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星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觀星台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東南13千米告成鎮。由天文學家郭守敬於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主持建造。 觀星台由盤旋踏道環繞的台體和自台北壁凹槽內向北平鋪的石圭兩個部分組成,台體呈方形覆斗狀,四壁用水磨磚砌成。觀星台北側的石圭用來度量日影長短,所以又稱「量天尺」。觀星台是科學、宗教與政治相互作用的產物,因其獨特的設計而成為元代天文學高度發達的歷史見證。 1961年3月4日,觀星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8月1日,包含觀星台在內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

歷史沿革

元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觀星台為天文學家郭守敬所建,是設立二十七個觀測站其中之一。

明嘉靖七年(1528年),觀星台增建台頂小室。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觀星台石圭重刻。

民國時期,觀星台無人管理雜草叢生。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觀星台遭受炮擊,台身東壁及台頂小室中炮彈十餘發,致使東室倒塌,東壁嚴重剝落,女兒牆、梯欄幾乎全部損毀。 2003年7月,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在觀星台量天尺北30米復建帝堯殿的基建過程中,於地基內發現了成段磚砌房基。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根據房基特徵,將其定為元代大殿,並判斷可能與觀星台有關。帝堯殿因此南移復建,房基回填保護。

歷史文化

選址文化

觀星台的選址,與中國古代所謂的「地中」觀念是分不開的。地中觀念首先是一種地理概念。中國古人長期認為地是平的,大小是有限的,這樣,大地表面必然有個中心,這個中心就叫「地中」。「地中」觀念在中國存在時間很長,一直到明末清初,傳教士傳入了西方的地球學說,「地中」觀念才逐漸銷聲匿跡。受「地中」觀念影響,中國人逐漸形成了自己位於「天下之中央」的傳統認識,「中國」這一國家名稱的形成與此不無關係。所以,「地中」觀念在傳統思想觀念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

歷史人物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順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代天文學家、水利家。元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郭守敬主持建造觀星台,此台是元初進行「四海測驗」的27處觀測台站中唯一保存下來的古台建築。

傳說軼事

觀星台用以觀測每天日中日影的長短變化、從而找出季節的變化、服務於人類的生產活動,把表影最大的那天定為「冬至」;把表影最短的一天定為「夏至」;把一年中的日中影最長的一天到下一年日中影最長的一天的周期定為一個回歸年」。在一年中把兩個日中影長相等晝夜時間相同的日子分別定為「春分」「秋分」,加上「冬至」、「夏至「就是一年。

周在滅商之後,建立了周王朝,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周王朝因此要在中原建都,也就是洛陽,為了政治統治的需要,也為了尋求營建東都洛陽的準確天文依據,周公姬旦才修建了「測景台」。中國傳統的節氣劃分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姬旦通過在測景台的實地觀測劃定的,從而使「春」「夏」「秋」、「冬」四時得以劃定。

學術研究

20世紀30年代,董作賓考察觀星台,並編印了《周公測景台調查報告》,對觀星台的歷史和現狀做了詳盡的介紹。

建築特色

結構

觀星台由盤旋踏道環繞的台體和自台北壁凹槽內向北平鋪的石圭兩個部分組成,台體呈方形覆斗狀,四壁用水磨磚砌成。台高9.46米,連台頂小室統高12.62米。頂邊各長8米多,基邊各長16米多,台頂小室是明嘉靖七年(1528年)修葺時所建。台下北壁設有對稱的兩個踏道口,可以由此登臨台頂。在環形踏道及台頂邊沿築有1.05米高的階欄與女兒牆,皆以磚砌壁,以石封頂。為了導泄台頂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設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龍頭狀。

星台的北壁正中,有一個直通上下的凹槽,其東﹑西兩壁有收分,南壁上下垂直,距石圭南端36厘米。石圭用來度量日影長短,所以又稱「量天尺」。它的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連平鋪而成,下部為磚砌基座。石圭長31.196米,寬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石圭居子午方向。圭面刻有雙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泄水池,呈長條形,泄水池東﹑西兩頭鑿有泄水孔。池﹑渠底面,南高北低,注水後可自灌全渠,不用時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為東西向長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特點

觀星台系磚石混合建築結構,四壁明顯向中心內傾,其收分比例表現出中國早期建築的特徵。

文物價值

觀星台見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的測量演算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觀測天象的建築之一。周公測景台和觀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觀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說服力的證據。周公測景台和觀星台充分驗證了「天地之中」的信仰,是科學、宗教與政治相互作用的產物。觀星台因其獨特的設計而成為元代天文學高度發達的歷史見證。

文物遺存

綜述

觀星台包括各種天文儀器:周公測景台、浮漏,正方案,仰儀,景符,日晷等。

周公測景台

周公測景台,學名「八尺表」,俗名「無影台」,最早是西周(約前1037年)為測日影定地中而建的土圭,唐開元十一年(723年)天文官南宮說奉詔在其舊址仿舊制建成了留存現在的石圭測景台,是古代測量日影,驗證時令季節,計年的儀器。

周公測景台用青石製作,分台座和石柱兩部分;台座上小下大,呈梯形錐體,四邊稍有偏斜,各邊寬窄不等,台底最寬面1.88米,最窄面1.68米,台座上沿四邊寬在0.96米左右,台座上面成正方平面,石柱置中間,高1.96米,寬0.46米,厚0.22米,連同台座通高3.91米,石柱為表,台座為圭,石表南邊刻有「周公測景台」五字,正楷書,大小尺許,石表距台座北沿連同台底邊在內約0.7米,是中國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測景的遺制。

元代大殿

觀星台元代大殿考古挖掘出土有陶器、瓷器等。陶器均為建築用陶,有磚、板瓦、筒瓦、瓦當等;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盤、杯、盆、罐、缸類,釉色分白、青、黑褐三種。

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觀星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5年,觀星台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修整工程並對測景台進行了粘合補修扶證。

2008年6月,為配合嵩山歷史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報上級部門批准,對元代大殿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2010年8月1日,包含觀星台在內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