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瓦古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瓦古猿 一些生活於中新世的較為粗壯的似人似猿的高等靈長類(化石),它是美國古生物學家G.E.皮爾格林在印度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西瓦立克山區發現的。屬名的詞頭"Siva"是印度三神之一大自在天神的名字。[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西瓦古猿 | 界 | 動物界 |
屬 | 西瓦古猿屬 | 生存年代 | 約1250年至850萬年前的中新世 |
基本信息
西瓦古猿屬 西瓦古猿屬 西瓦古猿屬(Sivapithecus)身長約1.5米(4.9英尺),與現代的紅毛猩猩個頭大小相似。雖然在很多方面,它與現代非洲黑猩猩相似,但它的面部特徵與現代紅毛猩猩更相似。西瓦古猿的手腕形狀和身材比例表明它居住在地面上及樹上,而它的大犬齒和臼齒表明它吃較硬的食物,比如種子和無樹草原上的草。
=地理分布
西瓦古猿屬,出現在約1250年至850萬年前的中新世。19世紀起在印度次大陸的錫瓦利克山脈(Siwalik Hills)發現了西瓦古猿屬化石,後來又陸續在土耳其、巴基斯坦、中國、希臘和肯尼亞發現該屬化石。
所得的標本大多為上、下頜骨和牙齒,以及少量肢骨。1978年冬在中國雲南祿豐縣石灰壩煤窯發現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頭骨。[2]
另外,在巴基斯坦的波特瓦高原挖到了一個帶部分頜骨的面骨,在土耳其的西那帕發現一個帶有部分下面部的頜骨,以及在匈牙利發現一塊額骨破片。
外貌特徵
西瓦古猿相當粗壯,較象猩猩。
從頭骨上看,顱頂前部有強烈突起的"V"字形顳脊,於顱頂中部匯合後延續為矢狀脊。
眶上脊和臘瑪古猿一樣是弱和分離的,眉間區很寬和凹陷,沒有眶上溝。面部短寬,自上而下呈凹弧形。上頜前部翹起,顴弓向外張開,上犬齒有明顯的齒槽軛,兩側犬齒呈"八"字形張開,犬齒窩很深,上頜齒弓接近"U"字形。
下頜骨較深和粗,聯合部內面底部有厚實而很後凸的下橫圓枕,即猿板,下頜體很厚,尤其是在巴基斯坦的標本中,下頜齒弓近似"U"字形。
在牙齒形態上,和臘瑪古猿一樣的是,上內側門齒的唇舌徑特別大,上外側門齒特別小,下門齒的尺寸幾乎相等,上、下犬齒都是高大而尖銳的,大大地突出於齒列平面。與臘瑪古猿不同的是,下第三前臼齒的齒冠輪廓呈扇形,一般都是單齒尖的,臼齒咬合面釉質較厚,有複雜的皺紋。
分類與歸類
西瓦古猿屬最初被訂的學名也很繁多,後來經過歸併,目前常用的有西瓦古猿印度種 (Sivapithecus Indicus) ,西瓦古猿密提種 (Sivapithecus Meteai),西瓦古猿雲南種(Sivapithecus Yunanensis)等。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西瓦古猿屬在靈長類進化史中的地位一直不明確。
1915年皮爾格林曾經在他的人猿進化譜系圖中把西瓦古猿放在向人進化主幹的爪哇猿人的下方,認為它可能是人類的祖先。
但是在以後的半個多世紀中,西瓦古猿總是被學者們看作為現代大猿類的祖先。
到了70年代後半期,有些學者根據臘瑪古猿和西瓦古猿共生的事實,又特別是根據它們之間在形態上的相似性,認為它們可能分別代表同一個種的雌性和雄性的標本。持這種看法的學者,又依據西瓦古猿化石在形態上顯示出較多的似猩猩的性質,因此認為西瓦古猿(包括臘瑪古猿)是現代猩猩的祖先。
1982年,大衛·皮爾比姆(David Pilbeam)出書描述了一個重大意義的化石發現--一大塊西瓦古猿屬的臉部和下巴化石,該標本與現代紅毛猩猩頭骨有許多相似之處,從而加強了西瓦古猿屬是現代猩猩的祖先這一理論。
視頻---古猿身高不足5英尺,四足穿行草叢看不見路,被逼無奈開始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