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覃塘區三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覃塘區三里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東接西江農場及石卡鎮,南鄰五里鎮,西靠鎮龍山脈三等嶺、銀對頂,與橫縣鎮龍鄉交界,北連覃塘鎮和黃練鎮。鎮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1公里,在覃塘區政府西南10公里處。全鎮總面積128平方公里,現轄10個村委,1個居委,有70個自然屯,276個村民小組。截至2017年末,人口共計6.2萬人。[1]

中文名稱:三里鎮

外文名稱:SanLiZhen

別 名:三里

行政區類別:城鎮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

下轄地區:三里社區及10個行政村,有74個自然屯

政府駐地:三里街

電話區號:(+86)0775

郵政區碼:537124

地理位置:鬱江平原西部邊緣平地,西靠鎮龍山

面 積:128平方公里

人 口:6.2萬人(2017年末)

方 言:粵語-勾漏片貴港話三里方言,北部壯語-紅水河土語,客家話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中共廣西省代表大會遺址迴瀾廟革命烈士紀念碑

車牌代碼:桂R 貴縣話拼音slom1 lei5

行政代碼:450804102

身份證前六位:450804

地理位置

三里鎮位於貴港市西部,東面是港北區的西江農場,東南面是石卡鎮西山村,南面沿着G209國道直達五里鎮,西面是鎮龍山脈三等嶺並與橫縣鎮龍鄉交界,北面是覃塘鎮,西北面是黃練鎮。

三里鎮新政府駐地位於三里街與合新街交接處附近,三里鎮菜市場對面。鎮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1公里,在覃塘區政府西南10公里處。

鄉鎮概況

全鎮現轄10個村委,1個居委,有74個自然屯,276個村民小組,行政區域面積128平方千米。2017年末人口6.2萬人,有壯等少數民族1.98萬人。

主要地方特產有原料蔗、果蔗、食用菌、甜玉米、淮山、荔枝、龍眼、中草藥等。鎮群眾中心榮獲貴港市星級群眾工作中心、三里鎮榮獲覃塘區招商引資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全鎮總面積133平方公里,有耕地5.5萬畝,其中水田9萬畝,早地2.5萬畝,林地面積5.89萬畝。圩鎮規劃建設四大新區,占地280公頃。水資源得天獨厚,有義渡江過境,境內有中小型水庫6座,常年有效庫容1112萬立方米,可滿足生產和生活用水需要。大型人畜引飲工程,源自甘道水庫,受益沿線4個村和三里圩鎮。供電和通信設施完備,走在全市先進行列。交通環境得天獨厚,呼和浩特至北海209二級國道,南北縱貫全境,與三里圩鎮擦肩而過,南下20公里為廣(州)南(寧)高速公路,北上10公里與昆明至福州324國道和自治區幹線南梧二級公路交匯。此外,黎湛鐵路傍境而過。

行政區劃

三里鎮轄三里社區;大零村、龍田村、九岸村、雙鳳村、吉塘村、石社村、隆興村、大周村、水仙村、甘道村十個村委會。

人文紀事

歷史名人

三里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歷史上湧現了覃增文、楊烈、團燕甫等志士仁人,為黨和革命事業建立了卓著功勳。

歷史事件

1936年11月7日,中共廣西省代表大會在三里羅村召開。

文化教育

該鎮有初中2所:三里鎮第一初級中學(簡稱「三里一中」)、三里鎮第二初級中學(簡稱「三里二中」);中心校1所:三里鎮中心小學(簡稱「三小」);完小11所,教學樓房23幢,1995年已先後通過自治區和國家「兩基」驗收。

近年來,兩所初中均獲市、區常規管理優秀學校,素質教育目標管理一等獎,教學工作突出貢獻獎;中心校為貴港市首批示範學校、百佳學校有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1996年被自治區許為示範學校和全國成人教育先進單位。

語言文化

三里鎮與貴港(原貴縣)的語言格局大致相同,有三大方言:三里粵語、壯語、客家話;其中粵語是全鎮的通行方言,壯話和客家話是農村的主要語言。

語言分類

粵語:勾漏片貴港話(貴縣話)三里方言

壯話:北部壯語紅水河土語貴縣壯三里方言

客家話:分片不明

語言分布

粵語使用人口大致分布在三里社區、吉塘、石社、水仙、甘道等鎮南、鎮東的村落,壯話使用者集中在九岸、龍田、大零、雙鳳等鎮北村落,大周村和隆興村則為客家話村落。大部分壯族和客家人多為雙語使用者,大都會粵語;小部分的壯族人還是三語使用者,通客家語。三里鎮推普工作比較到位,大部分趕圩的人都能聽懂普通話,年輕人的普通話水平較好,粵語、客家話人口的地方口音較壯話人口的輕。

視頻

廣西貴港市覃塘區三里鎮黃氏宗祠(九岸村獨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