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觀音蓮是天南星科海芋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1]
地上莖圓柱形,黑褐色,具環形葉痕,基部生芽條,發出新枝,叢生狀;葉呈葉膜質或亞革質,寬卵狀心形;
花序梗圓柱形,常單生,雌花序圓柱形,能育雄花序近紡錘形;漿果近球形;
花期5-6月,果期7-8月。
卜芥在中國浙江、福建、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星散分布,在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也有分布。[2]
多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溪谷濕地或田邊。
卜芥,味微苦,大寒,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
主治流行性感冒,鈎端螺旋體病,瘡瘍癰毒初起,瘰癧,蜂窩組織炎,慢性骨髓炎,毒蛇咬傷,毒蜂蟄傷。
另外,全株有毒,中毒症狀和解救方法與野芋頭同;鮮品須炮製,久煎2小時以上,以免中毒。
別 名:老虎耳、尖尾芋,獨腳蓮、觀音蓮、山芋,老虎芋,小蟲芋,狼毒,尖尾芋,尖尾風
形態特徵
多年生常綠草本。
地上莖圓柱形,黑褐色,根莖粗壯,肉質。
具環形葉痕,基部生芽條,發出新枝,叢生狀;莖高可達1米餘。
葉互生,呈葉膜質或亞革質,寬卵狀心形;
長15-40厘米,寬10-1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微凹,全緣,葉脈兩面凸起,上面暗綠色,下面亮綠色;
葉柄肉質,濃綠色,長30-90厘米,柄下部兩側擴展成鞘狀。
花序梗圓柱形,常單生;花小形,黃白色,單性同株;
佛焰苞肉質,長15-30厘米,管長5-10厘米,上部狹舟形,邊包旋,肉穗花序短於佛焰苞;
雄花在上部,雄蕊連合成六角形的單體;中性花在中部;雌花在下部,子房1室。雌花序圓柱形,能育雄花序近紡錘形。
漿果近球形; 淡紅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卜芥多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溪谷濕地或田邊。
分布範圍
卜芥在中國浙江、福建、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星散分布,在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宜選擇肥沃、疏鬆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卜芥味微苦,大寒,有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
主治流行性感冒,鈎端螺旋體病,瘡瘍癰毒初起,瘰癧,蜂窩組織炎,慢性骨髓炎,毒蛇咬傷,毒蜂蟄傷。
另外,全株有毒,中毒症狀和解救方法與野芋頭同;鮮品須炮製,久煎2小時以上,以免中毒。
【中藥化學成分】
本品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焦粘酸(pyromuc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還含有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蘇氨酸(theronine),,絲氨酸(serine),穀氨酸(glutamic acid),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膊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纈氨酸(val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另外,還含有草酸鈣(calcium oxalate)和皂毒甙(sapotoxin)。
【科屬分類】天南星科
【拉丁文名】Rhizoma Alocasiae Cucullatae, Rhizoma Alocasiae Macrorrhizae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溪谷濕地或田邊,亦栽培於庭院或藥圃。
【炮製】刮淨外表的毛和黑皮,切成絲條。每斤加食鹽1.2-1.6兩拌炒,炒至灰青色、水氣干、折斷面中間無白心時,去淨鹽屑即可。
【性味】《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味微苦,大寒,有毒。"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尖尾芋的根莖。
臨床應用
治療鈎端螺旋體病
用鮮卜芥塊根半斤,去皮切片,加食鹽少許炒干,加水1000毫升,煎成250毫升,為1天量,2次分服。
或用卜芥乾片加工製成浸膏片,每片相當於生藥11克,成人每天9-12片,3次分服。
兒童酌減,服至痊癒為止。治療103例,治癒率93.20%。
除對肺出血型療效較差外,其他類型體溫平均2.2天恢復正常。
在治程中,僅少數患者有噁心、嘔吐、喉頭髮癢等副作用,
如加適量食鹽處理和延長煎藥時間(2小時以上),可以大大減少毒性和副作用。
治療毒蛇咬傷
用卜芥塊根去外皮,切片加少許食鹽,共炒黃焙乾,研成末,裝入膠囊(每粒3分),或製成糖衣片(每片0.3克)。
成人每日3次,每次3-4片或膠囊1粒。危重病人可半小時服1荊???次後改為每小時服1次。
以後視病情逐漸延長給藥時間,每隔2-4小時服1次,直至症狀消失。小兒劑量酌減。
治療100例,其中溶血毒型21例,神經毒型4例,混合毒型75例。
除1例因被銀環蛇咬傷達9小時入院搶救無效外,其餘99例痊癒。
服藥最短時間為3天,總量為10.8克;最長時間為34天,總量達145.8克。其中有4例溶血毒型症狀嚴重,採取中西醫綜合治療。
卜芥對血液循環毒型、混合毒型及神經毒型的蛇咬傷均有一定的療效,
特別是對五步蛇(聾婆蛇)、小眼鏡蛇、竹葉青蛇咬傷患者療效顯著。在上述臨床應用基礎上,每次劑量曾提高為成人8片,小兒4片,未見毒性反應。
預防稻田皮炎
用卜芥20斤捶爛,與石灰5斤混勻,加水浸過藥面,3天後過濾去渣,在下田前用藥液塗擦四肢浸水部位。
藥理作用
抗蛇毒作用 在注蛇毒前30min給小1次灌服卜芥水提醇沉液100g/kg,
對眼鏡蛇毒、眼鏡王蛇毒和爭環蛇毒的中毒有明顯保護作用,其保護率分別為85.7%、80%和30%;
但對五步蛇毒和蝮蛇中毒小無保護作用。
產難還發現,氯化鈉(NaC1)對眼鏡蛇毒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這說明鹽炒炮製品用於蛇傷的傳統經驗有一定科學性。
【生藥材鑑定】
顯微鑑定:粉末:草酸鈣簇晶眾多,直徑28-51vm,稜角較平截或稍尖。
草酸鈣針晶成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或散在,針晶長28-97?m。
環紋導管直徑23-72?m。4、澱粉粒單粒長卵形、腎形或類圓形,直徑4-17vm,臍點、層紋均不明顯。
另可見木栓細胞、棕色塊。
【性味】味辛;微苦;性寒;大毒
目錄
參考來源
- ↑ 觀音蓮 - 中藥材 - ,中醫世家
- ↑ 卜芥的功效與作用蛇毒食用鹽-,果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