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認識、知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見識、認識、知識,識主要指見地,一個人的見地如何。一個人的身器先天的成分居多,一個人的識量則完全是後天的,通過學習、通過生活經驗積累而成。識量包括心量的大小、觀察事物的敏銳性、思維的敏捷程度、思想高度等,這都屬於人的見地。有好的身器,但如果識很糟糕,見識很低劣,沒有理想,沒有志向,好身器就浪費了
原文
識是屬於精神方面的,指見識、認識、知識。一個人具有好的身器,是一塊料子,只是意味着他有成功的基礎,但不意味着他一定能做多大的事業。他這一生究竟能為人類為眾生貢獻多少,取決於他的見識。識主要指見地,一個人的見地如何。一個人的身器先天的成分居多,一個人的識量則完全是後天的,通過學習、通過生活經驗積累而成。識量包括心量的大小、觀察事物的敏銳性、思維的敏捷程度、思想高度等,這都屬於人的見地。有好的身器,但如果識很糟糕,見識很低劣,沒有理想,沒有志向,好身器就浪費了。這樣的情況很多。有理想、有志向,觀察事物敏銳,思維敏捷,眼光遠大,思想有高度,這些構成人的識的質量,能夠對先天的身器起補充作用。身器的指標,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先天所稟的氣質氣脈怎麼樣,能不能承受各種壓力、各種打擊。不很重要的就是高矮美醜這些指標。
似乎古代人也很重視這些指標,一說到英雄人物就說是身高八尺,或身一丈,好像身高很重要,其實並不太重要。雖然不很重要,但也算一個指標。我們國家已故的領導人鄧小平,個頭不高,相貌也是平平,從身器的指標來看,在高矮這個次要指標上就差一些,他的相貌從世俗的眼光來看也不占上風。但是他的識量,就不是常人所能比得了的了。他的理想、他的志向、他的心量、他看問題的敏銳、他的眼光、思想的高度,以及他不斷調整思想觀念的能力,這些方面就不是其他人能比的。這就是後天的識可以補充先天身器的一個範例。
在中國的佛教史上,根據《高僧傳》上描寫的,也有很多高僧,比如在南北朝時期東晉有一位道安法師,道安法師還是我們河北人,他是河北巨鹿人,根據書上講他就貌不驚人,長得黑而丑。他出家以後,師父就不太重視他,每天讓他下地勞動,其他的師兄弟呢卻常常能留在寺院裡面。幾天以後,道安法師去找師父說:"你每天光讓我勞動,也應該給我一本經書讓我讀一讀呀?"他師父一直沒太注意他,就是因為他的長相不佳。很多時候長得不起眼的人,你總是比較晚才注意他。師父說:"行!就給你一本經吧,但你還是要下地去勞動。"第二天晚上回來時,道安法師又去找師父說:"師父!您再給我一本經吧。"他師父說:"昨天我不是剛給了你一本經嗎?"他說:"我已經看過了,而且已能背下來了。"他師父嚇了一跳,僅一天的時間,而且是很長的一本經,怎麼能背得下來呢?他不信。道安法師當眾倒背如流,他師父這一下子才對他另眼相看。道安法師非常了不起的,是對中國佛教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那時候,中國南北政治割據,道安法師曾經一度住在湖北襄陽。
那裡屬於東晉,北邊有一個政權叫前秦,皇帝叫苻堅。苻堅是佛教徒,他聽說了道安法師的名望,就派兵八萬攻打襄陽。他跟人說,我攻打襄陽是為了一個半人,這一個人是道安法師,另外半個呢是一位儒家學者,名叫習鑿齒。從這裡可見道安法師的影響之大。中國佛教在南北朝時侯,通過道安法師的努力,開始形成一些寺院修行的有中國特色的制度,既根據戒律又結合中國國情。比如坐禪呀,過堂啊,這些制度在那時就已經有一些雛形了,這都應歸功於道安法師的努力。還有很多高僧也是這樣的。比如六祖慧能大師,父親是范陽人,現在河北的涿州。他雖然也可以算是北方人,但是我們從書上看,以及從現在他老人家的肉身來看,在身量方面他並不是很高大,但是他具有大菩薩的智慧。所以識可以補充器,一個有理想、有志向有見識的人,往往會賦予他的身體以不同的氣質,他在顧盼之間所流露的氣質就與眾不同。一個沒有理想、沒有志向、沒有什麼見識的人,可能他的身器非常好,從物理指標來看非常好,但在言語、行動之中,表現得沒有力量,表現得猶猶豫豫,表現得沒有活力。所以識可以轉過來影響器,特別是在一些可變的身器指標上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