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解放北路 (天津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解放北路 (天津市)
圖片來自gushiciku

解放北路中國天津市和平區的一條街道,西北起張自忠路解放橋相接,東南到徐州道,全長2300米,是一條具有100多年歷史的金融街,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其南半段原為天津英租界維多利亞道,北半段原為天津法租界的大法國路。由於解放北路歷史風貌保存完好已被天津市規劃局確定為「解放北路歷史文化街區」並加以保護。

歷史介紹

這裡原來是天津東南郊海河西岸的一片沼澤荒地,中段有一個以紫竹林命名的寺廟和村莊。1860年12月17日,在紫竹林廟以南沿河地段開闢了天津英租界。1861年6月,在紫竹林廟以北沿河地段開闢了天津法租界。雖然戈登天津英租界進行了規劃,維多利亞道就是其中的南北主幹道。不過,天津在最初十年的對外貿易並不興盛,來到這裡的少數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東門外三岔河口的宮北大街,天津英租界只有英資寶順洋行和英國領事館建造了房屋,天津法租界內沒有任何法國機構,只有1個供英美僑民使用的宗教建築合眾會堂,法國在天津的主要活動就是位於三岔河口望海樓天主堂,連法國領事館都設在臨近的宮北大街。1870年6月發生的天津教案徹底改變了天津租界的面貌。此後外國僑民紛紛移居租界,首先是天津英租界得到開發經營,到1900年庚子之亂以前,已經建成了以維多利亞道為主幹道的道路網,兩側除了以英國為主的商業、金融機構,還建起了著名的戈登堂天津利順德飯店等豪華建築。這一時期,法國由於在普法戰爭中失敗,國力不振,天津法租界仍不見起色。直到1880年代才開始着手進行市政建設。1900年以後,由於海河航道得到疏浚,同時挖出的泥沙又填平了各國租界中的大片沼澤,使得天津的投資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天津租界的商務活動也趨於繁盛,民國初年,主要在天津英租界內的維多利亞道兩側興建了一批豪華的金融建築。抗戰勝利後,該路定名為中正路,北端的萬國橋定名為中正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路改名解放北路。

現況與發展

解放北路目前西北起張自忠路解放橋相接,東南到徐州道,全長2300米,兩側人行道均寬5米,為瀝青路面。沿途建有天津利順德大飯店天津新華信託儲蓄銀行大樓法國工部局大樓天津中法工商銀行大樓大清郵政津局大樓天津橫濱正金銀行大樓天津滙豐銀行大樓天津中南銀行大樓天津花旗銀行大樓天津利華大樓天津金城銀行大樓中央銀行天津分行大樓華俄道勝銀行天津分行大樓天津麥加利銀行大樓天津怡和洋行大樓泰萊飯店大樓天津英國俱樂部裕中飯店大樓百福大樓光明大樓美豐洋行大樓法國俱樂部北洋保商銀行大樓天津東方匯理銀行大樓天津郵政儲金匯業分局大樓天津華義銀行大樓、天津久安商業銀行大樓、天津朝鮮銀行大樓新泰興洋行大樓天津華比銀行大樓美國海軍俱樂部仁記洋行天津分行大樓天津四行儲蓄會大樓屈臣氏大藥房大樓天津太古洋行大樓天津印字館大樓原英國領事署大樓天津瑞隆洋行大樓等建築。其中,保定道至曲阜道一段的解放北路為天津英式風情區中的重要道路。[1]

參考文獻

  1. 和平區志. [201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