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直門轉運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直門轉運站
圖片來自pixnet

西直門交通樞紐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橋西北角,是一個綜合性大型客運交通樞紐,也是北京市區主要交通樞紐之一。

介紹

樞紐主要服務於3條城市軌道交通(西直門站)內部的換乘,同時引入國家鐵路(北京北站)、路面公交,以及出租車等其他交通方式。與西直門交通樞紐配套建設的寫字樓與商業零售建築稱作西環廣場[1],其主體為四座塔樓,其中三個較高的塔樓的立面呈橢圓形,為西直門地區的地標建築

位置和布局

西直門交通樞紐位於西二環路外,西直門外大街北側,西至高梁橋路,北至南長河(此段為蓋板河),規劃總用地面積5.99公頃,總建築面積26.4萬平方米,其中商業和辦公區建築面積18.2萬平方米,交通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

交通樞紐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域。西區主要為配套商業開發,亦即引言中所述的地標建築——西環廣場;中區為地鐵13號線車站;東區北部為國鐵北京北站,中部為地下換乘大廳和公交始發站,南部通過通道連接1980年代建成的地鐵2號線4號線車站。

設計

整個設計圍繞東區的換乘廳展開,換乘大廳位於地下一層,中區三層的13號線站台通過一個連續的通道與換乘大廳直接連接,再通過換乘大廳連接2、4號線車站,以避免出站換乘;同時換乘大廳也與北京北站地下一層相連。由於樞紐內只有兩路公交車從北京北站前經過,其他公交車停在高梁橋路西側,所以在西區二層設置了換乘通道,以方便乘客由公交轉乘地鐵13號線,但這種公交車站的布置方式仍然造成了換乘上的麻煩[2]

西區的四個塔樓中,最北端的一個是北京地鐵13號線的控制中心,與13號線統一設計建造,而南部的三座則是寫字樓,之間以裙房相連,用作商業開發(即凱德MALL•西直門)。南部三座塔樓沒有設置標準層,各層結構和平面設計均不相同,以實現橢圓形立面的效果。三個塔樓的南側都設置了遮陽用的百葉

建造

西直門交通樞紐各部分的時間跨度很長。樞紐建築於2001年開工,2002年9月地鐵13號線車站就開始投入使用,西區的商業和寫字樓於2005年9月交付使用,樞紐主體2008年5月竣工,用於地鐵換乘的通道也於同年6月開通[3],但是地下混合換乘大廳直至2011年才開通運營[4]。單獨改造的北京北站則於2008年1月開工[5],次年1月投入使用。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西直門交通樞紐西區建設完工 東區將作相應調整. 2005-03-29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李強 隋洪鑫 王運靜 張珩. 西直門地區交通換乘的主要問題. 城市問題. 2009, (6)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西直門換乘大廳奧運前雙向通行 換乘時間省一半. 2008-06-10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6). 
  4. 西直門交通樞紐混合換乘大廳正式開通. 2011-09-29 [2012-09-05]. 
  5. 新北京北站計劃在8月1日部分投入使用. 2008-07-01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