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藏麥地卡濕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藏麥地卡濕地位於西藏那曲地區嘉黎縣,地處那曲地區東南部,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位於嘉黎縣北部拉薩河支流麥地藏布源頭。麥地卡濕地屬內陸濕地,主要濕地類型包括永久性淡水草本沼澤、泡沼、泛濫地、湖泊、高山濕地和灌叢濕地,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 1、2、4、5、8。2005 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1]

麥地卡濕地是藏北地區最為典型的高原湖泊沼澤草甸濕地,是黑頸鶴、赤麻鴨等珍稀鳥類的遷徙停歇地和繁殖地,對黑頸鶴、赤麻鴨、斑頭雁等多種水禽的遷徙、繁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其重要的遷徙走廊或繁殖地,每年定期棲息有 20 000 只以上水禽;這裡也是高原魚類洄游、產卵育幼場所,還分布有藏原羚、岩羊、盤羊、狼、猞猁、棕熊等珍稀野生動物。

麥地卡濕地由於氣候等條件的限制,植物物種不是很豐富。其中,禾本科種數最多,其後是菊科和豆科植物。主要為藏北嵩草,伴生植物有藏北苔草、喜馬拉雅嵩草、長軸嵩草、西藏粉報春、藍白龍膽、高原毛茛、海乳菜等, 均為西藏北部典型的濕地植物。

區域範圍

保護區總面積88052.37公頃編,其中核心區面積32882.47公頃bai,緩衝區面積14164.04公頃,實驗區面積41005.86公頃。

保護對象

保護區範圍內有119種脊椎動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9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7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2種。對黑頸鶴、赤麻鴨、斑頭雁等多種水禽的遷徙、繁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其重要的遷徙走廊,每年定期棲息有20000隻以上水禽;這裡也是高原魚類洄游、產 卵育幼場所,還分布有藏原羚、岩羊、盤羊、狼、猞猁、棕熊等珍稀野生動物[2]

生態價值

麥地卡主要濕地類型包括永久性淡水草本沼澤、泡沼、泛濫地、湖泊、高山濕地和灌叢濕地,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9項指定標準中的5項,2005年,由於生態學植物學、動物學、湖沼學、水文學方面獨特的國際意義,麥地卡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麥地卡濕地是拉薩河的源頭,對拉薩河的供水功能、調節徑流、淨化水質發揮着重要作用,對保護拉薩以及拉薩河流域的生態環境、穩定拉薩河優良水質具有積極意義。保護區內有高原淡水湖泊濕地、沼澤濕地與河流濕地,濕地類型之全、功能之完善是全球高寒湖泊、沼澤與河流濕地生態系統中的典型代表。

視頻

西藏麥地卡濕地 相關視頻

西藏那曲麥地卡濕地保護區,黑頸鶴、赤麻鴨等多種珍稀鳥類的天堂
麥地卡濕地鳥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