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訾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訾(zī)姓,非常古老。最先出現的訾姓,是從訾陬氏簡化而來的。夏朝諸侯國中有訾陬國,它的國民大多是稱為訾陬氏。而訾陬氏後來簡稱為訾氏。古代姜姓紀國(今山東省壽光市紀台村)有訾城,後為齊所滅,但子孫仍以訾為姓,以紀念這個曾經存在的國度。春秋時,周國有一地名為訾(今河南鞏義市)的地方,當地的居民世代就以地名為姓,為訾氏。訾姓的望族居渤海郡(在今天的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灣沿岸一帶)。

訾氏源流

源流一

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期周國有地名為訾(在現今河南省鞏義市一帶)的,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將地名作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源流二

為他姓所改。古代有訾陬氏部族,帝嚳的一個妃子即為該部女子,訾陬氏後人有的省去陬字,成為訾姓。

源流三

出自祭氏所改。南北朝的時候,居住在齊地的祭(zhai4)姓人認為祭姓不吉利,於是將祭姓改為訾姓,稱此氏。

源流四

出自姜姓,以城名為氏。周朝的爵位為伯的祭國(今河南省鄭州市的東北)有城名為訾。後來這個城被齊國奪取,此城的人遂以訾為姓。

源流五

源於國名,出自夏朝諸侯國中有皆陬(zou1)國,屬於以國名省文簡化為氏。在三千多年前發祥於中原地區,有一個流源古老的家族訾娵氏,亦稱訾陬氏、有娀氏,是遠古"三皇"時期的著名的部落,主要分布於如今的山東省的曲阜一帶。

源流六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訾枝,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訾枝,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個邑地(今湖北枝江)。

在史籍《左傳•文公十六年》中記載:"(周頃王姬壬臣九年,公元前610年)楚大飢,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師於大林。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以侵訾枝。" 在訾枝居住的楚國貴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訾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宋國訾毋,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訾毋,是春秋時期宋國的一個邑地(今河南周口鹿邑馬鋪)。

在史籍《左傳•襄公十年》中記載:"(周簡王姬夷二十四年,公元前562年)楚子囊、鄭子耳伐宋,師於訾毋。庚午,圍宋,斗於桐門。"在訾枝居住的宋國貴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訾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嬴姓,出自戰國後期趙國貴族訾辱氏,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在史籍《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載:"訾辱氏,趙嬴姓也。"

訾辱氏與恭叔氏、邯鄲氏、嬰齊氏、樓季氏一樣,都是為周穆王姬滿駕御馬車的造父之趙氏支裔,是趙武靈王的後裔子孫。 [1]

得姓始祖

祭伯、祭公謀父、趙武靈王(趙雍)。

祭伯。關於訾姓,《姓苑》上有"今齊人本姓祭,以不祥為訾。"的記載。由此可見,訾氏是由祭氏改姓而來的。這個姓氏的前身祭氏,系出周朝的爵位為伯的祭國。祭國的子孫,"以國為氏"而姓了祭。依照《路史》的考證,當時的祭國也就是今河南省鄭縣的東北。換言之,我國的訾姓家族,在3000年前發祥於中原地區,是一個流源古老的家族。訾女取氏是上古"三皇"時期的一個古老而著名的姓氏,主要分布於如今的山東省境內。根據我國許多姓氏的得姓途徑判斷,很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後人把自己的姓氏簡化為單姓的訾氏的緣故。而訾氏家族多年來,又主要以山東為繁衍中心。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省滄州市)。訾氏後人奉祭伯為訾姓的得姓始祖。

郡望

渤海郡: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堂號

渤海堂:以望立堂。

魯國堂:以望立堂。 直博堂: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訾祏,是一個直而且博的人,就是說他既正直又博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