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無效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解剖無效腔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解剖無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 )是指每次吸入的氣體,一部分將留在口或鼻與終末細支氣管之間的呼吸道內,這部分氣體不能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故將這部分呼吸道的容積稱為解剖無效腔。
解剖無效腔包括從口、鼻至細支氣管的整個呼吸道,既無呼吸上皮,又無肺循環血液供應,不能參與肺泡與血液之間的交換。每次吸氣時,首先進入肺泡的是上次呼氣之末存在呼吸道內的肺泡氣,然後才是新吸入的空氣;每次呼氣時,首先呼出的是上次吸氣之末充盈於呼吸道內的吸入氣,然後才是肺泡氣。因此,每次呼吸中最後吸入的充盈於呼吸道的這部分氣體,恰是最先呼出的、未與肺泡氣混合、未參與氣體交換的氣體,其量為解剖無效腔的容量。成年男性解剖無效腔氣量約128毫升,女性約120毫升。此外,人體直立時,有一部分肺泡常得不到血液供應(如肺泡頂部),以致有氣體也不能起交換作用,稱為肺泡無效腔,與解剖無效腔合稱生理無效腔。
參考文獻
- ↑ 漢語是什麼語言,其本質是什麼?,搜狐,2020-10-19
- ↑ 精美絕倫的藝術瑪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