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兒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角兒菜(Brassica juncea var. gemmifera Lee etLin.)是十字花科蕓薹屬芥菜種的一個變種,
起源於中國,是我國特有的蔬菜作物。在四川、重慶當地俗稱兒菜,別名角兒菜、芽芽菜、抱兒菜、南充菜等。
抱子芥的短縮莖和腋芽均可食用,營養價值較高,含水量豐富,清脆爽口,具有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清香,多以鮮食為主
中文名
角兒菜
生物學特性
抱子芥是喜溫涼濕潤的二年生蔬菜,生長勢強,總葉數30左右,
腋芽在莖上重疊 、呈寶塔狀。種子在8~10℃即可發芽,
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22~25℃。幼苗期60~70天,
生長最適溫度為20℃左右。肉質莖膨大期為120天左右,
肉質側芽的發生和膨大約需110天;膨大對溫度要求較嚴格。
秋季播種後,當氣溫降至旬均溫17℃左右時,肉質莖開始膨大;
當旬均溫降至15℃左右時,肉質莖上的側芽開始抽生並膨大,
腋芽膨大最適溫度10~15℃。兒菜耐寒性較差,在膨大後期若氣溫較長時期處於0℃以下,
肥大的莖、芽及葉片則易受凍害。播種過早、暖冬和長日照條件下易發生先期抽薹。
栽培區域
兒菜栽培區域原僅限於四川盆地(川渝地區),
逐步發展到貴州、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等長江中下游及周邊地區。
栽培技術
品種選擇
主栽地方品種有「南充兒菜」、「川農 1 號」、「臨江兒菜」等,[1]
上也有經提純、復壯、改良的商品種子,如「胖又多」、「萬騰」、「民哈哈特早兒菜」等。
適時育苗
播期選擇是兒菜高產栽培關鍵。播期過早溫度過高易抽苔,
播期過遲經不起霜凍、易發病且腋芽少而小,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但兒菜苗期耐熱能力稍強於其它芥菜,且生長期長,故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前播種,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
苗床選擇與播種:選前茬病蟲害較少的田塊,把廂面做成1.2m寬,
溝深20cm。廂面上鋪2cm左右的過篩細土,用800倍液的多菌靈和辛硫磷水澆透,
達到消毒滅菌和土壤濕潤目的。種子(種子摻沙)按3g/㎡均勻撒在苗床上,並蓋上薄薄一層細土。
苗期管理:播種後要用小拱架蓋遮陽網防烈日避暴雨,保持土壤濕潤,
並在傍晚時揭去;菜苗出土後用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噴施1次,
出真葉後間苗1~2次,拔掉弱苗,防小苗徒長,培養壯苗。
苗期徹底防治蚜蟲,並防治猝倒病,做到苗齊、苗壯。移栽前一晚苗床充分澆水,以方便第二天起苗。
整地定植
兒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土質疏鬆肥沃、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或水旱輪作地塊為宜。
施足基肥:施足底肥是獲得兒菜高產的重要因素,
每畝施2500kg腐熟農家肥、50kg三元複合肥、50kg過磷酸鈣,均勻撒施地里後翻耕、耙平。
整廂定植:施足底肥後,挖好圍溝(圍溝深 25~30cm),
按4m開廂(廂溝深15~20cm)。當幼苗長至3~5片真葉時即可移栽,每廂定植8行,株距40cm左右,定植後澆足定根水。
完全成熟,此時高產、優質,商品率高,是兒菜採收的最佳時機,也可根據市場需求適當早收。如需推遲採收,應將兒菜的菜葉折彎蓋心,保護兒芽鮮嫩不劣變。
留種
一般採用成株採種法,收穫前在田間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無病的植株為種株。最好通過適當晚播,不移栽留種,減少病害和串花。
參考文獻
- ↑ 角兒菜種植時間及方法 簡介角兒菜種植時間及方法 ,伊秀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