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邑鎮位於鶴慶縣西南部,東與朵美相連、南與黃坪鎮毗鄰、西與洱源縣三營鎮接壤、北與松桂鎮相依,是鶴慶縣的南大門,北距鶴慶縣城40公里,南距大理下關92公里,北距麗江85公里,是聯繫大理麗江兩大歷史名城,兩大著名風景區的中點站。[1]

中文名稱: 西邑鎮

外文名稱: Xiyizhe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

下轄地區: 9個村委會,73個自然村,76個村民小組

電話區號: 0872

郵政區碼: 671500

地理位置: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

面 積: 306.4平方千米

人 口: 15406人(201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雲L

概況

西邑鎮位於鶴慶縣西南部。東與朵美鄉相連,南與黃坪鎮毗鄰,西與洱源縣三營鎮接壤,北與松桂鎮相依。面積306.4平方千米,人口15406人(2017),有漢、白、傈僳等9個民族。轄西邑、北衙、奇峰、水井、七坪、響水河、爐坪、芹河、西園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西邑,距縣城40千米。境內海拔1700米~3842米,主要礦藏有金、銀、銅、鐵、鉛、膨潤土、高嶺土等。大(理)麗(江)公路過境。景點有馬耳山、太極洞遊覽區。

沿革

清代,屬縣的東區松桂南路,稱北衙4甲。一部分屬西邑6甲。民國初期,仍屬東區的松桂南路。民國23年(1934)屬第四區,建北衙鄉和七坪鄉。民國29年(1940)部分屬坪營鄉,部分屬松鶴鎮。民國33年(1944)稱坪營鄉,部分屬松鶴鎮。民國36年(1947)屬松鶴鎮。建國後,1951年,為縣屬之第五行政區,包括所轄的北衙、西園、芹河、響水河、爐坪、西邑、七坪、水井、奇峰9個村和黃坪區所轄的姜營、潘營、水坪3個村及河西村西部,共13個行政村。1959年4月,姜營、潘營、河西鄉劃歸黃坪公社,其餘10個鄉屬北衙公社。1960年3月,北衙、爐坪、西園、芹河4個鄉成立北衙公社,嚴邑、響水河、七坪、水井、奇峰5個鄉成立七坪公社;水坪鄉劃歸黃坪。1963年北衙、七坪兩個公社合併為北衙區。1967年改名前進公社。1978年復名北衙公社。1984年4月改公社為區,大隊為鄉。1988年撤區改為北衙鄉,下屬9個鄉改稱9個村公所。1997年,面積306.6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北衙、西園、芹河、爐坪、西邑、響水河、七坪、水井、奇峰9個行政村。1998年,政府駐地從北衙搬遷至大麗路旁西邑村。2001年4月18日撤鄉設鎮,更名為西邑鎮。2003年末,轄9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76個村民小組,總面積306.4平方千米,總人口13533人,其中農業人口12985人;白族有8463人。

地理

全鎮海拔在1700米——3842米。總人口15406人(2017)。全鎮耕地總面積有20182.2畝,常用耕地有19707.2畝,其中水田4995.8畝、水澆地(旱地)8777.5畝,人均占有常用耕地1.52畝(其中水田0.38畝,水澆地0.68畝)。

特色產業

該鎮較具特色的經濟林果主要有香椿、黃皮梨、核桃。結合地區優勢,認真實施優質梨發展項目,緊緊抓住退耕還林和省政府提出建設綠色經濟強省的大好時機,大力發展泡核桃、梅果等經濟效益好的水果產品,積極組織實施林果基地建設。

資源環境

全鎮山多,林業資源豐富,主要以雲南松、雜木、灌木林為主,森林覆蓋率36%。鎮內礦產資源豐富,儲積量大,品種多,礦種主要有金、銀、銅、鉛、鐵、黑金花石、麻布石、膨潤土、高嶺土等。全鎮區位優勢突出,地處大麗公路中點,大麗路過境23.6公里,正在修建的大麗鐵路過境21.6公里,9個村委會都已實現通公路。境內一年四季綠樹成蔭、泉水潺潺、風和日麗、氣候宜人。馬耳山高大雄奇,山頂天池清澈秀麗、四周古木蒼天,山腰杜娟品種繁多,鮮艷爛漫,北衙石林怪石粼峋。

視頻

騎行滇藏線攻略第一天大理到西邑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