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詹姆士邦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詹姆士邦德
 

中文名稱:詹姆斯·邦德

外文名稱:James Bond

其他名稱:占士邦、詹姆斯·龐德、007

職業:特工

搭檔:Q先生

登場作品:《007》系列小說及電影

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虛擬人物,是《007》系列小說、電影的主角。小說原作者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是英國作家、前特工

在故事裡,他是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的特工,代號007,被授權可以幹掉任何妨礙行動的人。他的上司是一位神秘人物"M",他還有一位好搭檔Q,專門為他提供各種高科技武器。到目前為止,已有了六位扮演者。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第一位和第五位--肖恩·康納利皮爾斯·布魯斯南

人物設定

世界上最著名的秘密特工是"從未當過間諜的間諜"詹姆士·邦德。他為英國情報局工作。他的經典開場白是:我的名字是邦德,詹姆士·邦德。他既是一個出色的間諜,也是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

他舉止文雅,衣着得體。他的衣服出自最好的裁縫之手,從不起皺。

他常駕駛一輛與眾不同的跑車(阿斯頓馬丁),並配有殺人執照。他有許多的敵人,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敵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只有一個欲望,那就是統治整個世界和世界上的所有人。詹姆士·邦德的任務就是要阻止他們的野心。他總是以他獨特的方式殺死敵人。

他經常深處困難又恐怖的境地,但總能設法脫險。他車中的彈射椅可以將不受歡迎的人彈出天窗。隱藏在車中的導彈可以將窮追不捨的直升飛機擊毀。

詹姆斯·邦德的名字有很多種不同的音變現象,比如:詹姆斯·龐德詹姆士·龐德詹尼斯·龐德詹尼斯·邦德等,有大部分原因是因為007系列電影語言翻譯的過程中的不仔細才造成了007姓名的不統一。[1]

007系列電影開場音樂《James Bond Theme》非常有震撼力,他是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巴里(John Barry)所作,他後來為多部007電影作了配樂

007乘坐直升機降落倫敦奧運開幕式

  開幕式一開始,英國演員,詹姆士·邦德的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將會乘坐直升機出場,空降到場館中,與此同時一口重達27噸的大鐘將會被敲響,由此表演正式揭開帷幕。在這口鐘上還刻有來自《暴風雨》的名句:「別害怕,在島上人聲鼎沸。」[2]

詹姆斯·邦德五十年長盛不衰,魅力從何而來?他總是與時俱進

1962年10月5日,第一部007電影《諾博士》上映,成功塑造了詹姆斯 · 邦德(James Bond)這個英國軍情六處的代號為007的秘密特工,該系列電影至今已經上映了24部,其商業上的成功自不待言,且不論英美,即便是在2007年才開始看到該系列電影的中國觀眾——第一部在中國公映的是《大戰皇家賭場》——之中也不乏大量邦德粉絲。

這五十多年的熱度從何而來?[3]

近日《詹姆斯 · 邦德:時代精神的特工》一書中譯本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維爾納·格雷夫作為邦德粉絲,更作為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從自己的專業視角出發,帶我們穿梭於這二十多部電影中,遊刃有餘地將各種數據隨手拈來,讓我們看到邦德的不同剖面,更看到我們人類社會過去幾十年的風起雲湧。

《詹姆斯 · 邦德:時代精神的特工》寫作於2012年,距第一部007電影《諾博士》上映恰好50年

一成不變的邦德

邦德一成不變的這一面被作者稱為「邦德公式」,該公式的基礎在於製片與編劇的恆定(已有24部電影卻堅持較少換導演,劇本創作方面更是有理查德 · 邁鮑姆一人就參與了其中12部的劇本編寫),這種恆定帶來了一系列良性的效果。

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核心人物的設定:邦德的上司M女士,M的助手錢邦妮,武器專家Q博士,這三位儼然「邦德家人」的角色,總是在影片開頭或者關鍵時刻出現,通過各自專屬的場景給人以熟悉和安心的感覺,哪怕是之前只看過一部邦德電影的人,也會一眼就認出他們,至於老影迷,自然是會心一笑。還有邦德那些標誌性的台詞,比如經典的自我介紹:「邦德。詹姆斯 · 邦德。」以及每一集都必定閃亮登場的各種武器和裝備,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美酒和邦女郎。

邦德系列男主角們

邦德對飲品的要求也是非常著名的:「伏特加馬丁尼,搖勻,不要攪拌。」就像他的自我介紹一樣,關於飲品的台詞同樣被多次引用。事實上,這種奇特配方的雞尾酒中並沒有馬丁尼的成分,不過這並不影響它成為邦德的代名詞,因此,在多部電影當中點酒的任務被交給女主角完成(例如1977年的《海底城》和1989 年的《殺人執照》)。

而到了後期,邦德甚至開始嘲諷起自己的這一偏好:在2006年的《皇家賭場》中,當酒保詢問他想要搖勻還是攪拌的馬丁尼時,邦德沒好氣地回答:「我看上去像是對此很感興趣的樣子嗎?」

所有的這些小細節——尤其是那些與經典稍有出入的(摩爾在他的第一部007影片,1973年的《生死關頭》中喝的就不是伏特馬丁尼,而是美國產威士忌)——都被細心的邦德迷們觀察到並記錄下來,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或是在各類參考資料中找到大量的類似記載。這不僅證明了這些細節被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插在電影當中,更證明了這種安排是非常恰當的:很顯然,觀眾們愛死了這些小細節。

「I』m Bond,James Bond」,1962年,肖恩 · 康納利的這句經典自我介紹,拉開了007征服全世界的序幕[4]

與時俱進的邦德

讓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邦德,一個與時俱進的邦德。特工必須風度翩翩,這個調性在電影領域的確定或許始於《卡薩布蘭卡》中的亨佛萊 · 鮑嘉。邦德在重要場合穿着奢華無可指摘,它們不但是精心設計的,更是煞費苦心地緊跟當時的男士時尚風向,這很容易給觀眾帶來感官上的愉悅,作為商業電影這一點不可或缺。他在特殊場合(比如滑雪、潛水、沙漠穿行、海邊度假等)的着裝也處處體現出得體與專業,比如從泳裝等服裝設計的改變可以看出時代的變化。

不過,作者所揭示的邦德「與時俱進」的一面,不僅在於這一系列緊跟時代潮流的外在表現,更在於作為邦德對立面的反派——他們是007電影不可缺失的結構性成分——無一例外地來自「時代製造」。

邦德的敵人們

這裡要探討的是作為正義化身的邦德,他要對付的敵人的身份或形象在這幾十年間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1962年至今,最大的世界性歷史事件或許便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這自然會影響到以特工人物為主角的電影的構思走向,可以說,邦德本身便「是50年代冷戰的產物」,1962-1989年的前18部007電影中,冷戰作為最大的時代背景,深深地烙印在劇情的基調里,他的對手幾乎無一例外都來自(或暗示其來自)敵方陣營。

邦德座駕

1962年《諾博士》,一部雙座跑車顯然更能夠烘托007的風流氣質,Sumbeam Alpine Series II以首輛邦德座駕的身份亮相。

以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事件為界,從1995年的《擇日而亡》開始,007電影經歷了幾年的「價值觀調整」,先是清除變節的前同事(英國特工)然後是石油大亨背景的恐怖分子,直至今日,可以說冷戰的烏雲已然散去,新時代英美的假想敵卻似乎更多了:恐怖組織、黑手黨、來自遠東地區的威脅——至少在邦德的敵人那邊是如此。

同樣作為時代背景的政治格局變化是英美關係的變化,弗萊明1953年創作第一部007小說時,英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尚未顯現頹勢,隨着經濟的崛起,美國人面對老大哥時的心態也變了,於是,邦德的「人設」在幾十年間也在發生改變。

1967年《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中,兩位日本邦女郎的誕生可謂驚艷,在日本執行任務的故事背景下邦德自然而然的選擇了日本汽車作為特工座駕,豐田]2000GT成為不二之選,它也因此成為了007系列中獨特的一員。

這是非常有趣的映射,本書副標題為「時代精神的特工」,所謂時代精神,毋寧說是英美在不同時代如何定義自己與別國,與世界的關係,邦德在每一集末尾的成功給了大家信心,邦德的失手、迷惘和疏離感卻也是值得玩味的細節。

邦德電影中的女人們

在兩性關係方面,大家對邦德的印象似乎是:一個風流倜儻、到處留情的花花公子,然而這種印象是正確的嗎?此外,邦德與女上司M、同事兼好友錢邦妮不斷微妙變化着的關係,以及電影裡反派陣營中的女性角色的設定,經過作者的分析,都給我們打開了新的視角,而無數有關時代精神的蛛絲馬跡,就藏身其中。

無疑,邦女郎最後都會投入邦德的懷抱(「哦,詹姆斯!」),但不幸的是,邦德要的永遠只有一樣,而她自然不會成為他的唯一。無論他找尋的是什麼,他要的絕非一段穩固長久的關係,說是消遣可能更合適一些,甚至只是一種逢場作戲。說得好聽一點,這充其量凸顯邦德永遠的征服者形象,說得難聽一點,這可以算是邦德對女性的羞辱、利用及濫用。

即使經過努力包裝,他的舉止也能讓人一眼看穿其侵略和暴力的本質,當然這裡還有一些人們或多或少能猜到的其他動機。邦德對女性慷慨的讚美,常被人懷疑不是出於對她們的尊重,而是為達成某種(性的)目的的手段。即便他面對女性幾乎總是表現得彬彬有禮,但在需要的時候他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對她們動手,例如《金槍人》(1974),必要的時候甚至會殺掉她們,例如《縱橫天下》(1999)。

第一位邦德女郎烏蘇拉 · 安德絲(Ursula Andress)身着白色比基尼出水芙蓉的經典畫面,性感撩人的姿態,美艷絕倫的容貌,高挑健美的身材,奠定了邦德女郎在007電影的重要地位。

然而這是事實嗎?這些對邦德的偏見是正確的嗎?要理智地考慮這個問題並不是件容易事,本章的分析可以算是如履薄冰。在50年前,人們還能用嘲弄的方式來消解一些緊張,處理一些難題,而時至今日,很多曾經可行的事情已經會受到懲罰。注意了:即使是一本關於時代精神的書也是受制於時代精神的。……

他的女人真的很多嗎?或者僅為吹噓?

或許我們應該先略微仔細地關注一下邦德「毫無顧忌的花花公子」形象。

《金手指》中第一個被007害死的邦德女郎

這個全裸被塗滿金漆的美女是當年眾多男人心目中的性幻想對象。

電影的公式已明確規定,007在一路過關斬將到達決鬥場的漫漫長路上必須要和多名女士——如果你願意相信製片人的話,至少三個——產生較為親密的關係。

有時他是有意這樣做的,為了轉移那些女性的注意力、打聽她們的底細、阻止她們或者在其他方面利用她們例如《諾博士》(1962)、《霹靂彈》(1965)和《雷霆殺機》(1985)],雖然大多數相遇只是任務過程中附帶能利用的機會[例如《太空城》(1979)、《最高機密》(1981)和《皇家賭場》(2006)],卻往往要了這些女郎的性命;有時只是在歷經萬難之後,為了給影片添上一個甜蜜的結尾,不管是出於責任感還是當作獎賞,總之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電影正片情節提供的類似的機會太少(例如女主角一直都和邦德在一起),那麼至少在開場序幕里邦德必須和一名女性發生關係,例如《黎明生機》(1987)。

事實上不僅觀眾們早就預料到邦德是個花花公子,許多相關畫面也證明了這一點。007的大幅海報總是在畫面中心突出該主題,此外整個系列電影一直在有計劃地維持邦德的這一形象。

出現於《女王密使》中的邦德女郎,是迄今為止007唯一的妻子

沒錯!007影片中出場的女性是相當多的。自從《金手指》以來,幾乎每部電影裡總會出現以下場景:邦德從某個游泳池旁經過,池邊遍布身着各式泳裝、盡態極妍的各色美女。只要有機會,大批的女性也會在其他情況下被作為人肉背景集中安排在場景里。她們沒有姓名,沒有台詞,對情節的進展也不起任何作用。至於那些重要的女性「犧牲品」,我已經在前文中提到過——如果我們的英雄無法拯救她們,那麼至少必須為她們報仇。

然而邦德真的是肆無忌憚、屢屢作案的採花大盜嗎?這值得我們好好思索一番。……與邦德殺人人數的劇烈波動相比,與他發生性關係的女性的數目卻一直以來驚人地穩定在一個數值區間。

《生死關頭》中的邦德女郎:簡.西摩爾

除了唯一的一部「單偶制」《金剛鑽》(1971)之外,邦德總是擁有女主角之外的艷遇:

——各有3名其他女性(這是最大數值)被邦德引誘的電影共有4部,其中3部產生於60年代;

——總共有2名女性(也就是說除了女主角只有一名其他女性)被邦德引誘的影片也是4部,其中3部產生於80年代。

當然80年代的007影片中還有一部是邦德成功俘獲4名女郎的(《雷霆殺機》),而70年代和90年代的影片則沒有明確的模式。

顯然這不是一個明確的趨勢。甚至人們不得不懷疑,邦德疲於維持他花花公子的形象。……此外,可以肯定的是,被邦德征服的女性人數,要遠遠少於邦德在每部電影裡殺掉的人。各位親愛的讀者,在現今這個寬容與開放的時代,任誰身處邦德的位置(不論男女),且和他一樣擁有自由之身(沒有結婚)以及同樣多的機會(總是在世界各地奔波),會被批評指責其性伴侶過多呢?……

《明日帝國》之邦德女郎楊紫瓊

惡婦人——邦德電影中的常見形象

邦德電影裡的女性形象絕不僅限於他的搭檔,007的敵人也常常是女性角色,這讓邦德電影裡的女性形象變得更加複雜。

女性的反派角色首次出現在第二部邦德電影中[《俄羅斯之戀》(1963)]。羅莎 · 克列伯是個非常出彩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她根本不是靠自身的女性魅力來取勝:她聰明,侵略性強,支配慾強。從她開始,007中經常會出現魅力十足的反派女幫手。她們全都和邦德纏綿悱惻過,如果她們此後沒有改變立場(《金手指》),那麼就會死掉(尤其是如果她們先前以殺手的身份登場的話:沃爾普和布蘭特)。

其中最特別的要數1985年《雷霆殺機》中的May Day(梅 · 黛,由格雷斯 · 瓊斯飾演——她當時已經是時尚女王了)。她在沒有和邦德有過性關係的前提下(雖然邦德之前和她上過床,但是明顯對雙方來說這只是時勢所需,而且誰也沒有往別的方面想)被邦德引導上了好的方向[就像《太空城》(1979)里的鋼牙一樣]。但是因為之前她殺過人(邦德的盟友蒂貝特),所以她也必須得死——她為了拯救硅谷犧牲了自己。而《黃金眼》(1995)中的克塞尼亞·奧娜特普(Xenia Onatopp)像《霹靂彈》(1965)中的菲奧娜·沃爾普一樣,她們雖和邦德有過肌膚之親,卻沒有忘掉自己的任務,所以最後送了命。

蘇菲.瑪索飾演的艾麗卡.金

一個特別與眾不同的女性角色是《縱橫天下》(1999)中的艾麗卡 · 金(Elektra King)。當種種障眼法失效、疑團被解開之後,她被證實為邦德的頭號敵人(恐怖分子雷納德Renard是她的同夥)。在許多方面她都稱得上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人物:她的身上匯聚了種種邦女郎的特徵——她的身影出現在滑雪道、床上以及酷刑室。她充分利用了觀眾對於邦女郎的期望:她「把自己偽裝成邦女郎,不光騙過了邦德,也騙過了觀眾的眼睛」。

開始時邦德明顯為她所吸引(當然他們也上了床),而這份好感中也帶有少許同情和憐憫:她在年少時曾經歷了一場殘酷的綁架,這一經歷最終成為電影裡破解她的行為的心理密匙。然而因為她的雙重身份(無論是出於可以理解的心理因素還是出於其他原因),她必須付出生命的代價。邦德毅然決然地瞄準她開了槍(這是他第一次親自動手——其他惡婦人往往都是由反派勢力消滅的)。

我還觀察到很重要的一點:每個十年中都會出現高度獨立、專業強勢、各方面都展現出巨大魅力的反派女性,她們能在邦德的看家領域——性和殺人——和他成功對抗(雖然她們最後必定會輸)。她們的出現並不規律,但是相對來說很頻繁。從中可以看出,女士們面對邦德並不總是軟弱的,即使是50年前也不總是這樣。

左:Eva Green在《皇家賭場》里的戲服來自Roberto Cavalli;中:《大破量子危機》中Camille更是集今年秋冬的潮流元素於一身:青銅色的高腰裙、醒目的魚形吊墜粗金項鍊,專為該片定製的Prada經典款黑色府綢無袖連衣裙;右:《擇日而亡》Halle Berry的那條黑色皮裙估計可以賣到1500到2000英鎊。

誰都可以成為邦德嗎?

這是本書作者給我們提出的一個令人「驚駭」的問題,然而讀罷作者的一番分析,或許事情真的不像看起來那麼不可行。邦德首先毋庸置疑地是個英雄——無數次力挽狂瀾,拯救美國乃至世界人民於危難之中。然而他說到底還是一個人,作者和編劇在創作劇情時從沒有忘記這一點,這也是他的可愛之處。

雖說他似乎會駕駛任何交通工具,知道香檳的發酵年份甚至能脫口而出某些罕見生物的拉丁語名,但這其中任何一項都是屬於正常人類的智力體力範圍,虛構的成分僅僅在於將這些優點集中於邦德一人,這是小說的合理需要,並不會過度影響他的真實感,何況他在執行任務也時常失手,他沒有身懷絕世武功,更不至於中槍不倒,甚至有時候拍個腦門就暈倒了。有趣的是與系列電影《碟中諜》中那些極富未來感、科幻感的超級武器不同,邦德所持有的武器最多不過是電影所處時代的高級貨而已,而且每次從嚴肅的Q博士手裡接過它們時,邦德總是顯得漫不經心,而這直接導致他幾次居然在關鍵時刻把武器給玩壞了。[5]

原小說中的邦德畫像

何以如此?為什麼不能讓他更強大一點,讓劇情更「燃」一點?因為他的身份是秘密特工,這種身份需要的是融入環境之中,不引人注目。不過請不要誤解,這並不意味着他不可以衣着華麗,事實上邦德的那些晚禮服幾近奢華精緻,但這一切只是為了更加符合他在接近一些上流社會的反派人物時所必需的那種優雅得體。對影迷而言,他的衣服再貴,也是可以買得起的,買不起全套,至少可以擁有其中一件,這比擁有美國隊長的盾牌或奇異博士的斗篷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作為邦德粉,很高興看到有這樣一本書可以從更加有趣的角度去看這些本已超精彩的電影,可以看到作者在這二十多部電影裡的很多細節上考據得來的大量數據,以及這些數據所揭示的驚人的或者被忽視的秘密。一句話,這本書會帶你潛入007的世界,就像個優秀的特工一樣,這太刺激了!

「即使神靈也不見得會永生」,《詹姆斯 · 邦德》第1章中作者劈頭說到,而永遠入時的邦德或許註定是要過時的。不過,過時、高齡的邦德並不會被掃進垃圾堆,他是一面迷人的鏡子,「從他身上,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時代及其變遷,並且能夠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這對於邦德迷和非邦德迷來說是共通的。[6]

007 歸來

(007電影誕生50周年,近30年來唯一官方授權的007續寫作品)

為紀念「007之父」伊恩-弗萊明的100周年誕辰,塞巴斯蒂安-福克斯獲得了弗萊明的出版公司授權,創作了這部007系列的續寫小說。福克斯從弗萊明中斷的地方開始,又把我們帶回到冷戰年代詹姆斯-邦德一如既往的冒險中。小說講述了邦德與大毒梟和恐怖分子從歐洲到中東直至西伯利亞平原鬥智鬥勇、不斷周旋的故事,他在「邦女郎」和諜報同行的幫助下,粉碎了野心家試圖挑起東西方陣營大規模正面武裝衝突以快速摧毀日不落帝國的陰謀。作者以扣人心弦的節奏將故事鋪展在歐洲和中東絢麗的自然人文畫卷上,不僅完美重現了弗萊明風格,而且談及了當今世界面臨的困難危險。[7]

007 前傳-銀鰭

英國特工007被全世界傳為神話,小說《007前傳-銀鰭》述說了邦德如何從一個普通少年經過磨難成長為一個有毅力、勇敢、有正義感的特工。一個超級間諜的童年傳奇,一個少年英雄的震撼經歷。當這個名字尚未成為傳奇,當這個男孩還只是個男孩。讀者與詹姆斯-邦德面對面應該是從這裡開始的。假期里,邦德發現近期的失蹤案與附近的銀鰭湖有關。不知不覺,他被卷進了一個邪惡的漩渦。銀鰭湖中隱藏的可怕秘密慢慢浮出水面。平靜湖水中原本膽小的鮮魚竟會瘋狂地殺人,戒備森嚴的城堡里恐怖的試驗令人膽寒。少年邦德揭開了神秘的銀鰭之謎,他努力掙脫了海烈波勳爵嚴密的追捕,開始了逃亡……

一本書讀懂007

世界上最偉大的特工,「I am Bond,James Bond。」他冷酷而多情,機智且勇敢,總能在危難時化險為夷,也總能邂逅一段浪漫的愛情。這背後總有點不為人知的原因。《一本書讀懂007》從邦德的身份之謎出發,從武器裝備的科學討論再到電影情景的分析,層層剝離、細緻入微地向007迷描述了這位風度翩翩、名垂於世的紳士。

視頻

1、這應該是007系列電影中最經典的一個鏡頭吧,最經典的詹姆斯邦德

2、苦等多年,最愛的007詹姆斯邦德終於來了,這次的邦女郎又是誰呢?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