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解釋經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解釋經旨》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一。

原文

解釋經旨,貴於簡明,惟孟子獨然。其稱《公劉》之詩「乃積乃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而釋之之詞,但云:「故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糧也,然後可以爰方啟行。」其稱《烝民》之詩:「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而引孔子之語以釋之,但曰:「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用兩「故」字,一「必」字,一「也」字,而四句之義昭然。彼訓「日若稽古」三萬言,真可覆醬瓿也。

譯文

解釋經書主旨,最好是簡潔明了,只有孟軻能夠如此。他稱頌《大雅公劉》詩:穀物積滿了糧侖,口袋裝滿了乾糧,用它安定人民,興旺家邦,然後備好武器,才開始遠行,」而他的解釋只是說:「所以留下的有積蓄,出行的有乾糧,然後才可以出行。」他稱頌《大雅蒸民》詩:「上天降生眾民,有事物就有法則,老百姓堅持公理,都喜歡好的品德。」但他卻只用孔子的話來解釋說:「所以有事物就有法則,人是堅持公理的,因此就喜歡這美好的品德.」用兩個「故」字,一個「必』字,一個「也』字,內容就明明白白。象那注釋《堯典》『日若稽古」三萬字的,真可以用來蓋醬缸了。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2]

視頻

解釋經旨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