修加固,並積極做好潭光橋危橋拆除重建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全鄉道路交通網絡。

氣候環境

鄉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側斜,西北部群山起伏,形成丘陵地帶,東南部屬於東溪流域的沖積平原,是詔安縣六大平原之一,池塘河港星羅棋布,水源充沛,土地肥沃,田野廣闊。氣候年平均溫度22℃,月平均最高溫度28.9℃,月平均最低溫度14.9℃,年平均降雨量1445.3公厘。

經濟發展

西潭鄉以水稻、甘薯、花生種植為主,結合水果、茶葉、蔬菜生產。全鄉耕地面積31244畝,全鄉水果面積24055畝,其中荔枝7516畝,龍眼6312畝,青梅8814畝,李子1311畝,其它102畝,是詔安縣糧、油、水果主要基地之一。

2010年,全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93億元,比2009年增長7.7%,其中:工業總產值1.82億元,增長9.0%;農業總產值1.11億元,增長5.7%。財稅總收入264.5萬元,超額完成縣下達的任務。農民人均純收入4710元,比2009年增長8.1%。

工業生產原有基礎較薄弱,2005年以後引進一家外資企業辰鑫鑄鍛有限公司,2家毛織公司,1家紅木加工廠,1家果蔬醃製廠,2007年工農業總產值2.2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13億元,農業總產值1.11億元)。

農產品經營模式多樣化,形成超大"公司+基地+農戶"、傳統農業(芥菜和蘑菇)"以戶帶戶、分產聯銷"和太生蔬菜專業合作社"大戶牽頭、帶動種植"三種經營模式。二是形成"一村一品"農業生產格局。通過對超大現代農業種植技術、管理經營方式的認識和市場行情的了解,每個村都有一部分種植能手、種植大戶主動與土地集中但經營零散的農戶進行協商租憑,進行高優農產品種植,現全鄉已形成了美營"超大"基地、軍寮"太生蔬菜"基地、岑頭葫瓜、新春芥菜、西潭大村小蕃茄等種植格局。三是糧食生產穩步推進。全鄉糧食生產基本實現雜優良種化,糧食種植主要以新春洋、林洋為主,並在軍寮洋、新春洋建立萬畝水稻豐產示範片。

2009年我鄉向上爭取資金760萬元對蘆尾洋3400多畝洋田進行整理,並新報3336畝林洋和新安村、青山村1200畝土地平整項目,其中林洋農發土地整理項目將在本月底前進行招投標,新安村、青山村的土地平整項目也完成了立項報批工作;

積極向上爭取450萬元對月港水庫進行除險加固,現已完成初設和立項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